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后旗寻找历史的足迹

说道巴彦淖尔,不止有临河磴口五原......还有一个充满历史足迹的地方,杭锦后旗。杭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西部,地处河套平原。东与临河区接壤,西傍乌兰布和沙漠磴口县毗邻,南临黄河鄂尔多斯杭锦旗相望,北靠阴山乌拉特后旗交界。 “杭锦”系由突厥语“康里”(正音“杭里”)演化而来,它原是突厥内部一个势力集团的名称,后为部落名。成吉思汗西证时,其部落中的部分人员归附蒙古,后渐被同化,形成杭锦部落。杭锦后旗,就像一部盛载着历史文化的车子,在北国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许多个将夜未夜的晚上或者白天,独自散步,路上升起了淡淡的、蓦然回首的暖意,这时的心里是感恩的、悠远的,不只是对人,还有对知识、对季节、对事物的那份怀想,就这样走啊走,走近了那磅礴丰沣生命的认知之泉。而前方的人赶着马拉的车子,已经在青草与野花间飞驰得很远很远,一个很远很远的时光。

两汉时候,丁零南迁蒙古高原,史称狄历、敕勒或铁勒。敕勒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匈奴人称其为丁零,鲜卑人称其为敕勒。据说,敕勒人善于制作和普遍使用高轮大车,因此,晋以后的中原人又称丁零为“高车”。敕勒人所以普遍使用高车,是因为原驻牧地草茂而高,积雪深厚,而且多沼泽。在这种地区使用高轮大车,可以减少阻力,顺利通行。现在,西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使用高轮大车的习惯,当地人称之为勒勒车,有的地方称之为“拉拉车”或者“架子车”,或大毂轮车。笔者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在蒙古高原牧区的主要运输工具,辕条较长,前端拴弓形横木,架在牛颈部上。车轮车辋及辐木等制作简单粗糙,轮上无铁瓦,车体较轻。一般用一头牛挽车,适合行走草原自然路或沙地。这种车一个人可驱赶六、七辆,尾随而行。蒙民主要用于日常生产或生产物资搬运,也运用到长途运粮、运盐或从事副业运输,在草原上使用范围极其广泛。

勒勒车车轮直径在1-1.5之间,有的甚至超过了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车轮原料多为桦、柞木烘烤之后,使其弯曲,几段弯曲的树干连接在一起变成为车轮,因此有些车轮不够圆,车辕也不求直。车幅多在15至20根之间。每户牧民至少有四辆勒勒车,用以运水、搬家和运输燃料等使用。有时候还把车轮连接摆放当作栅栏,在一般情况下,用牛挽车,一牛一车,各车首尾相连,由一人驾驮即可。当然,敕勒人使用的高轮大车,要比现今的勒勒车简陋得多,质量也差。但是,远在一千五六百年前,敕勒人能够制造出这样的高轮大车,确实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

对于勒勒车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它充满了名族气息,充满了历史的印记,它见证了历史的前行。古朴的车轮一圈圈的转动,行走在草原上,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行走在我们的心中,一圈圈,一年年,在杭景后旗寻找着历史的足迹。

Hash:8412c7f19c0faf86c506f119af4a538960b0ddbf

声明:此文由 内蒙古旅游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