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食人鱼旅游攻略「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食人鱼」

导读:亚马逊食人鱼旅游攻略「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食人鱼」 亚马逊河的食人鱼,为何会这么可怕? 号称“水中狼族”的食人鱼,为何无法称霸亚马逊河? 在亚马逊流域称霸一方的食人鱼为啥没有泛滥成灾? 亚马逊真的有食人鱼吗?请详细给点亚马逊河的资料 亚马逊河的食人鱼究竟有多可怕? 食人鱼在亚马逊少有天敌,为什么没有泛滥?

亚马逊河的食人鱼,为何会这么可怕?

食人鱼是对南美洲水域脂鲤科锯脂鲤亚科肉食性鱼类的统称,有数十种,又称水虎鱼,食人鲳,最主要的一种就是红腹食人鱼,学名纳氏臀点脂鲤,体长25-30厘米,比成年人的手掌大一点。当地土著人称它们为Piranha,意为“长着牙齿的鱼”,味道非常鲜美,当地人非常喜欢。

食人鱼的恐怖源于影视剧和自媒体的渲染,加上它这个绰号实在太拉风了,南美洲的土著居民都敢在食人鱼出没的河流中游泳,食人鱼敢来攻击他们的话直接抓住起锅烧油。网上流传的各种食人鱼将人啃成白骨的视频都是掐头去尾,胡编乱造的,真相是那些死者都是溺死之后被食人鱼啃食的。

食人鱼并不知道人是什么东西,它只是喜欢吃肉。

但它欺软怕硬,未成年的食人鱼像个小偷一样,悄悄跟在其它鱼类的后面,趁其不注意,往尾鳍上狠狠咬上一口然后快速溜走,毫不夸张地说,在食人鱼集中的水域,几乎没有一条其它鱼类尾巴是完整的。等到食人鱼长大之后,它们就会聚集在一起,从小偷转变为强盗,合伙攻击其它动物

食人鱼的牙齿非常锋利,适合切割和啃咬,能够咬下一大块肉,所以进食速度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把猎物啃成白骨。食人鱼性格非常贪婪,食物不够时会互相残杀。

曾有一个著名的生物学家杰瑞米·瓦德,他就是《河中巨怪》的主持。他在一个游泳池里放入一大群食人鱼,并且饿了它们几天,然后多次跳入游泳池,结果食人鱼并没有攻击他。由此,我们得知,食人鱼只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它们会结群攻击虚弱或者受伤的动物,面对一个身上没有伤口的健康成年人,它们是不敢贸然攻击的,因为成年人对于食人鱼来说体型太大了,它害怕被吃掉了。

所以,没必要将食人鱼过度妖魔化。

我国南方的某些河流里也出现了食人鱼,可能是从鱼缸里跑出去的或者恶意放生的,食人鱼一旦形成种群,危害很大,因为我国的河流里没有动物能够捕食它。但在它的老家,吃它的动物有一大堆。食人鱼为什么没有泛滥?

食人鱼既然不是无敌的,那它就一定有天敌,亚马逊流域物种丰富,动物众多,食人鱼的天敌不少。

巨型水獭能把食人鱼抓住像啃红薯一样吃掉。小鳄龟、枯叶龟等肉食性龟类可以把食人鱼撕成碎片。

凯门鳄的大嘴能把食人鱼咬得稀巴烂。电鳗可以放电电死电晕一大群食人鱼。亚马逊河豚可以在浑浊的河水中追捕食人鱼。巨骨舌鱼、大型鲶鱼都能够一口吞掉食人鱼。各种大型鸟类也能捕捉食人鱼。

食人鱼味道鲜美,当地土著居民很喜欢捕捉它们。上面这些都能限制食人鱼的数量,还有环境对食人鱼也有很大的限制。在亚马逊流域某些地区全年分为雨旱两季,雨季会泛洪,河流流域面积扩大,旱季时水位下降,一些水域被隔绝成了小水塘或者泥塘。困在这些地方的食人鱼就会被热死、闷死或者渴死,甚至同类相残而死。

总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里没有物种会泛滥成灾,生态失衡才是物种泛滥的主因。

号称“水中狼族”的食人鱼,为何无法称霸亚马逊河?

自然界的生物多姿多样,有的温和可爱,有的丑陋不堪,也有的绮丽漂亮,但实际上却凶残嗜血。

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则是一个奇妙的综合体。这个危险的物种具有奇异缤纷的颜色还有宛若磷光闪烁的鳞片,但同时却也具有一排吮血的尖利牙齿,凶相毕露,杀人如麻,令人见之悚然,闻之变色。害怕其威力的人们就称它为“水中狼族”。

但这样凶悍的物种,却并不是亚马逊何的霸主,这却是为什么呢?

食人鱼的面目

食人鱼体型其实较小,只是普通的鱼那么大,而且身材笨重,像一个铁饼一样,看起来并没有很威风。它们也和许多动物一样,雄性体态要比雌性更为艳丽。不同的食人鱼,身上可能有墨绿色、鲜绿、朱红、金黄……如水下灯火般漂亮的鳞片。

其中,食肉型并且爱攻击的鱼一般通身发灰,背部墨绿,腹部则是红色的鳞片。虽然鳞片漂亮,这些食人鱼的“面部”并不美观。它们的眼睛扁平,短颚有力,下颚很突出,牙齿是尖利的三角形,上下互相交错排列,面目看起来像一个牙齿稀疏的老人。但它们可并不孱弱,锋锐的牙齿咬合力极其惊人,甚至可以咬穿钢板,就连渔民钓鱼钩有时候也能咬穿。

食人鱼一般会成群结队出行,寻觅猎物。它们的智商较高,善于捕猎,听觉和嗅觉也高度发达,可以敏锐地感知到水中的血腥味或者猎物的声音,如果有动物甚至是人误入水中,成群的食人鱼就会立刻游过去,发动攻击。

它们不会错过水中游动的物体,甚至敢于攻击几十倍于自己身体的大型猎物,快准狠地袭击动物的眼睛或肩膀等弱点,让猎物失去逃跑和反抗的能力。它们蜂拥而上,用撕咬力极强的牙齿紧紧咬住猎物不放,拼命扭动身体将猎物的肉活生生撕裂下来,牙齿交换迅速咬合以不断吞吃猎物,有的极其凶悍的一口甚至可以直接咬下16立方厘米的肉。

就这样,锋利的牙齿像刀片一样把肉一块块切下,血腥味的飘散只令它们更加兴奋。转眼间,活生生的动物就被啃噬殆尽,只剩一副白骨留在水中。亲眼见到食人鱼捕猎情况的人全都感到骇然。

凶名在外

因为群居性的食人鱼杀伤力很强,就连体型庞大的凶狠鳄鱼,在遇到一群食人鱼时,也会感到畏惧,立刻翻转身体,仰面朝天,把背部朝下,好让食人鱼无法啃噬自己的腹部,免遭咬杀。

食人鱼还懂得隐藏暗处,伺机出动,等到旱季的时候,水域缩小,它们还会潜伏,等猎物过去的时候扑杀它们。有时,在水边行走的牛和人,如果失足滑落,都会瞬间沦为他们的腹中餐。食人鱼也因此臭名昭著,成为了有名的“杀人魔”。

就算是侥幸逃得一命,身上深可见骨又不断流血的伤口也足够给人留下终身的阴影了。

2013年的圣诞节,很多不耐酷暑的人们就跳入巴拉那河,希望可以清凉一夏。结果,却吸引来了一大群食人鱼。成群结队的食人鱼从人群中穿过,仿佛在开始一场血腥的宴会。众人慌忙向岸边游过去,并被送往医院。最后有几十个人的身上都被咬得鲜血淋漓,其中还有不少儿童,一名女童的指头也被食人鱼生生咬掉了。

还有人垂钓水中,结果食人鱼,被咬掉了手掌上的肉。就连专门负责饲养食人鱼的池塘,也会出现伤人案件。大规模伤人的案件虽然并不多,但却很值 警惕。食人鱼就仿佛深水中的恶灵,闪动着光,出现就代表着血腥与恐惧。很多影视作品里也直接以食人鱼的出现为索引,讲述一些惊心动魄的悬疑故事。

不过这样听起来,食人鱼好像很凶狠,是可以称霸亚马逊河的。但就算再凶猛的生物,也有天敌,也有弱点,食人鱼的弱点,让它们无法成为亚马逊杀人榜上的霸主。

难成霸主

食人鱼虽然可以吃误入水中的动物,但它们也不会守株待兔,平时主要吃的还是水中的其他鱼类。它们铁饼一样的身材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它们的游速,而且食人鱼的眼神也并不是很好。亚马逊河水浑浊,能见度不高,食人鱼光凭嗅觉和听觉无法捕获太多猎物。

而且有的鱼种也有保护自己免遭吞吃的方法,比如刺鲶,就可以与食人鱼的尖牙一战。刺鲶的游速可比食人鱼快多了,就算被不幸追上,也可以立刻张开脊背上的刺,让食人鱼无处下嘴。至少在刺鲶上,食人鱼没有办法。

而且食人鱼也是食物链中的一员,并非坚不可摧,电鳗就可以食用它们。捕猎时,电鳗会放出高压电流,把几十条食人鱼一起电晕,纵使它们牙齿再尖反应再快也躲不过这道“电网”,只能被尽数吃掉。

不仅如此,食人鱼还有一个很要命的缺点。就是它们虽然擅长成群结队咬杀猎物,但单打独斗的食人鱼却并没有那么厉害。之前也说过,食人鱼本身的体型较小,主要是靠群体疯狂撕咬来捕猎。它们一旦离群,或者长时间被单个饲养,就会变得胆小,遇到猎物也没有那么强的力量了。

有的人甚至喜欢食人鱼的凶猛和野性,会饲养单独的食人鱼,然后在客人面前展示把手指伸入鱼缸的样子。这当然也是很危险的,但也成功过,这至少能证明,单独的食人鱼并不是那么凶残。

并且也不是所有的食人鱼都食肉,有一些亚种只吃水果和腐物。在外面杀人的食人鱼也只是其中的少数。还有一些食人鱼口感还不错,有嚼感,腹肉嫩,鱼皮有营养,这也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它的凶名。

小结

食人鱼虽然靠凶残的外表和成群出游迅速捕杀的特性而被众人畏惧。但实际上,有时候它们的凶名也被过度渲染了,也有不少食人鱼都是可食的,真正凶残的也只有其中一些。

而且单个的食人鱼毕竟没有多少力量,还有不少天敌对抗它们。食人鱼终究难以称霸亚马逊河。

在亚马逊流域称霸一方的食人鱼为啥没有泛滥成灾?

亚马逊丛林不仅被人类誉为“地球之肺”,那里还存在着不少原始生态系统。有说法认为,只要踏入了亚马逊丛林,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原始的世界,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因为在这里面你有机会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也能看到一些凶猛的动物。尤其在亚马逊的河流里,可以说是暗藏杀机,因为水下面可能藏着一条巨蟒,也有可能是一条凶神恶煞的鳄鱼,更有可能是食人鱼。一说到亚马逊的河流,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那里的食人鱼。

在很多人看来,食人鱼是一种极其凶残的鱼类,它们只要在水中发现有血液或者陆地动物的存在,一般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撕咬一番。现实中食人鱼也站在了亚马逊食物链中的顶端,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食人鱼如此可怕,为什么它们还没有完全占领整个亚马逊流域呢?相反,它们的数量也比较有限呢?对此有专家表示,虽然从个体上来看亚马逊丛林的食人鱼很可怕,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它们并没有那么强势,至少不是亚马逊流域最强势的群体,因此还不至于泛滥成灾。

食人鱼之所以没在亚马逊泛滥成灾,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并非都是肉食性种类。大多数人对食人鱼的印象就是嗜血食肉,只要水中出现了新鲜的血液,它们就会蜂拥而上。但实际上食人鱼根据食性分为很多种类,例如肉食性种类和杂食性种类,甚至还存在一些素食的食人鱼。素食的食人鱼还能够称为食人鱼吗?严格意义上它们确实不能算是食人鱼了,但由于它们还是长着一副凶恶的样子,人们还是习惯将它们当作食人鱼。

另外一个原因是生活在亚马逊地区的人把食人鱼看作是不详的征兆,就像我们看到乌鸦会觉得那是不好的兆头一样,因此那里的人一般看到食人鱼都敬而远之。但也不乏有些人看到食人鱼就顿时义愤填膺,甚至还有说法认为吃食人鱼可以壮阳,导致有相当一部分食人鱼遭到人类的捕杀。但真正导致食人鱼不能在亚马逊流域泛滥的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在河流中还存在着其他种类的凶狠生物,它们的存在和食人鱼起到了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后导致谁也不能称霸整个流域。

根据野生动物学家长期的研究发现,亚马逊流域还是存在不少食人鱼的克星,例如短吻鳄、凯门鳄和水豚等等。不仅如此,食人鱼种群中还常常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特别是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种群中弱小的个体通常会成为强大个体的攻击目标。而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攻击是至死方休的,然后胜利者就会享用自己的战利品。综上所述,即使食人鱼对落入水中的人能够造成严重的伤害,但它们自身还无法在亚马逊流域称霸,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亚马逊真的有食人鱼吗?请详细给点亚马逊河的资料

当然有食人鱼--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河流,长度位居世界第二。

亚马逊河的食人鱼究竟有多可怕?

看看这一排锋利的牙齿,如同一把利锯,可以轻松切开肌肉。这就是食人鱼的牙齿。

食人鱼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又叫水虎鱼,是对脂鲤科中的锯鲑脂鲤亚科鱼类的统称,有30多种,体长可达30多厘米。

其实,食人鱼有肉食性和杂食性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食人鱼是一种肉食性的食人鱼,学名叫红腹锯鲑脂鲤,即纳氏锯齿鲤。

食人鱼的头骨十分坚硬,身体较扁且呈卵圆形。食人鱼下颚突出,两颚短而有力。牙齿则十分锐利,为三角形,上下交错排列。咬力惊人,咬住猎物后就不松口,能够轻易将猎物的肉撕扯下来。

食人鱼虽然体型小巧,但确实比较凶猛。食人鱼主要以小鱼、腐肉等为食,但有些近种只吃植物和小鱼。常常成群捕猎,它们会将猎物吃的干干净净。食人鱼对血腥味极其敏感,这点与海种鲨鱼类似,一点血腥味都会激起食人鱼群起而攻之。饥饿难耐时,甚至会攻击同类。

虽然人和动物在食人鱼眼里都是肉,不过食人鱼欺软怕硬,一般很少主动攻击人类等大型动物,它反而害怕你把它吃掉。攻击人类的食人鱼一般是纳氏锯齿鲤。

食人鱼并没有传中说的那样可怕,当地的土著人还将食人鱼当做美食。去亚马逊河逮一条,炸至金黄,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成群的食人鱼很嚣张,不过当食人鱼落单或数量较少时,就很谨慎了,成了胆小鬼。受到惊吓,就会萎缩到角落里,不敢动弹。如果你没有受伤,在亚马逊河游泳,食人鱼几乎不会主动攻击你。

食人鱼攻击人的事件很少,通常只会将人咬伤。据传,2013年阿根廷罗萨里奥市巴拉那河有多人在游泳时遭到食人鱼群的攻击,很多人身上都被咬出深深的伤口,一名女童的指头甚至因咬伤而截肢。食人鱼当时攻击人类的原因,可能与天气十分炎热有关。

食人鱼虽然凶猛,但也有天敌,不然早就在亚马逊河称霸了。

亚马逊的物种丰富,食人鱼的天敌也多。亚马逊河流域的水獭、河豚、鳄鱼就以食人鱼为食,还有些鸟类也会捕食食人鱼。当然,人类也是食人鱼的天敌。食人鱼固然凶猛,但体型在那儿摆着呢,在大型动物面前翻不出什么浪。

亚马逊河中最厉害的动物应该是电鳗,它可以产生几百伏的高压电,在浑浊的水域中,有效攻击范围可以达数米,食人鱼和鳄鱼等动物遇到都会退避三舍。除了人类,电鳗几乎没有任何天敌。

由于食人鱼对其它小型鱼类的攻击性较强,养着玩可以,但严禁野外放生。因为在本土属于外来物种,几乎没有天敌,随便放生,如果发展起来,有可能导致本土部分鱼类灭绝,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可见,食人鱼虽然挂了个可怕的名字,其实远没有鳄鱼对人的威胁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科学探索菌。

食人鱼在亚马逊少有天敌,为什么没有泛滥?

食人鱼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是一种极度危险、成群结队的猎食者,随着电影《食人鱼3D》的播出,这种生物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亚马逊雨林里,可以算是“群雄涿鹿”,地球上最危险的一些淡水生物都生活在这里,食人鱼以它们锋利牙齿在此也有一席之地。

如果真如电影里表现的那样,那么整个亚马逊河都要被食人鱼所霸占,而实际上食人鱼的数量并不惊人,更谈不上泛滥成灾,因为它们没有想象的强势。

图为:电影中的食人鱼

有些食人鱼是吃素的

印象中的食人鱼应该是一种嗜肉、食肉的鱼,一见人就攻击。事实上,它们以昆虫、两栖动物、小鱼和小型陆地动物为食。对于大型动物,它们只会攻击已经虚弱或死亡的那些。

它们对水面动静反应迅速,而水的溅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处于困境中的动物引起的。它们可以能闻到水中的血液,而且对血液非常敏感。

确实食人鱼有锋利的牙齿,而且很多是食肉动物。但是不同种类的食人鱼有着不同的饮食结构,这也是食人鱼很难被分类的原因之一。

有些食人鱼是杂食性的,吃的种子比肉多,有些甚至只靠植物生存,有些“素食食人鱼”甚至成为了人类的宠物。

图为:真实的食人鱼-这是冷血的面孔吗?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强猎食者,在大多情况下可以影响一个种群的生存,食人鱼在亚马逊河生活了几百万年,当然少不了和人类接触。

但是,在亚马逊地区,人们通常认为食人鱼是一种禁忌,看到食人鱼就像我们看到乌鸦一样,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它们可以壮阳,从而捕捉它们。

也就是说,在我们不严重破坏它们栖息地的情况下(比如在古时候),人为因素对食人鱼种群的影响并不会特别大。

真正让食人鱼没法泛滥成灾的是其他动物,在亚马逊生态系统里,食人鱼不算外来物种,这里有许多物种为捕食它们而进化出相应“攻击”特征,也有许多为躲避它们而进化出“防御”特征的物种。

图为:红腹食人鱼标本的颌骨。

捕食食人鱼的物种

虽然大多数种类食人鱼是优秀的捕食者,但一定要知道它们并不是亚马逊水域中唯一的捕食者,许多动物在河中视食人鱼为美餐。

食人鱼很少吃大型动物(包括人类),因为它们认为水中的大型动物是潜在的捕食者。

确实如此,凶猛的食人鱼捕食猎物的同时也成为猎物,如鸟类、凯门鳄、短吻鳄、水豚等,以及在亚马逊地区发现的其他大型捕食者都很喜欢吃它们。

图为:一条鳄鱼捕捉到食人鱼

它们甚至自相残杀,当亚马逊地区食物匮乏时,它们会吃掉自己种群中缩小的,以及那些死去的,别担心,这有助于它们筛选优势基因。

所以,食人鱼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相对来说十分敏感和紧张,一时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它们受到攻击。

看着食人鱼很凶猛,但实际它们很可怜,可能一生都生活在恐惧中,面对捕食者的同时还要担心同类。

最后

从食人鱼“害羞”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世界同样充满危险,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无敌。

尽管有些食人鱼是一个强势的捕食者,但它们也很容易成为其他捕食者的猎物,而所有这些是生态系统的关键,保证了生态平衡。

Hash:df7abbeb497034bd5b896f9d2acb6b966e001565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