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 自在生活 逛忻州古城,品舌尖上的美味

媒体人

对老忻州人来说,忻州古城就是舌尖上的那份美味,是时光酿就的一坛老酒,浓香醇厚。

记忆中,古城里店铺林立麻糖炒饼烤红薯小笼包、红面鱼儿猪杂碎……五花八门的美食让你欲罢不能。

岁月洗礼,老而弥新。忻州古城创造了一个个晋北美食的传奇,成为忻州风味的代表。当下,古城借力陕西袁家村运营公司振兴老品牌,忻州古城的生活,越来越有从前的味道。

今天让我们和你相约,就着古城美味,一杯浊酒喜相逢。

沿新建路一直往南,巍峨的北城门楼就映入眼帘。大城墙后,石狼巷、打磨巷、关帝庙、秀容书院……昨日喧闹的痕迹都在,但繁华和烟火气更甚。

这里有一刻也停不下来的来来往往,有更多的古楼老院,市井热闹,还有一次性体验不尽的舌尖味道。

走在东大街游目四顾,“来古城喝羊汤”的招牌比比皆是。

每天清晨,古城中央仓统一调配现杀羊,位于东大街北中部的“古城羊汤馆”早早就开始备料,用20斤羊棒骨熬制三小时以上的高汤是羊汤的精髓。

将忻州特产的红薯粉和炖好的羊肉放入碗中,搁漏勺里进羊骨汤锅里煮二三分钟,再倒入碗,舀高汤,随口感喜好加上香菜、葱花,美美的羊汤就上桌了。传统标配是店里现做的发面烤饼,遇上讲究的人,再要盘小白菜、黄瓜段、芹菜凉拌小拼,五颜六色,有滋有味,过瘾。

店家是代县人,得塞外文化的浸润,羊肉原味,所制羊汤也有别于一般店里的过咸口味,细细品咂,肉嫩汤鲜,淡淡的清香中回味绵长。

“古城羊汤馆”生意兴隆定襄人会骑着赛车来喝,还经常有山东河北、东北等外省人慕名而来,晚上7至9点的高峰期,来迟没座儿是常有的事。

羊汤馆斜对面, “王府驴肉”,考究的门脸儿,独具匠心的后厨先于食厅亮相,从庭院到包厢,随处可见的原木装饰风格,触动内心深处的复古情怀,置身其中享美味,食材了得,文化氛围了得,能让你过足文艺范儿的瘾。

一方水土,一方食味。

在关帝庙北巷小吃一条街上,播明镇大檀村李亮年的“吊煎锅”店里总是人气很旺,南来北往的人们或站或坐,或看或吃,都被这个独特的店名吸引着。

煎锅其实是一种饼,正儿八经的忻州传统土小吃,现在市面上很难见到,老李用记忆中母亲教给的技法让它在古城里重新面世。用的食材极普通,是忻州高粱面、土豆粉面、还有老一辈人记忆深处的榆皮面。

将三种面用温开水搅成糊,胡萝卜蘸油在平底锅里转一圈,舀面糊入锅摊平,不到一分钟轻轻薄薄的饼儿就鼓泡泡成熟。看似极简单,难在成熟后的出锅。三种面粘合度都不高,掌握不好,极易破肚,神奇的老物件笤帚就上场了。老李的笤帚疙瘩上下翻飞,夹托自如,也是得了母亲的真传,转出了众人眼中的新奇。

出锅后的饼儿,还需要搁在高粱杆盖帘上在高处晾凉,否则易粘成坨,吊煎锅因此得名。吃法上也很有特点,将放凉后的煎锅切条,用切成丝的黄瓜、葫萝卜、尖椒、土豆(随个人口味加减香菜等别的菜)拌匀,就上自己调制的蘸料,咬一下,松软可口,还有隐隐的焦糊味,家的味道立马就吃出来了,童年的记忆瞬间浮现。

来到古城,一定要到兰墙底巷尝尝白嫩滑软,入口即化,没有韭花虾皮等佐料的原味豆腐脑。兰墙底巷,一个美丽的名字。忻府区人张翠芳去陕西袁家村学习后将陕西豆腐脑引进忻州古城,在兰墙底巷西每天现磨黄豆点卤,每天不厌其烦地告诉食客“这是陕西豆腐脑”,以应对客人对佐料的询问。敞开式的厨房,看着大厨忙碌的身影,闻着淡淡的豆花香味,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特别亲切。

▲ 吃完再等着打包豆腐脑带走

总有一些味道,跨越地域,为四方的人们喜爱。

▲ 南大街上

▲ 关帝庙北巷

▲ 东大街上

泰山庙背后的草市巷里,茶吧、酒吧 、石锅菜、干果铺,品种繁多,中外通吃。更有“长薯记”的网红超长薯条让年轻人笑逐颜开。

荷叶饭”,不经意间就跳进了眼球。

广东小吃荷叶饭,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蒸制而成,荷香诱人,口感清爽……”,曾在学校食堂工作的忻府南关村人李红梅立志创业的时候就盯上了这个小吃,小吃的这段介绍不知在心中默念了多少次,两年来努力研习,几经周折,最后和丈夫赵帅将“荷叶饭”小店在忻州古城草市巷西北开张。

咖喱鸡丁、海鲜虾味、珍菌……,添上洋葱、玉米、青豆、胡萝卜丁,厚积薄发的结果是无论肉的素的荷叶饭,都大受欢迎。而店里主推的酱香排骨荷叶饭因土法炖骨,不加盐、用核心秘制酱料调味,口感醇香更受大众青睐,高峰期供不应求。再就上店家巧心思配送的爽口泡菜、绿豆汤,解腻降火又舒心,一笼大米饭让你吃出了悠远的回味。

走走停停,一不留神儿,上灯了。渐次亮起的灯光将街道点成了金色,流角飞檐也被勾勒得更加精致。

人越来越多,悠然独行、三个一群遛弯、五个一伙喝茶……夜晚的忻州古城味道更加香浓。

众多古城小吃,总有一款能击中你的味蕾。凉皮桂花糕烤鸡爪、羊肉泡馍、手工搓搓、煎饼卷菜、驴蹄子面……

而“眷村阿嬷粢饭团”生意比白天更要火爆。喜欢猎奇的吃货们,是不会放过到关帝庙北巷小吃一条街上尝鲜国民网红饭团的。

在古城,上午10点后,随处都有一个你会停下来吃一口的地方,每天在“饭点”上映的“美食大戏”更是热闹纷呈。深藏于古城的小吃店里,散落着属于北方民族的酒肉豪情与南方人的从容雅致。

你可以嚼着不同风味串串走街串巷;可以在抬头就是天空的店外桌吃个畅快淋漓;还可以在古韵悠悠的环 境里,一边涮火锅,一边追寻契丹人发明火锅涮肉的有趣故事;更可以在一眼望街的客厅里喝茶话往,把盏游目,像周围的“邻里邻居”一样,乐享“五台山下的自在生活”。

逛累了,吃饱了,踱进秀容书院大门斜对面的“马仑茶业”店。店里的忻州特色茶饮马仑毛健茶正咕咚咕咚冒着热气。

产自宁武芦芽山高寒地区的毛健茶学名岩青兰,古医书上称“芦芽仙草”,极重要的功效是消食去腻,固肝养胃。

马仑毛健茶是通过高科技将原有的市场散装毛健茶进行叶杆分离后又采用食品级漏网小袋制成的袋泡茶,不单饮用方便,汤色更是金黄透亮诱人,启杯微抿,入口顺滑,一种淡淡的、特别的清香让你回味无穷。

因为属于代用茶,不含茶多酚,所以睡前饮用不影响睡眠,真正消食好宝贝。

年轻时尚一族总是更青睐甜饮。在草市巷西南,“一只酸奶牛”店里,顾客仍在来来往往。店主于浩夫妻俩是晋中人,专门跑到忻州古城来创业,与东街小伙儿小郑一起将小店经营的红红火火。招牌饮品原味酸奶紫米露汤液酸甜、清凉爽口,紫米Q弹、软糯、有嚼劲,极大地丰富了你的味蕾。

悠然的步子,踏在青石铺就的老街上,逛不同的巷子,有吃不腻的老味道,也有开眼界的新味道。来古城吃喝,一个字,爽!两个字,惬意!(忻州日报·忻州在线)

Hash:d7416d37135c521a0293ae37462bc6e06f4d8cbf

声明:此文由 话说秀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