九襄,四川较为优秀的烧烤之乡

成都商报》成都Big榜官方帐号,美食领域创作者

了解九襄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它近得离我只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

于是我花了3天的时间,挨到请教了6位九襄土著,让他们用语言跟我讲,九襄到底是个啥子样子的地方。

然后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这个小城,它遗世独立,它清风雅静,它的烧烤事业繁荣兴旺。

嗯,九襄,是个好地方。

图-@最汉源

1. 从成都出发,往西南方向走,路过雨城区,经过荥经,再翻过泥巴山,就是九襄。

尽管九襄人拍起心坎儿来没太多底气,但九襄确实是雅安的第一大镇。

2.雅西高速还没有通的时候,从成都到九襄,寡是泥巴山都要翻两个小时,现在只需十多分钟。

泥巴山隧道常年阴晴两隔。要是去的路上在下雨,一出隧道抵达九襄,便是晴空万里

3. 九襄的年日照超过300天,所以花多,水果也多,号称“花海果乡”。也称“梨城花海”。

一到了3月份,梨花大道上的梨花随春风纷飞,复速路的桃花也开得繁盛,还有满山、满城,乃至全镇的李花、樱桃花和油菜花

图-@最汉源

4. 在成片梨树斑驳掩映之中,九襄人会迎来一年一度的梨花节。也正因为盛产梨树,九襄街上还有一座“梨花仙子”的雕像。当然,也有很多九襄娃儿会开玩笑说,现在叫:梨花大妈。

5. 说起水果,九襄人通常都要深吸一口气,因为:实在是太多了——

苹果李子桃子hen(杏)子橘子葡萄樱桃蓝莓车厘子……全年管够,且无空窗期。

车厘子有黑珍珠,号称“云端上的黑宝石”,苹果有红将军,果肉肥厚甜度高,个个都是极品。

6 . 九襄镇不算大,大概有五所学校为人们熟知:九襄镇小、二小,大田中学、汉一中,还有一所职业中学。

传说二小的超哥最多,三不五时就能在家门口的窗子外头看到超哥打架。

图-@饱揽人间春色

7. 九襄娃儿读书那会儿,经常去偷水果来吃。桃子、李子、车厘子,翻过学校围墙,伸手就能摘到。那会儿,也有人专门骑起摩托车去清溪摘车厘子,回来的路上,衣服包包都要塞满。

8. 汉源一中,是九襄镇乃至整个雅安市的知名中学。最早创办于清朝道光年间,那时候还叫崃山书院。

@虎虎 读高一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接到通知,说学校要举行校庆。开始准备节目的时候才发现,学校庆祝的是180周年。那年的篝火晚会举办得非常盛大,还有半个操场的礼花,放了很久很久。

9. 九襄美食,黄牛肉汤锅当属绝中之绝。当地土著最爱去的两家,一个是加油站,一个是姜氏。

10. 加油站黄牛肉的老板儿说,当年就是因为加油站垮丝了,所以他才把它拍卖下来开成牛肉馆。一开,就是13年。

端上来是一锅红汤,煮开之后,面上轻薄的红油被撇开,浓稠的汤汁沸腾而来。

牛肉耙糯软香,配上秘制蒜香剁椒的蘸碟,再撒点鸡枞酱、豆豉、花椒油……啧,此味只因天上有。

11. 九襄的烧烤也是一绝。在当地,烧烤多以两种形式存在:铁板烧、串串烧。铁板烧要吃鱼、牛肉和腰片;串串烧则以牛肉、牛油、牛胸膘和猪舌为必点。吃一口牛油配一口土豆,是九襄人的秘密搭配。

12.铁板烧在早几年的时候,要吃交通西路的烂棚棚。但现在,还是有九襄娃儿觉得,烂棚棚先炸后烤,一点都不香。倒是正宗石棉铁板烧,和东风路的辉哥,要略胜一筹。

13. 串串烧烤,九襄娃儿小时候就爱吃。就在路边,一个烂棚棚,一个烤串串的炉子。九几年吃老熊烧烤,那会儿的学生娃娃,下了晚自习就会冲到老熊门前,永远都是:10串牛油加洋芋

14.后来出名的烧烤,还有忆香、曾哥。近几年又相继火了芦山烤鱼斜对门的泡桐树和馨巢斜对门的烧烤王。

15.榨榨面,就是现场 拿机器压榨出来的荞面。九襄本就属于荞面的产地,榨榨面也做得精妙。对于成都人来说,它与买樱桃、打包黄牛肉并称为“九襄三部曲”。

16.最好吃的榨榨面,就是眼镜儿榨榨面。

荞面都是事先rua好放到盆盆头拿纱布盖好的,要吃的时候,就揪一坨,丢到压面的机器里一压,出来的,就是面条

趁到大锅的腾腾热气煮熟之后,浸泡在一碗宽汤红油里,最后,再舀一瓢杂酱臊子,一瓢耙豌豆儿。香得不得了。

17.眼镜儿家的米线儿也好吃,除此之外,还有叶大妈。九襄人爱吃米线,出门在外最想念的,也是米线。浓汤打底,在火炉上的小砂锅头打个转,臊子有牛肉,有排骨还有三鲜。

18. 在九襄的小吃中,洋芋必须占有一席之地。九襄人离不开洋芋,老街上、菜市场总会有那么一两家卖洋芋的摊摊颇受欢迎。

图@-最汉源

一边吃炸洋芋,一边捡两串砂锅煮的麻辣烫,一串魔芋豆皮,一串菌尾巴,太好吃了。

19.九襄人的洋芋大概分两种:麻辣洋芋,坨子那么大一个,过油一炸,表面会微微起一层虎皮,然后配甜面酱、蘸海椒面儿,最早5角钱一个,现在3元钱一个,一般2个起坎,一口气吃。

还有一种是切成小块,小时候5角钱就能买10个,蘸点海椒面、豆面、香菜和葱混合而成的调料,只需一口,原地升仙。

20. 九襄出产挂面,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宽面条,当地也称:汉源大宽面。可以拿来煮火锅、煮黄牛肉汤锅,有时候自己在家做酸菜面也非常好吃。

图-@pipi的老妈

21. 用来煮酸菜宽面的酸菜,一定要用九襄独有的酸菜。据说在九襄,每家屋头总有一方婆婆或者奶奶都会自己做酸菜。

酸菜分干湿两种,用来炒酸菜洋芋饭,炒肉臊子、煮面煮米线都可以。

对于一个会吃的九襄人来说,对干湿两种酸菜还是有起码的认知: 酸菜煮洋芋块块汤、炒坛坛肉更好吃,湿酸菜炒饭和做酸菜鱼更合适。

22. 坛坛肉,九襄的另一种特产式的美食。在贫穷年代,九襄人总爱在腊月间,把大块猪肉用油炸得透透的,然后放在坛子里面密封、保存。能吃上很久很久。

吃的时候,拿来炒青豆米,或是配蒜薹和盐菜,肥而不腻,专治食肉饿灵。

23. 九襄人爱吃野菜,一到了野菜的季节,就有很多人去捡野菜来卖。

九襄的野菜也有各种千奇百怪的喊法:脚基、牛尾巴、脓包……脚基是一种蕨菜,牛尾巴和胡豆瓣一起煮汤,脓包用来凉拌,吃起来有点悬唧唧的,但回口绝棒。

24. 九襄人管一种被锅边幸得起锅巴底底的馒头叫:锅圈子。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不管距离有好远,对于一个九襄人来说,最好吃的,莫过于小时候只抠锅巴边边来吃的锅圈子。

25.能与锅圈子相媲美的,恐怕要数油酥锅盔

九襄的油酥锅盔只加了一层面和一层油酥,经过炭火的烤制,锅盔便同时拥有了一层酥脆和一层软绵的复合型口感。

九襄人通常爱在老街上刘氏药罐对面过道离得那家烧饼铺买油酥锅盔。老板儿两口子,一个负责和面,一个负责烤饼子,一做就是三十年。

图-@汉源县九襄镇

26.都晓得汉源是“花椒之乡”,但炸花椒叶这种小吃却鲜有耳闻。把花椒的叶子洗干净,裹上一层面糊,再丢到油锅里面炸,丰盈蓬松,酥酥麻麻。

27. 九襄的历史,大概有1800多年。在古时候,九襄也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正因为如此,九襄人对茶马古道上的日出日落和人来人往永远引以为傲。

28. 同为清朝道光年间遗留下来的历史印记,九襄的石牌坊似乎也蕴藏着千百年来的变迁和故事。石牌坊全名双节孝石牌坊,牌坊共有169幅浮雕、570多个戏剧人物,镌刻了48部戏曲故事,堪称第一美坊。遗世独立之外,又透着一丝异域风情

图-@最汉源

29.蜀相亭,梨花纷纷的最佳观景台。2018年,蜀相亭的蜀相诸葛亮雕像落成,到这儿来,自然能熟记出自蜀相的十六字感叹:天下无收,此地半收,天下大乱,此地无忧。

因为周围三个观景的亭子形态各异,登高望远,还能俯瞰九襄全景,所以近年来,蜀相亭也成了九襄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

图-@五色花92266

一说起九襄,土著@虎虎 的话匣子就再也关不住了——

我们九襄的冰粉儿只放红糖就很好吃;我们九襄的蒜薹又嫩又大根味道也好;我们九襄老街上的九龙桥大家都爱去;还有申家沟的桃花,清溪的文庙……九襄的好,说不完,更写不完。

去过两次九襄的@土豆儿说,九襄真的很小众,去的人不多,但好耍又好吃。

摆了一场龙门阵下来,几位九襄土著还意犹未尽,一直说:要实地去逛一圈,比什么都来得快。

嗯,安排。

Hash:d42b4fd4914036ab08dd309174355228724836f5

声明:此文由 成都Big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