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旅游攻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地点」

导读:春江水暖鸭旅游攻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地点」 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杭州西湖一年至少打卡一次,你去过吗? 春江水暖鸭先知

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

①内容角度:写江中鸭子。鸭子下水,说明水温已经上升。

②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这句诗是在赞美“先知”的鸭子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③写法角度:这句诗将艺术美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不仅扩大了诗的境界,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索。

出处:宋代苏轼所作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扩展资料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标签:

写水 想象 题画 春天 古诗三百首 写人 写景 诗 景色 其他 季节 人物

译文 注释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春江水暖鸭先知,杭州西湖一年至少打卡一次,你去过吗?

我去过。杭州西湖特别浪漫,尤其是断桥,是非常著名的旅行景点,每次去的时候都有很多人,下雨天的西湖会格外浪漫。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这是为惠崇和尚《春江晚景》图所写的题画诗,诗中依据画面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色,从竹桃花, 蒌蒿芦芽,一派早春欣欣向荣景象。但诗人并不局限于画面的意境,而是写出视觉之外所感觉到的春的 气息,从鸭子在水上嬉戏感知春江水暖,又联想到暖流中“河豚欲上”,把画写活了。

Hash:2945164104b7b448d78c84a5a397aa61cb627d22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