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痛与美

记得那是2015年七月份,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包括车辆!物资!行李!路书。长途旅行需要的修车工具 、备胎!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去西藏。高反药物和海拔表氧气袋,那是必须一应俱全的。众所周知,西藏属于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海拔会从2500一直拔高到7000左右。对于一个生活在内地低海拔的人来说,需要接受并适应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过度的心理和生理障碍。我们选择的川进青出。从山西太原出发,过西安穿秦岭,来到了天府之国四川成都!这里的海拔平均1000左右。比家乡的海拔略高,但没有任何反应,车辆和随车人员也感觉到比较温馨舒适。来自全国各地的准备穿越318川藏线的车友,都会来这里暂时停留休整休息,为穿越318青藏线做最后准备。为了做到手里有货心里不慌,又重新购置一批药物和氧气袋。开始踏上了心心念念向往已久的川藏之旅。

有了路书、和海拔表以及最新的药品及氧气袋。从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也就能比较从容而自信的面对前方的险途!之前早就从地图上不知攻略了多少次。所以一路上的吃住总是遵循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渐过度的原理。不管遇到什么风霜雨雪,还是泥石流塌方。一个内地小白,为了应对高反而绝对会按路书要求循序渐进。在领略一路崇山峻岭,大江河流,激流险滩的同时,不断调整生理心理作息规律。不管是海拔低的泸定县城(海拔1300)还是金沙江巴塘县(海拔2600)还有传说中的通脉天险(2000左右)吃住都是尽量往低海拔的地方走,海拔超过3500的地区,哪怕就是赶一赶路也要咬紧牙关往前走。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可能的禁止或控制高原反应。路书中海拔表的显示犹如心电图一样在我们的旅途中被一一划过。还好,一家人除了激动、高兴、兴奋没有发生什么身体不适的状况。经过10天的长途穿越。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佛教圣地及阳光之城的拉萨。这就是传说中西旅游的川进青出的川进,从四川成都人318国道进入拉萨。

拉萨的阳光拉萨的天。优美的景色淳朴的人。让人流连忘返非常舒适。天气好心情好海拔高度更好。这里的海拔高度只有3500左右。虽然比家乡的海拔高。但是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是感觉挺舒适的,甚至有时候在想氧气袋和高反药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这不是亲身经历证明在一没有吃药、二没有吸氧的情况下也顺利到达吗?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接下来的返程就是当 一棒…………

连日来的流连忘返,旅途的劳顿,加上一些激动的心情,感觉自己的身体或多或少有些不适。

川进青出中的青出指的是从拉萨到青海西宁市,走109青藏线国道。其中,要穿越高海拔的昆仑山脉,可可西里无人区,五道梁等著名高海拔的地区。平均海拔都在5000以上。长度大约有1200公里左右。确实让人挺头疼的。不过有了来时的经验,再加上这十来天的高原适应期,也没有把它太放在心上。我们没打算一天到达西宁。因为路途太远,海拔太高。计划用两天的时间。最多到达1000公里外的低海拔格尔木市海拔3500左右。

第二天从拉萨一早出发。阳光明媚心情灿烂。一路哼着小曲,听着音乐,美滋滋地就出发了。路途远海拔高。一路都是高海拔。想找一个低海拔地区真是挺难。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到了450公里以外的安多县。这里海拔相对来说比较低高反的概率也低(4800)左右,就在此时没想到连日担忧的高反伴随着旅途的挺进也在逐步地显示出来。刚开始胸闷。打开天窗感觉效果不是太明显了。紧接着就是稍微有一些头疼。就这样,咬牙坚持到了安多县。

由于高原高海拔边远地区住宿和吃饭条件一般,也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再加上天色渐渐已晚。随便找了一家相对干净的旅馆,翻箱倒柜地开始整理药品氧气袋。什么红景天!高原安!葡萄糖口服液!赶紧的往嘴里塞。此时已明显感觉头重脚轻,感觉踩得海绵。我心里明白,我已经高反了。之前也听人们说过,如果是轻微的高反,尽量不要吸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夜幕的降临,头痛愈加强烈。感觉胸口特别的憋气。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根本睡不着。终于打开了有生以来旅游途中的第一瓶氧气。啊!第一口就感觉一股清新的气流瞬间侵入了肺部和心脏。首先瞬间就不憋气了。而且感觉喉咙和肺部特别清爽。因为顺气,所以头痛也缓解了一些。趁着这个舒服就赶紧安慰自己睡觉,第二天还要赶路。但大概就睡了一个钟头。又开始憋气头痛心慌。一把抓起赶紧再吸!又好点儿。就这样,半梦半醒的又睡了一个钟头。凌晨5点时!又被剧烈的头痛,胸闷憋醒!此时一瓶氧气已吸完!刚开始想的是尽量不要吸氧,靠自己的身体适应,以免产生依赖性。但是头痛和胸闷根本扛不住。不得不起床再拿一瓶氧气。就这样一晚上就在不停的吸氧半睡半醒吸氧半睡半醒之间艰难的度过。熬到了第二天早晨。两眼发黑四肢无力。好在意识还算清醒、回想一晚上的经历非常感慨,有氧气瓶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进入高海拔地区主要还是因为缺氧,这和每个人的氧需求量不同,也许你的身体素质越好,氧气需求量越大。在高原地区氧气相对稀薄,所以才产生高反,随着海拔的逐渐 低,高反也就云消雾散了。其他人倒是挺好,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看样子人和人的身体素质,以及适应能力确实有明显的区别。通过这次美好的经历,我认为这才叫旅行。因为旅行本身就是在感受旅途中的美与痛。,从中感受生活在不一样的地区以及不一样环境的亲身经历,增长了见识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要做好自己的心理预判,以及身体预判。起得早不等于身体好。身体好,未必不高反。我是家里的主力身体素质挺棒照样高反。不管你身体好坏,药物的提前服用也很重要。比如说红景天高原安等!我就是因为根本不在乎疏忽大意,从出发到旅途,根本没有服用任何药物,能不赶路!尽量不赶路!保持充足的体力和健康状况。平复心态戒骄戒躁。遇上美景或不如意的事情,不要大喜大悲,有氧气袋也会高反。在吸氧的同时赶紧向低海拔地区转移。多喝水千万不能洗澡。更要杜绝感冒。

在您和家人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一定要关爱自己的身体!饱览美景固然重要。但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比美景更重要。你说不是吗?

Hash:7259dc2c9509a3ffa9596550972a95fbde1962f5

声明:此文由 我是源动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