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庙

北镇庙

北镇庙坐落于辽宁省北镇县城西2.5公里的山坡上。

北镇庙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山下立有祠庙,始建于金代。根据碑刻记载,现在的北镇庙基本上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扩建的。

北镇庙规模宏大,东西宽109米,南北长240米,庙内建筑从山下到山顶依山势层层向上,排列而成。庙中的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五重大殿,建于一个工字形的高台上。五重大殿之前又有石牌坊、山门、神马门、钟鼓楼等建筑,之后又有仙人岩、翠云屏等景致点缀。

御香殿共有厅堂五间,是陈放朝廷御书和皇家祭祀用香蜡供品的地方。御香殿的后面是大殿,大殿是庙内整体建筑的对称中心,也是庙内最大的建筑,殿宽23.4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是举行祭扫大典的场所;大殿为歇山式大木架结构,殿墙以青砖围砌而成,绿琉璃瓦顶,雕梁画栋,柱、檩均为红色;墙壁上绘有汉代至明代各朝著名的文臣武将画像32人,各具神态,惟妙惟肖,至今仍色彩鲜艳。殿内有一尊“北镇山神”的泥塑。殿的正中悬挂着清乾隆帝书的“乾始神区”铜制御匾。

大殿的后面有三间更衣殿,是祭祖者入大殿朝拜前更换衣服的地方。再后有三间内香殿,是存放地方-祭品和香火的地方。最后的寝宫,是山神的内宅,所以规模仅次于大殿。清康熙帝敬献的御匾“郁葱佳气”悬挂于殿眉的正中,大殿的周围以白色的石栏围绕。

庙内还保存有元、明、清三代的石碑56通,其中有元代大德、皇庆、延祐、至顺、至正等年间的祭山、封山碑12通,明代永乐、成化、弘治、正德、隆庆和万历年间的修庙碑16通,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和光绪年间的祭山修庙、游山诗等碑28通,这些石碑在考古学研究和书法艺术上,都有着很高的的价值。(国家文物局)

地址:锦州市北镇市城西二公里的山岗上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旅行攻略:北镇庙对锦州地区居民免费开放了!

北镇庙

北镇庙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神庙,坐落在北镇市城西3公里的山岗上。七重殿阁坐北朝南,占地5万平方米。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舜帝封医巫闾山为幽州镇山,汉帝刘询封医巫闾山为全国五大镇山之北镇,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下诏就山立祠,建庙设主。此后,历朝历代在此祭拜医巫闾山。每有朝代更替、新帝登基,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或皇帝亲临,或派大臣代祀,祈祝江山永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北镇庙南北280米,东西178米,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中轴线上由南至北的主体建筑依次是石牌坊、山门、神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神马殿后东西两侧有钟鼓二楼。其他附属建筑则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布局规整,左右对称,形制相同。在神马殿南部阶下东西两侧各建朝房五间;神马殿正北十米处建碑亭四座,隔中间甬路东西横排一列。沿钟楼往北依次建有土地祠、真官祠、僧房、神库。沿鼓楼往北依次建有土地祠、城隍祠、道房、神橱等。寝宫西侧岩石台上,另建揽秀亭一座。各主体建筑有白石栏杆围绕,四面栏口设台阶上下相通。庙东墙外侧有清乾隆年间所建广宁行宫一座,计建筑81间,在钟楼东墙外侧有万寿寺及观音堂遗址。在鼓楼西侧有大仙堂遗址,现已恢复。这些附属建筑遗址经清理,清晰可辨,对考证北镇庙的原貌弥足珍贵。

北镇庙于7月1日至7月31日面向锦州地区(锦州市区、北镇、黑山义县凌海)居民实行免费政策,拿好您的有效身份证件赶紧来吧!!!

版面编辑:么 东

图片来源:马俊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