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山东临邑前杨村:“望闻问切”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没有青山绿水,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传统产业,在没有任何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山东临邑县临盘街道前杨村218户人口,839个村民,1196.2亩耕地,如今在省直机关派驻村党支部书记崔磊的带领下,从原来集体收入不足千元,到如今2018直接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闯出了平原地区乡村振兴的“前杨村模式”。

据悉,近几年,前杨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从传统的单一种植,逐渐向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生态可持续道路迈进。2018年,前杨村还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美丽村居试点村、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山东省森林村居、国家AA级景区。

那么,一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的是如何实现由原来一个产业基础薄弱、集体收入不足千元的传统农业村庄到年集体收入30万元的华丽转身的?这其中蕴含着多少民间智慧,让我们一起来探下究竟。

深入村庄“望”民情,聚发展合力

让贫困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掉队,从源头上切断“穷根”,必须有足够的产业做支撑。前杨村“两委”主动“沉下去”要意见。通过走访群众、梳理民意,整理出产业基础、组织生活、村庄环境、移风易俗等方面的问题30多项,摸清了村情民意的“底子”。面对种植结构单一、集体收入薄弱,群众出行难、浇水难、环境差等具体问题,研究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激发乡村活力”的工作思路,开出了乡村振兴的“方子”。同时,根据贫困户的劳动能力、经济收入等情况,完善帮扶台账,开展精准帮扶,先后为贫困群众解决具体问题30多个,迈开了凝心聚力的“步子”。

强化保障“闻”呼声,筑组织根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保持村庄的持续发展,提升“造血功能”,最重要的必须建设一个组织力强的好队伍。前杨村村“两委”严格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党内政治生活,重塑党员责任感和荣誉感;制定了党员星级考核办法和积分管理办法,定期张榜公布,激发了党员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他们培养后备干部,在“造血”上下功夫,坚持政治标准,把品行好、本事大、肯吃苦、敢担当的乡村优秀人才作为主要培养对象,公开推选了2名后备干部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们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充电,通过走出去找差距,学经验促提升的方式,让干部群众醒脑充电、加油鼓劲,克服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能力短板和“技术恐慌”。

规划先行“问”计策,提振兴底气。

前杨村立足村庄实际,制定了发展乡村旅游、完善农业体系的发展思路,先后聘请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和浙江建科院对村庄产业布局、人居环境提升、发展路径进行了规划。该村结合自身实际,申报争取了全域旅游、扶贫产业等项目资金,建设了4座旅游采摘大棚;兴建了憩园、垂钓池、摸鱼池景点;修缮了点将台、国丈井等历史古迹。群众自发整理闲散宅基、坑塘,自觉参与村庄美化绿化,主动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建设了福禄果园、百果园、“旱藕+龙虾”养殖小区、休闲垂钓小区等景观,栽植绿化树木7000余棵。此外,该村在完善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积极通过新媒体进行推介宣传,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业,建设了黄金菊花海、金银花迷宫、丛林木屋跑马场、七彩滑道等项目。

把准方向“切”症结,解品牌难题。

为避免乡村旅游同质化问题,前杨村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亲子游、乡村采摘主题,努力打造自身特色。该村搜集整理老物件、老故事、老照片等特色资源,建设了前杨乡村记忆馆,全天候免费开放,前来找寻乡愁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与德州学院对接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依据地域文化绘制了九龙闹春、国丈井等壁画;举办摄影大赛,吸引众多摄影家前来拍摄,打响了前杨村乡旅旅游的名片。他们巧打“节庆牌”,先后举办了蜜桃采摘节、“大手牵小手亲子游”、庆重阳菊花展、迎新春庙会、乡村美食节、哈密瓜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去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促进了更多的年青人返乡创业,吸引了数家农业种植大户、客商来前杨投资创业。(文/赵心悦)

Hash:d837ae293f4ebad5c1fcd566ce1be6f03ffd3a76

声明:此文由 中国动态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