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彭水|这些美食味道霸道得很

彭水日报社官方百家号

麻辣小龙虾

夏天来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了,蒜蓉小龙虾、麻辣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说起来,都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外面吃小龙虾,又害怕清理得不干净,那么想要经常吃小龙虾,不妨自己学着做,这样既省钱又有生活的趣味,今天教大家做好吃的麻辣小龙虾。

01

准备好所需要的食材:两斤小龙虾 ,一碗耗油,一碗生抽,一碗黄酒,一碗白糖,一碗十三香,一碗盐,一些干辣椒,一些八角,一些香叶,一些桂皮,一些蒜,一些姜,一些葱,一瓶500毫升的啤酒。

02

将准备好的两斤小龙虾,找一个大盆往里面注满水,然后撒上盐浸泡,泡好以后用剪刀把小龙虾的胡须剪掉,然后再用刷子把小龙虾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刷上几遍(这里建议刷的次数越多越好才比较干净),手法不熟练的话可以带手套。接下来就是去小龙虾的虾肠了,用手掐住中间的尾甲,左右拧,直至拧断为止,再慢慢的把虾肠子抽出来。

03

把锅烧热,倒入适量的油,先开小火,将准备好的麻椒和花椒搅拌煸炒出味道,然后再倒入豆瓣酱搅拌煸炒出红油,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红辣椒、姜、蒜末、葱、八角等佐料,搅拌均匀。

04

放入处理干净的小龙虾,翻炒均匀直到小龙虾变了颜色。翻炒得差不多的时候倒入适量的啤酒,再放入清水与小龙虾持平,加入少许的盐,适量的白糖,大火烧开后炖煮15分钟,麻辣小龙虾就出锅了。

夏天如果不想出去吃的话那就自己在家动手做麻辣小龙虾吧,没有麻辣小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时尚小海鲜 生活更“美”味

当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的花甲与米线相遇,碰撞出了妙不可言的火花。热腾腾的一碗花甲米线,香气四溢,飘香的味道让无数过往行人瞬间被吸引。

今年26岁的高宇霞,喜欢吃海鲜,她做的花甲米线,味道鲜美,虏获了众多吃货的芳心,成为了吃货们放不下的味觉记忆。

店面小、味道特别

6月11日,来到高宇霞位于县城小转盘的海鲜店,已是下午4点过。还没走进店里,记者就被浓郁的蒜蓉味所吸引。

高宇霞的店不大,但是有上下两层,装修风格很活泼,整体氛围清新雅致、整洁明亮。此时,她正在厨房里给客人煮米线,走进一看,是一碗花甲米线,整个店里氤氲着蒜香味,夹杂着花甲的鲜,让人的味蕾瞬间调动起来。

“我对饮食一直都很有兴趣,尤其是非常喜欢吃海鲜。”高宇霞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爱笑,性格爽朗,也很幽默。

在做餐饮前,高宇霞的工作跟餐饮是不沾边的,也没有想过做餐饮。以前,高 霞是一名销售人员,长期在外地跑业务成了家常便饭。直到去年,高宇霞的女儿要上一年级了,为了陪孩子成长,于是决定辞职。

“做餐饮也是偶然,我的同事当时会做凉串,他想开餐饮店,刚好差一个合伙人,而我也刚好需要一份工作。”谈到开店的初衷,高宇霞笑道,“从没有想到自己会做餐饮行业。”

凉串产品太单一,于是两人决定再加一个美食。高宇霞介绍,想到美食就想到了海鲜,既然自己这么喜欢海鲜,何不如开一家海鲜店,大海鲜两个人做不了,那么就选择小海鲜。

“彭水没有小海鲜,要做就做点特别的。”说干就干,高宇霞加盟了以前跑业务时经常在重庆吃的一家海鲜店,学习花甲米线、龙虾尾的制作方法。回来之后,选位置、找门面、装修,很快,高宇霞的“忆趣花甲”开业了。

开业以来,她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店里生意还不错。花甲米线由于味道独特,很快成为了店里主打产品。

食材鲜、分量很足

每天早上九点,高宇霞就到菜市场购买当天所需的食材。回来之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清洗海鲜,制作凉串。

虽然没有丰富的餐饮经验,但是高宇霞一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安全健康的食品才是立足市场的法宝,否则都不会长久。

“我们家的花甲都是当天早上送来的,基围虾也是买的鲜虾,为了保证新鲜度,都不会囤货。”高宇霞告诉记者,虽然购买的是无沙花甲,但是仍然需要清洗几遍,有的甚至需要五六遍。

制作小海鲜步骤很简单,酱料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这也刚好符合高宇霞怕麻烦的性格。

制作方法简单,但是味道却不简单。花甲米线与传统的米线吃法不一样,传统的米线只需要把米线放到汤里煮熟就可以,而花甲米线采用的小碗煮,一碗就是一锅,用锡纸包裹,将海鲜的鲜美融入到汤汁和米线之中。

“酱料是几十种食材熬成的原汤,主要是蒜蓉味,配上粉丝、花甲、香菜等食材,用锡箔纸将鲜汤与花甲、粉丝封闭式熬制而成,花甲味道鲜美,粉丝爽口劲道,再喝一口汤,巴适得很。”高宇霞说,这也是为什么受到顾客欢迎的原因。

花甲米线除了味道美味,分量也是很足。平时吃的花甲米线是花甲少,米线多,而这家花甲的分量多,都是顾客将花甲吃完之后再吃米线。

口碑好、回头客多

自从店开业以来,每天都有许多回头客来吃米线,尤其是一些喜欢吃海鲜年轻人,总要点上一碗,待米线吃完后,还把汤都喝光。

“第一次吃是经过店门口被香味所吸引了,就抱着好奇的心态点了一碗试一试,然后吃着吃着,就离不开了,这家店的味道很独特,食材很新鲜,花甲的分量也震惊到我了。”顾客陈娇说,现在过几天就想吃一碗,还经常带朋友去品尝。

高宇霞介绍,做餐饮的都知道,想要自己的店做得更好,除了外在的因素,味道才是重要的。只有抓住了顾客们的胃才能留住顾客的心,一来二去才能让自己的味道得到更多的认可。

现在光顾她们店的回头客居多,大多是吃了觉得不错再来吃的,然后推荐给亲戚、朋友,一个传一个,光顾的客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我不能说我们家的口 是最好的,但是顾客的口碑却是非常不错的。”高宇霞介绍,会一直坚持原汁原味,丰富更多菜品,能让更多的人吃到健康又不失口感的小海鲜,在满足味蕾需求的同时,感受到饮食文化的魅力。

这几家鱼摆摆你必须尝尝!

鱼是进补的好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鱼相较于其它食物而言,鱼肉不仅仅营养丰富,同时还非常的健康。彭水的各色美食琳琅满目,鱼也不例外,品种丰富,做法多样,主要有烤鱼水煮鱼酸菜鱼、糖醋鱼、清蒸鱼等等。

窦家烤鱼

这家烤鱼在彭水也是老牌子了,非常出名,下午到晚上吃的人非常多。烤鱼有几种口味,主要是根据客人口味而定。烤鱼烤出来之后闻着非常香,也烤得很入味。

吃一口,外焦里嫩,回味无穷,外面烤焦的鱼皮最好吃。鱼里面打底的黄瓜、豆芽、魔芋、木耳都很下饭,特别是土豆,煮入味了好吃惨!

美食坐标:汉葭街道沙沱社区南坨巷2号附6号

之香苑鲜鱼府

这家店主打鱼火锅,专门做鱼。满满一大盆鱼,表面一层花椒海椒看起非常爽。他家鱼是切成片下锅的,和重庆的火锅鱼一样,以麻辣为主,没有鱼腥味,也不会腻。

吃到最后特别麻,吃起来鱼肉特别鲜嫩,也很入味,口感不错,吃完口齿留香,余味悠长,汤里的配菜也很下饭,越吃味道越美味。

美食坐标:汉葭街道下街商贸园广场旁

乌鱼

彭水有两家乌鱼府,店里只有乌鱼,称斤售卖。鱼是火锅做法,先上一盆酸菜汤锅,再根据用量放入切片的鱼。每个人都备了青椒调料,鱼煮好了之后蘸辣椒吃,吃起来鱼非常鲜嫩,也很入味。不要的鱼骨油炸,吃起来也是非常香脆。

需要注意的是鱼片不能煮久了,会影响鱼的口感。鱼吃腻了最后可以在汤锅里煮手工面块吃,非常美味。

美食坐标:乌江西路28号附近

椒麻龙利鱼

椒麻龙利鱼是京城烤鸭里面的一道菜,非常具有特色。鱼切成片,下面铺了一层金针菇,上面放了藤椒和尖椒丁。看起鱼比较辣,实际上味道不是很辣,鱼肉吃起来肉质鲜嫩,夹杂着淡淡的椒麻味,点都不腻,让人感觉真正品尝到了鱼肉的鲜美。

鱼吃完了可以试一下金针菇,泡久了的金针菇吃起来也有椒麻味和辣味,最特别的是还带有鱼的鲜味,口感非常好。

美食坐标: 汉葭街道商贸园5-8号楼负1层2号

树叶制成的豆腐——斑鸠豆腐

小时候,在这个季节,每到外婆家,外婆都会给我们凉拌一个菜,当时年纪小,不知道这道菜是怎么做的,也不知道这道菜叫什么,只知道吃进嘴里,有点像凉粉,又不是凉粉。外婆告诉我,这个菜名叫斑鸠豆腐。

然而自从外出读书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享用”这道菜了,总是或时节不对,又或外婆不在家。6月7日,正直端午节,来到外婆家,体验一把制作斑鸠豆腐的全过程。

首先是寻找斑鸠叶。跟随着舅舅的脚步,深入漫无边际的丛林中,看见一些长满黄绿小叶的灌木,这种灌木名叫斑鸠树。斑鸠叶不大,极像杏树叶,与杏叶所不同的是斑鸠叶透出一股独特的清香味儿,很诱人。至于这叶为何叫这么一个鸟的名字,却无法考究。

其次就是将采回来的叶子洗净。把叶子从山上采回来,放入清水中浸泡,洗去上面的尘土,再把叶子放在竹筛里。

然后烧上一锅沸水倒入木桶中,将叶子放入后搅拌3—5分钟,直至木桶里的叶子完全捣烂。

最后,待斑鸠叶子完全成了叶汁,再用细纱布过滤叶浆,将叶浆倒入盆里。

前面这些步骤,都在外婆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完成了,到了最重要一步的时候,一家人生怕因为自己没经验,浪费了前面辛苦做出来的成果。所以最后的步骤由外婆来完成,我们在一旁仔细观看。

只见外婆端出一大碗用草木灰做的卤水点卤,将其倒入叶浆中,再慢慢的搅拌。然后放置一旁待其冷却,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奇迹出现,清水之下便见翠绿的斑鸠豆腐了,翡翠一般的诱人色彩让人垂涎欲滴。

这里的草木灰,是草木焚烧过后留下的白灰,在农村烧火做饭,所以这样经过高温,天然的原料家家都有。

把冷却好的斑鸠豆腐切块加入盐、花椒、辣椒等调料便可食用了,不过,要是把它放在冰箱里冷上一会儿,吃起来味道会更加地鲜嫩爽滑。

做好的斑鸠豆腐,树叶的“味”转换成清香,在淡淡夏日已是一股清流

END

作者:冉江凌 任会

编辑:骆 容︱编审:黄智宇

彭水日报社出品

Hash:06d351d2e064583cc753ff9fbf5a0ab0c816163e

声明:此文由 彭水快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