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全域旅游 龙南打造粤港澳地区“后花园”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帐号,财经领域创作者

2月26日,龙南县武当山桃花节开幕,山上山下弥漫阵阵花香,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桃花节,是该县对标全域旅游的生动实践之一。

快速发展中的龙南,正朝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前行,努力打造粤港澳地区休闲、养生、度假的“后花园”。

加强项目建设 景区“旧貌换新颜”

立春过后,大批游客涌入南武当山景区,近嗅花香,沿着木栈道穿过大片花海,朝着悬挂于400余米高空的玻璃栈道奔去。

以奇、峻、险、秀闻名的南武当山景区改造升级后,新增玻璃天桥、200米玻璃栈道、高空玻璃眺台、立德亭等景点热度持续高涨,成游客争相前往的“打卡地”。

“变化太大了,过去的南武当山就是‘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好几座山,现在已成为4A景区啦。”时隔20年,重爬南武当的70岁老人王湾站在半山腰的祈福台,眺望远方,在儿孙的陪伴下笑着讲述他感受到的景区变化。

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省旅游强县的目标,龙南县旅投公司紧抓南武当山、关西围景区的项目建设和运营,全力以赴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全体工作人员抢晴天、战雨天、斗夜间,加速推进两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提升。

改造升级后的关西围景区、南武当山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旅游公路、景区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大型停车场、景区监控、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创新开展活动 文化品牌引客来

每到周末,54岁的廖秋华都准时出现在关西围屋景区织带纺,开始她的冬头帕编织工作。“像我这样的手工艺人,景区改造升级后都聘用了8个呢!”望向竹篾制品纺、酿酒纺等地,客家冬头帕织带技艺传承人廖秋华在忙碌的笑容中传递景区内浓厚客家氛围。

立足弘扬客家文化,龙南旅投将关西围景区定位为民俗展示与游客互动基地。在客家小吃、客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下足公夫,坚持提升客家小戏、增加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活动,并全力唱响客家米酒节,把客家酿酒和客家婚俗做成互动体验式项目,扮靓客家文化品牌。

“去年以来,我们推出120元登南武当,游关西围的景区套票。既丰富了景区营销模式,又以旅游惠民的形式让游客感受不同文化的两个景区。”龙南旅投营销部副总监陆梦帆告诉记者,结合两个景区的优势,龙南旅投创新推出南武当桃花节、货郎担节、中秋露营赏月、客家 米酒节、帐篷音乐啤酒节、中秋露营等各项主题活动,实现景区“季季有活动,月月有亮点”,结合民俗节庆、客家风貌、文化传承、地方美食等,进一步扩大龙南旅游知名度,以文化品牌引客来。

作为该县第二届旅游文化节的重要景点,龙南旅投发挥国有景区在该县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大量邀约、走访客源地旅行社及企事业单位,开展集中踩线、专题推介、旅游文化主题活动。截至2018年底,南武当山、关西围屋群景区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全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近3300万元。

聚焦精准扶贫 周边百姓富起来

“山上是桃花源,山底有美食街,南武当山就是我们老百姓的‘金山银山’!”2月26日,南武当山桃花节开幕当天,赖正娣在南武当山景区登山道旁的美食烫铺前忙碌不停。

赖正娣是地道的客家人,从小生活在武当镇的她以务农为生,在南武当山改造升级后,赖正娣不仅在景区内种植桃树,还在自家桃林前开起了客家烫皮铺,借助景区带来的超高人流量,烫皮供不应求,今年的鹰嘴桃也早早地被订购。

近年来,龙南旅投致力于将旅游与扶贫紧密结合,根据气候、土壤等优渥的自然条件,引导当地贫困户种植鹰嘴蜜桃,定制桃花观赏、采摘体验等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展“赏桃花、定蜜桃、助扶贫”等相关活动,为农户铺就增收路。

如今,依托南武当山景区的影响力,当地 8000亩鹰嘴桃已形成“三月赏花、七月摘果”的景区观光体验,在增加景区的可看性基础上,还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成功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通过旅游助推精准扶贫。同时,龙南旅投在南武当景区架空层开设特色美食商业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引来大批创业人,为文旅龙南注入了新的力量。

【关注百家号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Hash:be10b381fa3bd98c9016f1d53c7a37937a9e45c0

声明:此文由 乐居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