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水  万般风情  赣州等你来

踏上红土地,才知赣州美。红井之甘,汩汩润心;围屋之奇,客家绵延;古城之雄,跨越古今;阳明之言,闻名中外……

坐拥“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阳明圣地”四张亮眼名片,赣州发展文旅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赣州把旅游产业作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综合性幸福产业来培育,大力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扎实推进文化旅游、文艺事业等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旅游产业实现了全域旅游从“点”到“线”到“面”的拓展提升,文旅事业不断发展繁荣。

全域旅游处处皆景

五一期间,来自深圳的一对夫妇开着房车在赣州自驾游:首先前往石城八卦脑观赏万亩高山野生杜鹃花海,随后前往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品尝红井水、转会昌筠门岭汉仙岩游览十里丹霞、在大余丫山体验一番惊险越野,最后来到龙南关西围屋品尝客家美食。该夫妇的精品旅游线路,是赣州旅游模式从“景点旅游”转型为“全域旅游”的成效。

全域旅游是相对于景点旅游、城市旅游的一个新概念,也是旅游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赣州市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连续三年高规格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像抓工业一样抓旅游”,高位推动各片区旅游发展,形成步调一致、上下联动的强大合力,掀起全域旅游发展高潮。特别是自2017起,赣州结合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政策经济环境优势和后发优势,围绕市委“六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做旺文化旅游业的工作目标,着力打造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红色旅游区、客家文化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一核三区”,出台了《赣州市发展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赣州市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实施方案》《赣州市推进全域旅游奖励办法》,全域旅游发展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考评考核的分值比重增加到原分值的6倍。全域旅游“破茧成蝶”,文旅品牌持续打响。

在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市县两级立足各地特色,各地因地制宜招大引强,成功落地赣州龙川极地海洋世界龙南关西围屋群、龙南南武当山上犹油画创意产业园、会昌汉仙温泉安远东生围等文旅大项目,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今年的全省旅发大会期间,福寿沟博物馆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方特东方欲晓主题乐园、南康家居小镇、赣县客家文化城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会昌和君小镇、会昌中国花谷·小密花乡、“浴血瑞京”大型实景演艺等项目的呈现,将集中体现近年来赣州旅游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特色。

目前,赣州全域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将全域旅游重点项目进行串联组合,形成了宋城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客家文化之旅等二日游、三日游、五日游共计50条全域旅游精品游线。

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在深圳召开的最近一次赣州旅游推介会上,各县(市、区)文旅部门组团推介各地人文美景,赣州旅游年卡这一“彩蛋”获深圳市民热捧。手持这张面值200元的赣州旅游年卡,就可以畅游赣州的5A级景区和大部分4A级景区,实现了“一部手机游赣州,一张年卡全域游”,已有40多个景区参与了年卡发行。

近年来,赣州围绕“一核三区”旅游发展布局,着力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持续不断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手段,充分整合资源,紧盯目标市场、瞄准高效媒体、开展旅行合作,通过“点对点”主攻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等主客源市场,投入千万元实施“引客入赣”工程,推动了团队游市场趋热、线路产品打造,带动了自驾游、散客游市场的井喷。

同时,赣州每年举办赣南脐橙网络博览会、旅游博览会等百余场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聚集人气、扩大影响。特别是为给全省旅发大会宣传造势,赣州唱好重头戏,在高铁站、机场、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积极营造大会氛围,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媒体、新媒体进行多角度宣传,还创作了主题歌曲《等你来》《最美的相遇》,以歌会友,呈现赣州秀美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不断提高关注度,形成了全媒体、全覆盖的宣传局面,显示赣州市“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良好风貌。

赣州还持续加强与遵义延安桂林龙岩等地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牵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赣州、遵义、延安长征文化旅游推介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赣州遵义红美术作品巡展”等区域合作活动。2019年,赣州市接待游客1.34亿人次,同比增长24.13%,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408.5亿元,同比增长25.73%。

红色旅游创新突破

细心的市民发现,近年来,赣州红色旅游宣传广告在央视一套、四套、九套、十三套等栏目黄金时段全面上映,赣州红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得到彰显。

赣州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红色是赣南的底色,红色旅游是赣州文化旅游产业力推的重点之一。近年来,赣州市重视红色旅游顶层设计,深挖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开展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工作,将革命遗址修缮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等工作结合起来,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助推红色旅游发展。2019年《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赣州在全国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论坛上介绍经验;2019年全市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已有国保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19年全市新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处,是历史上的3倍。

赣州编制了《赣州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红色旅游区专项规划,县(市)一级编制了于都县红色旅游专项规划、会昌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苏区干部好作风精神项目策划及规划、大余县梅山红色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出台了瑞金红色旅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让全市各地红色旅游各具特色、差异发展、有章可循。石城阻击战纪念园宁都起义纪念馆寻乌调查纪念馆等场馆改造提升等一批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在全市各地“遍地开花”、接续推进。

2019年,赣州共接待红色旅游游客5940.3万人次,同比增长53.69%,占全市旅游人次的44.3%;红色旅游收入564.8亿元,同比增62.45%,占全市旅游收入的40.1%。

文旅环境更加优化

连日来,古风古韵的章贡区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成新的“网红打卡地”,广大网友纷纷表示,漫步宋代城墙边,偶遇汉服美女,登上古城楼远眺,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宋代!

近年来,围绕高铁通车,赣州积极提升旅游要素,满足游客多感官、全身心的体验和感受。全面推动“吃”有特色、“住”更舒适、“行”更便捷、“游”得顺畅、“购”有商品、“娱”有活动。自2017年底赣州市发展全域旅游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全市116个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800亿元,旅游要素配套不断完善,创评省级以上权威优质旅游景区品牌91个,占历年来总数的71%,新增四星级标准以上酒店43家,占历年来总数的68%。已建设美食街23条、创评客家美食旗舰店21家、“赣州礼物”旅游商品旗舰店17家,打造特色菜24桌,创排演艺节目20台,开通旅游直通车10条。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缤纷多彩,各项活动数量居全省第一。

讲解员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游客旅游体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赣州争取省厅支持,对培训并经考核通过的讲解员发放《文化旅游讲解员证》,可在本市范围内享受国家导游待遇,已分4批次共培养红色讲解员320名,是现有持证讲解员的1.5倍。在江西省首届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评选中,赣州市共有10人获评(全省共评选出29人),在第二届江西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暨首届江西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大赛中,我市共有5人获奖。

赣州还创新旅游职业经理人培养模式,采取公开招考方式,每年培养20名旅游职业经理人,并签订定向培养协议,通过技能培训、实习锻炼等方法,打造一支适应市场的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

文艺精品呼应时代

一位赣南农民将8个儿子送上革命之路,八兄弟全部英勇牺牲。这个发生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真实故事,从口口相传,到采茶歌舞剧创作,再到电影开机,这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被代代传颂,至今仍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众所周知,近年来,赣南文艺精品频出,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歌曲《红军渡长征源》、电视动画系列片《红游记》、电视剧《毛泽东寻乌调查》等一大批文艺精品相继推出,《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等系列呼应时代的经典红色文艺精品,不仅走进寻常百姓家,唱响大江南北,更接连捧回“‘五个一工程’奖”“文华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让赣南文化百花齐放,文艺精品创作勇攀高峰。

赣州市将文艺精品创作与时代大背景、党委政府中心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使文艺作品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趋向,体现时代最强音。重点打造文艺精品,也是赣州倡导文化自觉自信、文化立市强市的具体实践。

2019年,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抓好革命历史题材、地方特色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赣州市启动了大型采茶歌舞剧《一个人的长征》前期工作,重点指导赣南采茶戏《梅岭 梅岭》《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相关重点剧目创排提升工作。为了繁荣对外文化交流,赣南采茶传统小戏《补皮鞋》赴希腊日本等国交流演出。

(责编:罗娜、邱烨)

Hash:78f1a441312fa2033b6b271394b219050dd113ff

声明:此文由 人民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