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湾旅游区

红海湾旅游区

AAAA级旅游景区

红海湾地处汕尾市东部,即粤东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的遮浪半岛,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三面环海,海上交通东往汕头70海里,西至香港82海里。陆上交通东到汕头200公里,西到深圳210公里,广州320公里。建区以来,红海湾旅游开发区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尤其在海洋、旅游方面的开发和投资工业发展方面有广阔发展前景。

红海湾

湖泊、岛屿、港湾交错,沙滩蜿蜒连绵,沿岸礁岩多姿,有57公里的漫长海岸线,滨海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海滨风光,成为每年海边休闲游的大热之地。慕名已久的我,终于如愿以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认识了它的蔚蓝。当车驶进红海湾,感到眼前骤然一亮——阳光下,那一片沙滩呈淡淡的金黄色,微微闪着光,碧蓝的大海与碧蓝的天空水天相连。

其间点缀着几丛黑色礁石,粼粼的浪花轻轻擦过,偶尔溅起几点洁白的浪花。辽阔的沙滩上,游人们零零散散地在冲浪畅泳、悠闲漫步、享受着阳光浴。长长的海滩潇洒地舒展开来,延伸出去,被大海拉出一道优美的圆弧线条,透出一种沉静之美。我闻到了大海的气息,心中充满了渴望,或许这就是大海永恒的魅力吧。

红海湾,顾名思义,当然有红色的泥土,有蓝蓝的海水。不过,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那个“湾”字。因为“湾”通常都应该是静静的,浪漫的。走上沙滩,细软轻柔的沙子是不含杂质的石英质细沙,匀净得好像是经大自然的神手精心筛选过似的。踩上去,绝不陷脚,只觉软软的,暖暖的,令人不由自主地要除去鞋袜的束缚,赤脚走在这片柔柔的沙滩上。再走近些,纯净而透明的海水一卷一卷地漫上沙滩,漫上你的双脚,仿佛在为你抚去旅途的疲惫。

浪潮

红海湾的浪潮一浪接一浪,雪白浪花紧随着潮头,奔涌而来,又化成飞沫。的潮声,构成了抒情的音乐。我们在沙滩奔走,尽情享受着这一切。转过了一个半岛。突然,浪潮不见了,潮声消失了。大海就像一个温柔的少女,在你身边轻轻的歌唱。这就是真正的红海湾,有两副面孔,两种情调,变化莫测,又风情万种。遮浪半岛突入海面,有如屏障似的挡住了东西两面风浪,在半岛两侧不管风向何方,景象迥然不同,当一边波涛滚滚,巨浪排空,万马奔腾,另一边则风平浪静,一碧万顷,波光粼粼,遮浪因而得名。不远处就是公海航线,没有任何岛屿阻隔,就能与太平洋做最亲密的接触,红海湾让我第一次领略到海的辽阔。海浪充盈着“画面感”的起伏,他用浪花唤起人内心的灵感,他让你可以伴着他随风飘向远方。一定要听出遥远的味道,一定应该能混合着遍野苜蓿草的香味和大海的气息,唤起被城市尘封的渴望和灵感。

遮浪半岛

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突入海的一个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又称岩岛,因为它是由礁岩构成的。海浪冲击与自然风化的鬼斧神工,奇形怪状、横竖各异的礁岩,巨浪扑来,激起冲天浪柱,海浪从空跌落,化作浪花朵朵,犹如“卷起千堆雪”。面对这浩瀚碧海,目睹这潮来潮去、排浪巨变,不禁感到豁然开朗,豪气万千,渐渐忘却枯容,抛开烦恼,顿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至理。

海滨自然景光迷人,山,海,湖,角风光琦旎,区内有唐公墓,郑祖嬉纪念雷公庙古迹。遮浪半岛突入海面,有如屏障似地挡住了东西两面风浪,在半两侧不管风向何方,景象迥然不同,当一边波涛滚滚,巨浪排空,万马奔腾,另一边则风 平浪静,一碧万顷,波光粼粼,遮浪因而的名。半岛南面有灯塔岛,建有国际航标灯塔;半岛两侧海滩各连绵约2公里,沙白水清,是海水浴理想处。

遮浪半岛海岸礁岩多姿多彩,是一座可以添砖加瓦的庭园,是最后可以稍作隐遁的“片刻桃园,《岸边激浪》,《南海湖》,《和平年代》,《快乐岛奇遇》,《马戏情未了》等20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海岛外景在此拍摄。这里的海域,水浪动静适合帆船,帆板运动,现建成广东省海上运动训练基地。1996年亚太地区帆板锦标赛暨奥运精英赛,1998年省八运会返板赛,2002年全国九运会帆船,帆板比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帆船比赛均在此地举行。旅游取已建成有海逸居度假别墅区,海上运动俱乐部,宾馆饭店设施和海水泳场设施。

石林奇景”中,还隐匿着许多天然石洞可供探秘。其中“出米洞”被当地人誉为“张保仔藏宝洞”。传说海盗张保仔因兵败逃至此处,弹尽粮绝之时忽见洞中有一小石缝,有白花花的米粒源源不断地漏出,足够手下的几十位兵卒美美地吃上一顿

遮浪灯塔岛又名遮浪岩、遮浪表。灯塔岛位于太平洋红海湾,即广东省汕尾市遮浪镇近郊。海岛岸线长1454米,面积101930平方米,略呈椭圆形,岛岸由礁构成,东南岸坡陡峭,在西北面有一段沙滩,海岛由花岗岩石构成。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植被为草坡及人工栽植的木麻黄、台湾相思树等。南附附水深10-20米,在毗邻的冬屿,三姐妹石及平滩之间构美丽的景观。海岛主峰高37.6米,峰顶建有灯塔,该灯塔于1906年2月至3月间开始建筑,至1909年2月至3月间竣工建成,为当时规模宏大的新型灯塔。

岩岛岛东与岛西海面的情景是迥然不同的,东边波滚浪啸,如万马奔腾;西边风平浪静,如潭可印月。礁盘生态系统良好。座落在遮浪半岛的东南端,距国际航道仅11海里,是红海湾与竭石湾的分割点,与南澳半岛一衣带水,仅隔一条0.16km宽的海峡,宛如与南澳半岛相依相伴的一颗明珠,素有“粤东麒麟角”之美誉。民间传说从前南海观音娘娘云游至此,为海上奇观所吸引,便驻足岩岛。适遇岛东一渔船满载而归,她为了测试人心,即化作一老妇向其乞鱼,那渔民非但不给,反而奚落,她便使波涛汹涌。她转又向岛西的渔船乞鱼,那渔民虽然只捕到几条

鱼,却把鱼连篮奉送,她便使浪平波静。其实鸟西与南澳半岛相隔很近,半鸟有如屏障似地挡住了风浪。这动人的传说,给岩岛奇景抹上神奇的色彩。

岩岛名副其实是由礁岩构成,特别是岛边,无数礁岩,横空屹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岛东北面巨浪冲着礁岩扑来,掀起一个个滔天浪柱,胜似“卷起千堆雪”,当浪柱从空跌落之际,又若是天女撒花。这就是“岩岛雪浪”的胜景。而在岩岛日出更是一景。岩岛胜景,吸引着从多游人。音乐大师马思聪、书画家赖少其、革命作家丘东平、民俗专家钟敬文等都曾到此揽胜,触发创作灵感。

岛上有“后江平水”和“郑祖嬉庙”的遗迹。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在福建出兵勤王,入虎门驰援。船至白沙湖时遇大风暴,风暴后在大星所遇清兵,大获全胜。正要乘胜前进,突然传来了厦门失守的消息,顿时乱了军心,诸将请求回师救援,哭声震天。郑成功无奈,只好回师救援。当时,郑成功之妹郑祖嬉殿后之兵为风浪打翻,郑成功葬妹于白沙湖畔之后江,并书“后江平水”四字,意愿其妹英灵在后江使海水平静如镜,然后率师而进。虽其墓至今未发现,但历代相传,且于清代雍正年间建“郑 祖嬉庙”以资纪念。

沿岸海域的底质多为泥质和泥沙质,附近区域的底质较为特殊,主要为岩礁、砂和砂泥等,海底粗糙,礁石林立,环境相当多样。独特的离岸海岛生境和海底特征,为许多生物类群,如附着性海藻、珊瑚类、附着性底栖生物、埋栖性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等,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索饵和繁衍场所。该岛上植被丰富,主要包括马尾松、湿地松、桉树、台湾相思、稠、荷木、木麻黄等30多种。遮浪半岛分布有许多鸟类栖息地,常见成群的海鸥、八哥、白鹭从林中惊起,据初步统计,已发现鸟类20多种。该岛上也是观赏海上日落美景的绝好观景台。

晚上的红海湾,是灯红酒绿的世界,人流如鲫,到处是酒楼饭馆。

你想离开这种喧闹吗?于是你就逃到了海滩上,以为可以在海边漫步,聆听海潮的声音。但是海滩上海滩上的烟花此起彼伏,鸣响似雷。可能现代人都很压抑吧,于是出来后都很喜欢热闹。不过,我们所热爱的大海,那个可以聆听,可以诉说,可以沉思的大海在哪里呢?月亮从山那边探出半个脑袋。海浪驮着月光缓缓靠岸,将那光卸在了沙滩上,蔓延开来,漫过码头,漫过村庄,漫过荒野和山岗明真亭,直到银色遮盖大地。

推出渔家乐的小岛叫屿仔岛,曾被省旅游局评为“广东省特色旅游村”,0.51平方公里的岛上住着几百号世代以捕捞为生的渔民,小岛有如一只安静的水鸟卧于碧波间,岛上居民靠渡船出入,渡船由村民免费服务,游客可以象征性地付一点船费登岛远眺,领略品清湖的浩瀚与水天一色的壮观———耳边响起渔歌声声,眼前展现出错落有致的渔家小院,你会觉得恍惚置身于一座小巧精致的海上仙岛。

红海湾红色革命遗址|四石柱上乡农会及儿童团遗址——胡氏祠堂

石柱上乡农会及儿童团遗址——胡氏祠堂,林嘉鑫摄于 2017年11月

四石柱上乡农会及儿童团遗址——胡氏祠堂位于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红坎村委四石柱村后面。原为四石柱上乡胡氏祠堂,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该址于大革命失败时的1929年冬,连同四石柱上乡被国民党反动派“破乡”(全乡夷为平地)。现地下尚存房屋墙基,地面杂草丛生。

四石柱上乡是胡姓和詹姓两姓人于康熙年间的1682年间所建,在民国初年,乡村面积20多亩,约200人口。大多以捕魚为主,兼之农耕,长期受地主漁霸的压迫勒索。

1926年秋,四石柱上乡的胡妈解、胡金仲、胡妈扛(虹)等,跟随彭湃、李劳工闹革命,在四石柱上乡成立了四石柱乡农会。不久,农会扩大为遮浪乡(六乡) 农会,会长胡金仲。会址设在该乡胡氏宗祠。后来,还成立了儿童团。团长胡万寿,团员有本村的胡恩潮、胡恩技、江信奎和水龟寮村罗拖等,团部设在胡氏祠堂厢房。儿童团成立后,做了许多“杰作”,如“裤肚藏传单”、“假装乞食佬发传单”、“绑架伪保长儿子”、“盗窃伪保长秘密材料”、“放鞭炮吓倒国民党兵”、“冒死送信”等,发挥了儿童团自身的优势,配合支持了农会的工作,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四石柱、遮浪(六乡) 农会和儿童团,活动频繁,斗地主、斗漁霸,远近闻名,也因此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赤色乡”。1929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四石柱上乡,实施了搜、掠、打、烧、炸等残忍手段,最后,把上乡的民众全部赶岀家门,放火烧、用炮炸,把整个上乡全部捣毁,胡氏祠更是片瓦不留。

长期以来,四石柱村的民众尤其是胡、詹两姓的革命后代,对因革命而被“破乡” 的这一历史刻骨铭心,每逢清明时节或烈士遇难日,都会到遗址举行纪念、缅怀活动。更希望早日恢复原址,以告慰先烈,启迪后代,传承红色历史。

来源丨《广东汕尾海湾经济开发区革命遗址概览》

红海湾红色革命遗址|内湖红军洞遗址

红海湾田墘街道内湖红军洞,林嘉鑫摄于2017年11月

内湖红军洞遗址位于汕尾海湾经济开发区田墘街道内湖村委新塘村后山笔裂石山洞。洞口面积约20平方米,洞内面积约200平方米。

1928年3月,国民党攻陷海丰县城和汕尾等地,3日,红四师十团协同沿海赤卫队攻汕尾,因汕尾海的敌舰开炮支援,反攻不能成功,遂退至大德岭下的内湖和大湖境内。其中程子华所在的十团在新塘岭与敌激战近2个小时,起初,红四师十团占得优势,可在关键时刻,国民党海军陆战队赶到增援,红四师十团将士英勇奋战,虽打退了敌人,然自身的损失较大。当地民众把幸存的将士和伤员掩护隐藏在新塘村后山的笔裂山洞。根据师部的安排,当晩,程子华等大部由当地党组织和农会安排人员用帆船从池兜澳渡海送往金厢和碣石。留在笔裂山洞的将士、伤员,当地的党组织和农会派员轮流送饭、送医,直到把他们安全离开。此后,这个山洞便被称为“红军洞”。

来源:《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革命遗址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