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特色腌猪肉,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传统美食

我的家乡在河北邢台临城县西部山区,我们县是贫困县,资源并不丰富,地势西高东低,县城西部是丘陵山地地貌,耕地面积少,主要以山沟里的小块田地和山坡上的梯田为主。县城东部是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就多了,但是这只占我们县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还是以丘陵山地为主。

但是即使是资源不丰富的地方,也会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比如我们临城最著名的土特产就是临城腌肉了。说临城腌肉是临城的特产,这个不假,但是并不是在临城家家户户都会做,其实正宗的腌肉只存在于临城县的西部山区,县城东部平原地区的人们是不会制作的,所以,本地人都知道,要想吃到正宗的临城腌肉,就必须要到山里才行,不但要到山里,还要到农户家里,才能吃到原汁原味地道的农家腌肉。

碰巧我家就是临城山里的,并且我们家每年都会制作腌肉,这是一直以来的传统。在我们山里的这些村子里,如果哪一家过年没有制作腌肉,那么那么他自己都会觉得这个年缺少了很重要的一样东西,就跟没过年一样,没有一点年味。

临城的腌肉实际上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吃肉是很奢侈的,我们那里地少,没有经济收入,去买肉更谈不上,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喂养一头猪,平时的刷锅水、泔水都留着喂猪,小麦的麦秸和玉米秸秆晒干后都会磨成糠喂猪,我们小的时候一放学就要去地里给猪拔草,也是用来喂猪,可谓是一丁点粮食都不会浪费。猪圈里经常会铺上一些农作物的秸秆,或者烂树叶之类的东西,猪就会在上面踩来踩去,踩烂之后和猪粪混合,就是优质的农家肥,在施肥到田地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循环,那个时候的农民真的是节省的滴水不漏。

农家养的猪跟养猪场的很不一样,没有优质饲料的加持,所以要养整整一年,等到过年的时候杀掉,除了猪鬃猪毛卖掉之外,其余的都不会浪费,猪的前膀后座的大块瘦肉留下来过年炒菜和包饺子,大骨头和排骨炖一大锅直接吃掉,猪头猪腿猪场之类的下水,也是煮熟之后过年当下酒菜招待亲戚朋友。剩下最主要的带皮五花肉,就是制作临城腌肉了,用代代相传的工艺制作好之后,腌制起来,足够来年一年家里的肉食供应了。

所以说,腌肉其实是物质匮乏时代,老百姓想出来的保存肉食的方法,如果那个时候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猪肉,百姓的收入也能够支撑这些猪肉的消费,我想就不会有今天的临城腌肉了。但是到了今天,物质已经不再匮乏,在每一个村子的小卖部中,都能买到当天 鲜的猪肉,但是在我们当地村子,还是一样每年过年都要制作腌肉,年年都要养猪,其实这是传统习惯的惯性而已,一种文化传统。

临城腌肉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据经验丰富的长辈们讲,腌肉制作最重要的不是工艺流程,而是材料,猪肉最为重要,他们说只有农家自己家养的猪才能做得好吃,养猪场出来的猪就不行,因为喂养的时间短,肉不瓷实,水分大,水一煮,出肉率太低,口感也不好。而自己家养的猪,喂养时间长,一般都是一年,肉质瓷实,煮肉不缩水,口感更好。

做腌肉的工艺并不复杂,一般在做肉的前一天,把煮肉分解开,剔除排骨和大骨,然后把猪肉分割成10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到清水中浸泡,目的是去除猪肉中多余的血水。第二天,再用温水清洗一遍,顺便还会用刀把肉皮刮一遍,目的是去除猪皮多余的皮脂,使肉更加干净。我们村每家每户都有一口大锅,现在每家人口都不多了,平时根本用不着,就是为过年煮肉准备的。把洗干净的猪肉放到大锅中,加入清水,放入香料,煮至八成熟。这里注意,老百姓煮肉跟饭店不一样,饭店会放十几种甚至更多的香料,而农户家里,只放花椒、大料、大葱、辣椒和生姜,别的不放,他们认为如果香料多了,就掩盖了猪肉原来的味道,反而不好吃了。

当煮到猪皮能用筷子轻松戳破,就可以捞出锅了,然后再用一个容器,加入2斤蜂蜜,倒入一壶热水,把蜂蜜搅拌均匀成蜂蜜水,用这个蜂蜜水给煮好的猪肉上色,目的使腌肉的成品更加好看。上色很简单,猪肉在蜂蜜水中稍微浸泡一下,捞出即可。当然这个时候是没有颜色的,还要进油锅进行炸制才可以出颜色。

把煮肉的水盛出来,锅中倒油,大火一直烧,等锅中油开始冒烟,就把过了蜂蜜水的猪肉倒入锅中炸制,这时一定要盖上锅盖,不然油水飞溅,容易伤人,等锅里的猪肉不再噼里啪啦作响时,揭开锅盖,观察猪肉的颜色,色泽红润就证明炸好了,可以出锅了。

入锅炸制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给猪肉上色,目的是成品更加好看,看上去更有食欲;第二,是通过油的高温,去除猪肉中多余的水分和油脂,炸制之后的猪肉,吃起来不会腻,另外去除多余的水分,就能够长期的保存,保证保存一年不会变质,能够等到来年的新肉来接茬。

炸好的猪肉放入干净的腌制容器中,一般都是烧制的瓮,铺一层猪肉,撒上一层食盐,等装满之后,再倒入一斤香油,增加猪肉的风味,然后倒入炸肉的油,没住猪肉,这样就能够使猪肉不跟空气接触,自然就不会变质,能够长时间保存了。

从上面的工序可以看出来,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长期保存,满足人们的日常的吃肉的需求,谁知道腌制之后的猪肉变得更加好吃,成了当地的特色美食了。我觉得也算是一种巧合,或者说人们积年累月的改进,使它更加好吃的。

猪肉腌制好之后,日常食用就变得简单了,想吃的时候就从瓮里拿一块出来,切成小片或者自己喜欢的形状,用来做打卤面,或者配合时令蔬菜炒着吃,或者做汤面的时候锅里炖上几块,都是非常美味的吃法。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腌肉打卤面了,在我们县城的一些饭店,都会有腌肉打卤面供应的,当然了,在这些地方你是吃不到原汁原味的腌肉面的,还是那句话,要吃到正宗的原始口味的腌肉,只有到山里的农家去吃,如果大家有幸到临城旅游,欢迎到我们的小山村走走,看看原始的农家院,品尝一下我们这里的腌肉。

时代在发展,一些传统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消逝,我是80后,我说的腌肉的技艺,我也都懂,也能够做出不错的腌肉,但是到了90后,我们村子里会做这个的,就寥寥无几了,我想再过几十年,就不一定会有人会做这种东西了。不过想想也正常,旧的东西在逝去,新的东西不断的在涌现吗,时代不就是这样慢慢发展而来的吗,也不必为一些东西的逝去而过于感到悲伤。

我是太行山新农人强子,我在这里记录农村生活,分享农村美食,欢迎大家关注我,谢谢!

Hash:e5b551cf4cc68ee504abb2b55bc68ae97115e49d

声明:此文由 老刘读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