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婚丧嫁娶最传统的吃食!你绝对吃过!

来来来!来一碗咱绛县的熬菜!

熬菜可是绛县以前婚丧嫁娶必备的吃食!

为啥?

以前穷,结婚嫁女老了人请人帮忙

屋里面没啥吃的

就拿一个大锅

各种菜都放进去

就成了一锅熬菜!

要说熬菜,其实平常自己有时候也吃

但绝对没有好多人吃一锅香

为啥?

我就跟大家说道说道!

首先,因为咱有一个大锅!

还必须有大的锅铲(最好用铁锹)

必须有放菜的大盆

然后必须有

白菜

豆腐

粉条

还有各种调料

当然,量一定要大!

然后就开始啦!

看着真是口水直流!

配上热腾腾的馒头!

那滋味!

说的小编我都馋了!

绛县农村“熬菜”独具特色与众不同。这一大众菜系不论是作为主食还是具有地域菜肴,凝聚着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朴实的生活习惯。

不知这一菜系诞生于什么时间,其研发创始人也是无从考究。但是这个草根菜肴深受本地人的喜爱,更受到外来食客的追捧。

“ 熬菜”本土特色文化和饮食习惯的呈现,更是体现乡村浓浓乡情。“吃熬菜”既是红白喜事吃宴席前奏,更是农村“过事”餐桌的必备。

但凡农村“过事” 除了丧葬,红白喜事大多都选择农闲时间。“过事”先要“起事”。请总管、账房、大厨子、帮灶以及相邻们帮忙,搬桌子拉椅子,采买、购置一系列的筹备一通忙碌。人多就图热闹,有人就要吃饭。农村人不分男女老幼聚在农家院子里分工忙碌,总管提前安置做好招待吃饭的大事-------做“熬菜”。

择葱、剥蒜、剁猪肉;泡粉条、炸豆腐、老汉蹲下把炉灰掏-——挺热闹!

架起案板、锅上灶 ,火焰呼呼往上冒!

油入锅飘烟气火候到,切好的肉片伴油炒,配好的花椒辣子等调料翻入锅,厨子老王抄起勺子在锅里搅,帮厨娃娃抓起酱油往锅里慢慢浇,老王喊:停!美了!油气腾腾肉的色泽变得黄又亮,捂上锅盖炖!

一边的二娃帮忙起得早心生里埋怨饭还没有好。

揭锅盖,水冒泡!厨子老王大声道:对门婶倒菜,!大方盘里粉条、白菜、油炸豆腐、白豆腐纷纷跌入滚烫的开水锅。老王说徒弟:今天炸的豆腐不错色泽黄亮,过油掌握火候靠眼力。你该出师啦!引得男男女女一串大笑。

看桌上!蒜片薄厚均匀刀工细、葱段剁得真麻利、姜末粒粒放整齐、芫荽青青散香气。

炖到点火候到,揭开锅盖水汽飘。白菜猪肉粉条在锅内翻滚,油炸豆腐、白豆腐在开水中漂,热气腾腾。老王拿起勺子把汤水品。啧啧嘴说:盐再来点,胡椒少许。菜码子下锅一样不能少!捂上盖子继续熬!

王师!馍馍溜好了!饭舍里的妇女对着外面喊。老王心里有数。

约摸十多分钟,打开锅盖。哇!有人安奈不住嘴馋呼着喊着要把熬菜舀!老王喊:急啥哩!先把锅抬下来。说完端起炒瓢说:倒油!红辣子面呢?瓢里的油在炉火的作用下慢慢沸腾,一旁的大婶速度将辣椒面倾入热油内,一瞬间油泼辣子呛人的香气飘满院子。

老王抄起瓢闪电般的速度,嘶啦一声!啪!红油泼的辣子盖满熬菜锅。

这一刻,色香味啊!倾倒全村!人群沸腾了!眼看大家激动地就要控制不住了!总管一声招呼:吃饭都忘了礼数啦?先请主家的亲戚朋友客人远处来的先用!不要让人笑话咱村里人是吃货!人群静了。

老王和徒弟盛饭,端盘的上菜,妇女们下馍。城里的客人、村里的自己人;老友男女团团围定人手一碗桌前坐。

筷子搅,不停地捞,咬着白馍,脸上的笑,嘴角的油渍(此处省略一万字)。

赶紧,吃一碗绛县的熬菜!

投稿丨合作请联系QQ:100380351

绛县新老乡点下面

↓↓↓

Hash:3a322d6789735f72ba22398938d70c9b6fe023bf

声明:此文由 绛县老乡俱乐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