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冬天游庐山的攻略~两日到三日的~准备元旦左右

导读:求冬天游庐山的攻略~两日到三日的~准备元旦左右 用一句话介绍庐山瀑布? 庐山小交通自理吗? 改写单.复名数的方法

庐山精华三日游<散客天天接>
一 行程
D1:早9:00武汉出发,中午13:00左右抵九江,下午车赴三叠泉远眺五老峰
(64元自理,3小时左右)
宿:九江
D2:早餐后游花径、天桥、锦绣谷、石松、仙人洞、如琴湖、御碑亭(3小时左右)后游
庐林湖、庐山博物馆(1小时)。 宿:庐山 D3:早餐后游(1.5小时左右)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赴悬索桥观一步一景的石 门秀色——石门涧风景名胜区(52元自理,2小时左右):石门瀑布、龙虎情天然壁画蝙蝠洞福寿园、龙泉精舍、聪慧泉,会仙楼、太古遗音,情人园,杜宣亭,铁云垛、铁云山铭等; 16:00左右从九江车返19:30左右抵达武汉,结束愉快旅程

用一句话介绍庐山瀑布

庐山因瀑布而有名,瀑布因长而有名。
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用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赞美它的悠长和壮观。
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是“洁白无瑕”的。
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好像在欢呼自己的愉快。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的扑了下来,像一头头小狮子,令人又惊又喜。
在“银河”中失散的水花,好像还不愿过早的溜走,他们像长了一双翅膀的小精灵,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好一派壮丽的景象啊,水花儿玩累了,便主动打着降落伞飘下来了,落在“琴弦”上,奏出了悦耳动听的乐曲。
庐山瀑布的魅力是永恒的,它的美丽永远令人心醉。

庐山小交通自理吗?

哈,你说的小交通是指庐山山上游玩之交通吗?是的,庐山景区内部或景点之间之交通都是自理的,不包含于门票里的,类似山上景区有旅游环保车100元数天可用~可选自购,稍有体力者,其实大可不必购买此类的,因为山上小环线体力要求并不高,就东谷看建筑,西谷看风景而言,主要值得一去的景点实际并无必要坐环保车的,即便是要去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一线,购环保车每人要100,不如直接租车或包车前往还便宜些也方便些。。。

改写单. 名数的方法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单名数与复名数相互之间的改写”
师:谁愿意把你的身高告诉大家呢?
生:我的身高是1米52厘米。
师:谁能换种叙述的方法来表示她的身高呢?
生:152厘米。
生:1.52米。
师:那“1米52厘米、152厘米、1.52米”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生: 152厘米=1.52米=1米52厘米(教师板书)
师:昨天我们已经研究了两个单名数之间的改写,比如152厘米与1.52米之间的改写。今天我们要接着研究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大家从王晓琳同学的身高这一事实知道了:“1.52米=1米52厘米”,那把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有什么规律可找、方法可循?请同学们自己去研究一下,同桌可以讨论。
生:1.52米的整数部分是表示米,十分位上是表示分米,百分位上是表示厘米;5分米就是50厘米,加上2厘米,一共是52厘米,所以1.52米=1米52厘米。
生:米与分米的进率是10,所以十分位的5就是5分米;米与厘米的进率是100,所以百分位上的2就是2厘米,1.52米就是152厘米。而1米52厘米也是152厘米,所以相等。
生:我是想“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是一样的,1.52元就是1元5角2分,所以1.52米就是1米5分米2厘米,也就是152厘米。
师:好的!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想通了1.52米=1米52厘米。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解决这样的一道题目:3.26千克=( )千克( )克。
生:3.26千克=(3)千克(26)克
生:3.26千克=(3)千克(260)克
师:那这两个答案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请你说明理由。
生: 3千克26千克是3000克再加上26克等于3026克,3千克260千克是3000克加上260克等于3260克。而3.26千克改写成用“克”作单位则是3260千克,而所以第二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3.26千克就是由3千克和0.26千克组成的,而0.26千克改写成用“克”作单位就是260克。所以3.26千克等于3千克260千克。
师:好的!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第二个答案是正确的。尤其是沈宇栋,他想到了把小数拆成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来思考。这个方法比较简捷!请同学们是否可以用沈宇栋的方法来完成下面一组题。
[反思]
一说起尊重学生,我们老师往往比较多地从人格方面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这不仅是应该的,而且非常必要!可我们往往会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尤其是日常数学知识),在教学时怕学生这儿不懂,那儿不清楚,教师身先士卒地把每个环节嚼细而喂之,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地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身高”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学生在日常的交往中已经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也这是说学生从生活中早已体验到的单名数与复名数的用法,所以教师没有必要像导游一样一直在前面领着学生走,详细给学生讲解没一个景点,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去理解与思考,并让学生各自思维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从实际的教学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对于上上学期学习小数时,从米、分米、厘米引入小数还记忆犹新;有的学生从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与个位、十分位、百分位之间的进率联系起来思考;甚至有的的学生把“米、分米、厘米”与“元、角、分”相联系进行思考。只不过这种体验可能是比较肤浅的、没有条理性或者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如果教师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真正了普遍的方法,那是极大的错误。我们教师的着力点就在于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作深入的思考,使经验更科学化、方法更带有普遍性。因 ,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1.52米=1米52厘米后,我还是没有指向地暗示学生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如果学生产生思维上的障碍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并不是坏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与热情。因此当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时,我没有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在验证的过程发现自己的方法有缺陷时,就会反思自己的方法,从而想寻找更合理的方法。教学进行到此,普遍适用的方法在全体学生苦苦的探索中,在相互的启发下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当然,从学生的课堂作业反馈来看,正确率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我自己认为原因可能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给了学生比较充分的探索交流的时间,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够充分,导致了的马虎;二是这样讨论、交流、碰撞的学习,由于课堂的气氛相对比较活跃,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的发挥,那些学习困难生更容易走神,更少了交流的机会(如果老师讲解,可以把更多的机会给他们),而且这个矛盾一直困惑着我。

Hash:594dc76fee8e11a9dbad27819dab8de85a4518c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