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山西之——宁武天池

宁武天池湖群,高山环绕,树木掩映,湖水清澈,像一块“晶莹碧绿的宝石镶嵌于高山之巅”。在这些湖泊中,最大的是天池,古称祁莲池,唐代曾在此设立天池牧监,为朝廷饲牧军马,故又称马营海。面积0.8平方公里,水深10米左右,蓄水800万立方米。与天地为伴的元池(亦称公海),面积0.36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蓄水540万立方米。据记载,天池水“阴霖不溢,阳旱不涸,澄亭如鉴”。传说,每遇树叶杂草飘落湖面,便有灵鸟飞临噙去,故湖水清澈可鉴。天池风光秀丽,池中盛产鲤鱼。炎夏鲤鱼腾跃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被称为“天池锦鳞”一景。 天池以其神奇迷人的风光,吸引着历代帝王公卿、骚人墨客。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杨广北方巡游、狩猎,于天池边修建了规模宏伟华丽的汾阳官。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携文武臣僚宫娥彩女约十万余人,浩浩荡荡来天池避暑游猎,极享天池胜景。内史侍郎薛道衡在宴会上即兴赋诗<随驾天池应诏>一首:“上圣家寰宇,威略振边陲。人维穷眺览,千里曳旌旗。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曲浦腾烟雾,深浪骇惊螭。”可惜这座行宫于隋大业十三年(617)被刘武周攻毁。这碧波荡漾的美妙之地,也曾是历代文人游览的地方。据传欧阳修、范仲淹等皆来此游乐览胜,盛赞天池美景。元代诗人元好问则留下这样的绝句:“天地一雨洗氛埃,令晋堂堂四望开。不上朝允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

天池的古建筑虽已毁没,然天池的秀丽风景却与日月共存。当地百姓珍惜这块神圣的土地,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在天池之滨举行传统的古庙会。近年来,宁武县社会各界集资在天池之滨修复了盛唐时的海瀛寺,修建了直达池滨的公路,在天池增设了游艇、游船、垂钓、风景摄影等多种游乐设施,使之成为一处旅游胜地。

形成

天池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有300万年历史了。它是我国三大高山天池之一,世所罕见的高山湖泊湖。古称祁连池或祁连泊。位于宁武西南20公里,海拔1954米的公水岭东顶部。天池也叫“母海”。 天池最早成为游览胜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距今大约2300多年。天池正式辟为皇家游览观光胜地是在北魏时期。据说,北魏的孝文帝曾用金珠穿了七条鱼放入天池,看是否与桑干河潜通。他又曾用箭射中池中的飞鲸,这两者后来都在百里之外的桑干河获得。隋唐时期,天池游览观光到了鼎胜阶段。隋炀帝曾环天池建筑了规模盛大的汾阳宫。唐贞元15年,在天池周围设皇家牧监,每年牧战马70万匹,故天池又有马营海之称。

两千多年过去了,天池仍以她那“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的秀丽光光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天池这颗被古人列为宁武古八景之首,题名为“天池锦鳞”或“天池霞映”的宝珠,现已开辟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天池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水经注>中。之后在<资治通鉴>、<隋书>、<唐书>、<三关志>、<晋问>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早在《山海经》中记载的两处天池,其中之一就是宁武天池,这里有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从古至今就是人们避暑观光狩猎的胜地。盛夏沐浴天池之滨的习习清风,观赏汾源胜地的美丽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天池在元池、琵琶海、鸭子海、老师傅海、里干海、外干海、小海等十多处高山湖泊映衬下如群星拱月,别具一番风姿。

特色

天池位于宁武县城西南20公里海拔1954米的管涔山麓地,是一处高山群湖,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鸭子海、小海子、干海、岭干海、双海、老师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个,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处于海拔1771——1849米之间。 天池湖群,高山环绕,树木掩映,湖水清澈,。在这些湖泊中,最大的是天池,古称祁莲池,唐代曾在此设立天池牧监,为朝廷饲牧军马,故又称马营海。面积0.8平方公里,水深10米左右,蓄水800万立方米。与天地为伴的元池(亦称公海),面积0.36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蓄水540万立方米。据记载,天池水“阴霖不溢,阳旱不涸,澄亭如鉴”。传说,每遇树叶杂草飘落湖面,便有灵鸟飞临噙去,故湖水清澈可鉴。天池风光秀丽,池中盛产鲤鱼。炎夏鲤鱼腾跃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被称为“天池锦鳞”一景。

美丽的天池是世人游山玩水、休闲度假、避暑观光的绝佳胜地。千百年来,她“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盛夏,池滨山环树合,芳草萋萋,绿柳依依;池中碧波荡漾,游鱼逐浪,群鸭戏水,蛙鼓阵阵。晴日登高远眺,茫茫峻岭之间出现一块巨大的无瑕玉璧。红日映照之下,金光四射,池水通红,耀眼夺目,古人题名“天池锦鳞”或“天池霞映”,位列宁武古八景之首。

特别可爱的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鹳,成群结队地在美丽的天池栖息繁衍。白天鹅把天池作为迁徙的客栈,流连忘返。偶尔浮出或顶翻鱼船的天池海怪则给谜一般的天池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在宁武百姓眼里,这是一池圣水,它旱不涸,涝不溢。天池海拔千米以上,据考证湖底及周围没有一个泉眼和太多的径流,这万顷碧波如何涵养?天池之水来自哪里?成为宁武景观中又一个自然之谜!如今隋炀帝修建的汾阳宫历经战乱已成为一堆瓦砾,而惟有天池千百年宠辱不惊,清明如镜,显示着大自然的本来造化。

景致

天池元海在天池北边五公里的山颠上,四周是石壁天险,形状像个玉盘,被凌空托起,颇具猛将风格,俗称“公海”。池西的一座石峰,飞挂在峭壁上,落差有500米。元海是恢河的发源地,东和南两面是广阔无垠的高山牧场。

琵琶海离天池不到一公里,比天池高出十多米,形状像个琵琶,海水清澈,天光云影,远山近岭倒映在水中。据说有一种青色的灵鸟,每当落叶败枝飘入水中,便飞去噙出,以保碧水永远清澈。

离天池东岸三公里处,是一片起伏的金色沙洲。据说,它下边埋藏着一个叫南庄子的村庄。远远望去,有20多米高,和绿色的牧场形成鲜明的对比。

元海和琵琶海附近的山坡上,常能见到圆塔型石堆,一层层的薄石片是由麻页岩风化而成的。在天池和元海之间还能见距今300万年前的冰臼

与天地为伴的元池(亦称公海),面积0.36平方公里,水深15m左右,蓄水540万立方米。据记载,天池水“阴霖不溢,阳旱不涸,澄亭如鉴”。传说,每遇树叶杂草飘落湖面,便有灵鸟飞临噙去,故湖水清澈可鉴。天池风光秀丽,池中盛产鲤鱼。炎夏鲤鱼腾跃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被称为“天池锦鳞”一景。天池以其神奇迷人的风光,吸引着历代帝王公卿、骚人墨客。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杨广北方巡游、狩猎,于天池边修建了规模宏伟华丽的汾阳官。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携文武臣僚宫娥彩女约十万余人,浩浩荡荡来天池避暑游猎,极享天池胜景。可惜这座行宫于隋大业十三年(617)被刘武周攻毁。这碧波荡漾的美妙之地,也曾是历代文人游览的地方。据传欧阳修、范仲淹等皆来此游乐览胜,盛赞天池美景。天池的古建筑虽已毁没,然天池的秀丽风景却与日月共存。当地百姓珍惜这块神圣的土地,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在天池之滨举行传统的古庙会。近年来,宁武县社会各界集资在天池之滨修复了盛唐时的海瀛寺,在天池增设了游艇、游船、垂钓、风景摄影等多种游乐设施,新植了松柏林带,修建了直达池滨的公路,开展了以天地胜景为中心,辐射管涔山名胜景区芦芽山、汾源灵沼、小悬空寺万佛洞、万年冰窖、支锅奇石宁武关楼、古长城等旅游活动项目,游览天池的盛况正日胜一日。

Hash:337e5003f3490dc71639a08a83e680b4da7e5fdd

声明:此文由 评论_SUFFIX_MP_plth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