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堰石闸

草堰石闸

草堰石闸,位于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南端,即小海正闸和小海越闸,又称鸳鸯闸,始建于明朝万历年十一年(公元1583年),清雍正七年(1729年)和乾隆十二年(1747年)两度改建,两闸相距20米,形体一样,青石砌成,均为二孔一机心,每闸长14.8米,机心宽4.2米,金门宽5.3米,高4.8米,闸门为东向西,每孔两侧有四槽,备有两闸板相对启闭,明代,为有效地东御海潮,西泄兴化等地来的洪水,在范公堤上建有13座闸,此两闸为现存较为完好的石匠闸。一九九0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五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草堰石闸

始建:公元1583年

位置: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南端

意义:现存较为完好的石匠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