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这座千年省级名镇 满足你所有的古镇情节..

点击“蓝字”关注

公众号

今年,连江县两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

重点保护规划,

将建成有特色的新旅游景点

其中一个是定海

另外一个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透堡镇

透堡镇文化底蕴深厚,有历史文化遗迹30多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风景秀丽的古镇,是著名革命老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古镇

1

透堡镇旧城墙遗址↑↑

透堡作为历史古镇,自然是有它的缘由。古为「福温古驿道」必经之路,占据八闽要冲,素为屯兵军事地和抵御外敌侵扰的前哨。故透堡拥有着诸多历史的痕迹。

透堡暴动纪念馆,民国土地革命时曾是杨而菖领导的透堡农夫会会址,这里曾举行震动八闽的农民武装暴动。

位于透堡西门村的“二三”革命烈士陵园↑↑

炉峰寺坐落在透堡炉山始建于宋熙年间(1068-1077年),安详、庄穆,炉山是县境沿海的最高峰。因其山形酷似香炉,故又称炉峰山

而作为连江的第一寺,净安寺。如今被高高的城墙所呵护,从锈迹斑斑的铁门入寺,正殿天王殿映入眼帘。在寺院里最大的感受就是静,远离城市的嘈杂,静的是大脑,静的是内心。

保民堂、太保殿、“百二阶”的石级,水流湾的清涧,章仙峰的石刻,岭头顶的方竹,烽火台的遗迹,九使庙的神坛诸景观,连同古风依存的题记、凉亭、茶店、拴马石、千人井等历史文物,无不诉说透堡古镇是福建省名闻遐迩的历史文化名镇。

历代名人

2

作为透堡人的郑思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文人,一生著作颇多,所著[铁函经]影响极大,流传至今,乃为一部奇书。

杨而菖,领导透堡农民暴动,引领无数正义战争,可惜在青春的年华中就不幸牺牲。

连江第ー位状元 郑鉴(1145~1182年),字自明,号植斋,连江县透堡东导村,淳熙初(1174~1178年)两优释褐,授太学正。

状元郑鉴不仅学富五车,还是个孝子,为报答感恩祖母,修建报慈寺

《八闽通志》和乾隆版《连江县志》载,郑鉴曾在故乡透堡立状元坊、建状元街、状元井等,以示恩荣。坊已圮,街、井遗址尚存。

郑氏祖家后花园的状元井依然泉水清浪,长涌不息。饮水思源,如今悠悠的井水还在诉说着当年郑鉴为学为人为政的故事。每一条道路,每一块城墙,似乎都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还原了透堡人晴耕雨读的耕读场景。

古韵民居

3

布满青苔的石墙,石头堆砌成的拱门,绿色的生命在时光的缝隙中悄然生长。

沿着南门兜的一座飞架于溪涧间的古桥,一路寻觅,彷佛穿越历史的长廊。桥曰“飞凤桥”,桥下的溪流不停息的淌着。几户人家,迎着晨光,蹲在水中,在一块木制搓衣板上揉搓着衣物。

山为骨架,水为血脉。村落沿溪而建,形成一片,形成一条约几百米长的街道,俗称「透街」。一些古民居夹道而建,簇拥在大街小巷里,错落有致。

漫步悠悠古巷,犹如走进悠远绵长的历史当中。不加饰面的黄色夯土墙,朴实无华。

一座座民居,一条条街巷,一副副楹联,行走在透堡,处处感受到古风古韵,犹如置身于空灵恬静的远古山村中。

民俗风情

在古朴的古民居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透堡南大街的杨家祠。这座普通的乡村家祠,左右两边风火墙,中段波浪式拱起,显露上冲之势。

宗祠文化作为一个家族的象征,其含义与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正月元宵游灯和二月游神踩街、游灯等是透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以大锣和马灯开路,穿街走巷。

淳朴民风

与长龙相连的透堡炉峰,常年云雾缭绕,炉峰漫山遍野布满层层叠叠的茶园。炉峰茶在白露节气前,又要收摘一次,称曰「秋露茶」。

透堡山头,酿酒喝酒是家常事。村里的女人,几乎都会酿酒术。家酿酒激情奔放,有时像水一样平静,有时却像酒一样炽热。酒中乾坤大,杯中日月长。春秋夏冬,四时更替,酿酒习俗,已定格成为一种淳朴的民风。

旅游路线

1.自驾路线

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进入宁东高速公路,行驶26.7公里

马鼻高速收费站下宁东高速公路,转县道S201往南行驶2.1公里,转X136,行驶1.9公里到透堡镇。

2.搭乘客车

在连江闽运车站,搭乘马鼻透堡的中巴车到透堡即可!

在连江何必远游,这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古镇,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一直在等着你的发现……

图片来自网络

via:印象连江

微信:visitlj

微博:连江县旅游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Hash:d8fe56467a57867273a8698af731cd621555710a

声明:此文由 连江县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