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南宝山寨游记……

【漫游客都】●何日胜

宝山寨位于兴宁市径南镇宝山村,海拔 550米,为兴宁大名山之一。宝山寨素有“铁顶、银腰、金脚”之说,因世传此山为有“宝”之山,故有“宝山”之名。山虽不高,然有几处古迹,有宝灵寺、文昌阁古城石寨、古石井、古石洞、狮子滚球诸景。1927年,红军十二团团长刘光夏曾率部于此活动。

车停山腰,但见寺门屹立,门柱有联:宝峰高声登善宇,山寺隐林传和音。我等安步入门,沿台阶拾级而上,至宝灵寺。山坡间忽现平地,纵四五丈,横十余丈,实属难得,宝灵寺于此建寺,已有二百余年,文革遭毁,后重建,现有三门四横,白墙灰瓦,寺联曰:宝山蕴宝,灵寺复灵。寺侧有大树三棵,枝繁叶茂,招风遮阳,吸纳一片清凉。寺右有文昌阁,一厅两间,文祠乃习书之地,多建于闹市,何故与寺相邻,建于高山僻壤?未考。

文祠前有小径,下行二三十米,至一石岩,岩下有石洞,原洞口较大,人可直立进出,后因岩层垮塌,洞口压缩,现只可躬身入洞。洞内约有丈宽,如厅堂大小,置有案台。相传当年刘团长所部在邻近泉石宫下小溪洗菜,被敌发现,围之,然不见人影,见一石洞,洞深且黑,敌不敢入,遂起火熏烟,以风车鼓烟,然烟不出洞,甚奇,后发现二里开外之宝山寨冒烟,遂发现此洞,遭围,我军仓惶撤离,恐遭不测,军印藏于相扣两锅之内,埋之地下,后因敌守此地,难回来挖印,故印仍藏地下,何处埋印,不得而知。沿寺左小道前行,见寺后侧有石岩,岩刻漆红“佛”字,二米见方,岩石相扶,肃穆庄严。续行十米,见古石井,直径1.5米,深约4米,井栏尚好,井水枯竭,已弃用。沿寺左右小道外延,可见古石墙遗址,据传此石城清朝咸丰年间 (1851-1861年),为防太平天国军而筑,沿山腰环建,宝山寨遂成古城石寨,虽历250年风雨,石墙仍依稀可见。

依道上行百米,至寨顶。右侧设走水公王坛位,侧有岩石,如狮头前伸,双臂环抱,形似狮子抱石下山之状,故称狮子滚球。左侧为宝山寨铁顶,安置杨枝甘露菩萨像,寨顶尖高,有矮墙围护,置有茶台,有古松相掩。

伫立寨顶,举目四望,但见周山环抱,群山尽伏。远望崇山峻岭,逶迤连绵,极目尽望,无边无际。近看邻近山村,田间葱郁,果林翠绿,老屋洋房炊烟袅袅,一派祥和。

闲游至此,端坐茶台,煮茶把盏,谈古说今,乐乎哉!

Hash:34cd6eb2df64302bd607d78fde0817bda8d0aa41

声明:此文由 家在径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