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舍袅炊烟,润舌柔绵——读梁镇川先生的《孝义传统美食》

梁镇川著《孝义传统美食

文/马明高

至今天,我都说不清这个疫情的名,“新型冠状病毒”,这说明我从心里上不愿意接受这个东西,反感这个东西,厌恶这个东西。但是,我却因为这个东西,被困在家里好几天了。我从大年初一至今天初四,就没有再迈出家门一步了。以后几天里,恐怕还不会出去的。即使出去,也不会走远。现在,在这疫情蔓延的关键时期,我更会听党和国家的话,好好呆在家里,以一己之心,为社会减轻负担,盼望情况一天天好起来。我坚信,靠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明天会美好的,未来会美好的。

做为一个喜欢读书与写作的人,是一个能在家里呆得住的人。面对窗外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与形势,呆在家里的我,除了常规的读书、写作,之余,定时翻翻手机微信,自然会对现在的形势、过往的事情,以及未来做一些反省与思考的。人类有一种天生的劣根性,这就是始终改变不了自己贪婪的欲望,2003年的SARS病毒感染,就是因为人类的过度贪婪吃出来的问题,时隔17年,人类还是“记吃不记打”,又因为过度贪婪,吃蝙蝠吃出了问题。人类总是处理不好“人与大自然”的问题,不知道大自然是可以离开人类的,而人类却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总喜欢干一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其实,人类永远是大自然中的一丁点,一份子,你应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地吃喝,自然地劳作,自然地生活,而不应当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过度贪婪地胡吃海喝,欺凌辱没众生万物,损害与践踏与自已同在一个地球上共生的大自然。真的,人类应当警醒,我们不仅应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应该去积极努力构建“全人类与大自然命运共同体”。因为,一部世界史,或者一部全球史,从来就不仅仅是一部人类的历史,而是一部人与自然万物共同生存的历史。

正在我闭门读书、写作和反思的日子里,梁镇川先生发来一微信,说2016年由我主编的“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第三辑之一《孝义传统美食》,孝义三晋文化研究会准备再版,先生说:“这本书是你一手支持写出来的,初版发行之后,反映甚好。”“请你在百忙中恵顾一下。这本书没有你的评论,似乎有点美中不足!”先生一直是我敬佩的人,写出了这样一部记录与回味孝义传统美食的好书,我理当写文大力推介。我当日回复先生之后,放下手头正在撰写的书稿,就又从书架上拿出这本书翻了起来。这也是一本关于人类吃喝的书,但梁先生是一位年已七十又六的文雅之人,更是一位内心柔软而充满诗情画意的人。他曾任吕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一生写戏吟诗,著文立说,与霍锁昌等先生曾经合作编剧的“风流三部曲”,写尽了三晋大地上乡村农人的劳作生活、传奇人情与天道人心,多次晋京演出,风靡全国。他也因此被誉为“吕梁人民艺术家”。他的这本《孝义传统美食》,自然写的不是“人类由于过度贪婪胡吃海喝”的故事,而是用散文随笔的手法,梳理和回味了孝义这块土地上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关于民间普通人家“自然地吃喝、自然地劳作,自然地生活”的情怀与故事。先生这本书用以代序的“诗词三首”,我尤喜欢第二首“多丽·孝义传统美食吟”。词中写道:“性中和,孝行日月;情高尚,义薄云天。细水长流,清风畅拂,常年四季韵饴甘。烹饪技,炒煎蒸烩,厨舍袅炊烟。精调味,甜酸咸辣,润舌柔绵。”我抽取其中的两句,组成这篇文章的题目,即“厨舍袅炊烟,润舌柔绵”,其本身就是对梁先生与他老人家的这本书的致敬

在这个题目中,我尤喜欢“炊烟”二字,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感觉,给人一种民间化与平民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之美。我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看一个村子有没有活力,莫过于早晨起来站在高处看家家户户的烟囱,炊烟越多,这个村里的人气就越旺。看一个村子有没有生机,莫过于走进一家一户的院子里、窑洞里看,年轻人越多,青年和小孩越多,这个村里的希望就越大。”炊烟,在人世间,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活,一种民间的文化,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希望。在书本中,它自然是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一种浓郁的散文般的文学气息。《孝义传统美食》,尽管是书写民间美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但是它充满了这种浓郁的乡士气息与文学气息,充满了人间生生不息的“炊烟”味道。书中写了在孝义流传了悠久历史的60种民间吃食,在介绍每一种吃食之前,先生总是先由一段顺口溜、一句民谣民谚、几句儿歌俗语引出,仿佛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一样,多由诗词引出,给人一种倍感亲切的传统之美、民间之美与文化之美,譬如写乡间小食品《果丹皮》,就先段儿歌:“果丹皮,肉墩墩,吃到口里圪韧韧。亮晶晶,黑红红,卷成一个儿圪筒筒。”果丹皮的形状、色泽和吃起来的感觉,立刻跃然纸上,让你有些想流口水,充满了生活质感与生命感知的“炊烟”气息,让你想看下文的心思欲罢不能。

再者,先生在介绍这60种传统美食与食品时,不是干巴巴地、枯橾无味地介绍它的来历、具体做法和操作程序,而是用散文随笔的文学语言,穿插一些过去的传说,或者自己的经历,或者自己家族家庭的故事,同样也是充满了浓郁的“炊烟”气息,有着美好的人的气息,有着久远的时光味道,有着令人难忘的人间父父子子的生命伦理光芒。在《醪糟冲鸡蛋》一文中,先生写道:“在孝义古城南门外东市场边,每日清晨傍晚,形成了孝义名特小吃摊点市场。一溜儿排开的,有炸油糕羊杂割灌肠碗秃子、蜜酥豆腐脑儿、甜醪糟、杂烩菜等等。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刀切碗秃的‘噔噔’声、炒勺炒瓢、油料烹炒的‘嘶啦’声、拉动风箱的‘卟塌’声,伴以香甜诱人的气味儿,汇成令人陶醉的美妙晨曲。城关市民、买卖商家、老人孩童,款步闲游于此,选择自己喜好的小吃,坐在摊位前的马扎、板凳儿上,品尝美食。”再譬如《糕》中写道:“娶媳妇、嫁闺女,正式过事的前一天下午,男家的儿郎、女家的姑娘,都要‘坐糕祭’。男女打扮齐楚,在新房或闺房铺着绿油布的炕头,坐在厚厚的新褥子上,谓之‘坐厚成’。院里大师傅们点火架笼蒸糕面,街坊邻舍的女人们,凡儿女双全者,都自动来帮忙捏糕。满院笑语声喧,甚是热闹。待头锅油糕炸出,当家人得上香敬表献油糕,供祭祖先身子。过事当日,做事人家随处摆放着一碟一碟油糕,来‘出门’的亲朋好友,进门首先吃几块油糕,讲究是同甜同喜。”面对现在因疫情而到处“封城”的、空无人车、毫无生机的城市与乡村,读到这样的文字,自然是喜出望外,充满了正常人间生活的美好回忆与深情憧憬。

我最喜欢的是先生在书中写他与父母亲的文字,温暖和谐,情意深长,在自然而然的生活细节中,充满了父子、母子之间美好的伦理气息,充满了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和睦而祥达的“炊烟”味道。《插酥肉饼》中写道:“记得刚上小学时,早饭大约在10点后才能吃。那时候,父亲经营的杂货铺还相当兴旺。有一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放学后,肚子饿得‘咕咕’叫,一路冒雨跑回到父亲的杂货铺里,小伙计给端出一盘金黄油亮的插酥油饼。我不由得眼睛一亮,麻叉大口地吃起来,香喷喷、脆酥酥、油津津,猛咬一口,油烫得我‘哎呀’一声。父亲说,慢慢吃,别烫着。我边吃边问,‘今天怎吃肉饼则?’父亲说,下雨天,难得清闲,过连阴咧。”再看看先生眼中的母亲,温柔而充满女性母爱的光辉:“母亲是细致的女人,她总是将羊后腿肉精细地切得像骰子颗儿那样大小匀称,放入装腐乳陶瓷罐罐里,加入葱丝、姜粒、蒜片及一小包花椒、大茴等调料,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放在灶火口上加热至煮沸后,再将罐儿移放到有一定热度的砂鏊生慢火炖。三四个钟头后,绵绵的羊肉香气浓浓……豆腐乳罐罐原本不大,一次多不过炖半斤羊肉。然唯其少,方显得稀罕。母亲不厌其烦地总是用那小罐罐,吃完了再炖。小户人家,细水长流。一冬天,总是炖羊肉不断,为的是让父亲‘偏吃’。”先生眼中的父亲是另一种风情,充满了儒雅平和、清淡悠然的普通小市民的生活气质,“父亲也挺会吃的,寒冬的每天早晨,他总是在平膛小砂锅里倒二两黄酒,舀几勺炖熟的羊肉,放在灶火口上加热。不一会儿便煮沸,酒气、肉香气四溢,趁热用小勺连吹带喝,吃喝起来。我也不免跟着尝几口,只觉得热乎乎、香喷喷的,一口下肚,一股暖流顺着咽喉、食道入胃,顿感浑身暖和,真是妙不可言。父亲说,黄酒加羊肉趁热喝下,御寒暖胃,冬三月每日坚持是大补。”(见《站羊肉》)一种华夏民族久远而淳厚的、优雅的、“从前慢”的细致生活,与我们现代人节奏加速而灵魂跟不上的“胡吃海喝”,以及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天谴”,形成强烈对比,让人读后顿生羞愧、内疚与自责。

当然,这本书不是散文随笔集,它是一本书写关于饮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自然也有着“厨舍”里生活技巧与文化含量。你好好读完这本书,按照书中的方法与步骤去认真操作,是会做出一道道佳肴好菜的。在这些因疫情“封城”的日子里,悠闲自然地从这本书里学几手,过些“从前慢”的生活,也是挺有“人之自然生活”的意义的。“人之自然生活”,与人间一切美食的味道一样,总是“润舌柔绵”的,而那些“胡吃海喝”菊头蝠、果子狸和蝙蝠汤的人们,却是嘶牙咧嘴丑陋无比的,永远享受不到“润舌柔绵”的人性之美与生命之美。

我在孝义市文化局任职的时候,做的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之一,就是组织搜集整理、撰写编辑了这一套三辑十七本的“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2014年8月,丛书的第一辑十卷本《孝义皮影木偶传统剧本集成》(400余万字)和第二辑四种出版发行之后,三晋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薛勇强和我在孝义组织部分专家与非遗文化传承人开了一次座谈会。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我诚恳邀请先生参与这一工作,撰写一本关于孝义古城传统饮食的非遗文化的写作。我知道先生肯定能写好这本书。因为我过去在市委宣传部任职的时候,经常接触吕梁地委宣传部部长周振义和梁先生,周部长的生母是孝义古城人,儿时在这里生活好一段时间,对孝义古城的小吃很有感情。我好几次听他俩忆起小时候古城的小吃,说得津津有味,甚至,他俩到孝义调研指导工作之余,还会各骑一辆自行车新城直奔古城,在小吃摊上美美的过过口瘾,回味一下少时的古城的“炊烟”气息与“旧时光”的味道。先生接受了这本书的写作任务后,是很认真而下功夫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这本书的正文与后记中是可以看出来的。为了写好这本书,先生除了回忆自己的生活阅历、经验积累、所见所闻、所尝所品之外,除了采访搜集大量传统美食的食材用料、制作工艺、品相味道外,还利用每天晨练的时光,与“练友”、年逾七旬的老中医郝子维交流切磋,向旁边早市上来自四乡八村的卖东西的中年妇女们虚心讨教。为采访蜜酥、豆腐脑儿,曾邀友聚餐于古城二东饭店,让厨师现场讲述用料及制作工艺。为弄清梧桐山药、尉屯蒜和种植技术,让外甥请来他岳父、曾经的老菜农座谈了一下午。为挖掘熬粞、做醋、制作灌馅糖的工艺,把内弟请到家里,进行详细了解。为掌握羊的种类,名称和“站羊肉”的特点,采访连襟,以及妻侄女婿、奶亲家。为了掌握“翻擦擦”的做法和吃法,与老中医郝子维到“微友”程海霞女士家品尝并现场制作。正因为先生如此认真严谨,如此下真功夫,才能写出这样的关于传统美食的好书、美书与有用之书。

趁这次孝义三晋文化研究会组织、山西人民出版社再版之际,先生又下了大功夫,对这本《孝义传统美食》进行了丰富与扩充。由原来的60种美食扩充到80种,还附录增加了孝义“嫁娶婚庆”、“生日寿诞”、“丧葬祭奠”三个系列食品,号称“孝义传统美食百种”。而且关于这三个系到食品的文章,充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多文化含量,让我们在了解这些饮食与食物的同时,了解了更多的过去的礼仪、礼节、文化讲究与生命伦理。

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来势凶猛与严重恶劣,再一次警醒我们,人类的吃食问题至关重要。“病从口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孝义传统美食》也启迪我们,数千年来,无论是身处何地,是富有还是贫穷,我们都要依循遵守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要求与启示,要有“虔诚信仰”,要去吃喝那些清洁的、适合的、人类能够和可以接受的食物与饮料,去吃那些包含生命敬畏与文化伦理的、保持我们灵魂健康的得当饮食。从生命敬畏出发的洁食,是全世界所有人应该持有的内涵丰富的生活方式。真的,人类在这个地球上是卑微而渺小的,大自然是早于我们数亿万年就存在的,我们不能再从一个施恩者和忏悔者的姿态去保护大自然和地球了,而必须建立“全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命运体”的新理念,从大自然与地球的生态系统中,坚持用大地与自然的伦理,去约束和规范我们的精神与行动,再不能无节制地“胡吃海喝”,而要去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去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非生物,让它们都与我们自然而和谐地相处,共生共存共荣。

作者简介:

马明高,1963年生,山西省孝义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专委会副秘书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山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吕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孝义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华文学选刊》《当代作家评论》《百家评论》《光明日报》《文艺报》《名作欣赏》《文学报》《山西文学》《黄河》等报刊,编创的五部电视剧在央视和各省卫视播放,出版著作二十多部,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文艺评论奖、人民文学观音山游记散文奖、中华读书报散文奖和浙江作协非虚构散文奖等十余项奖项。

Hash:3d108b8a33c70382f579bef774101594d447ae62

声明:此文由 十二轻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