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秘境、百年老宅、传统文化...竟然都在榆林这个小山村!

by/李桂文

这里古韵悠悠,历经岁月却依旧美好如初;这里遗世独立,深藏闺中却始终不张不扬;这里山清水秀,光听名字就让人好生向往……

“好渡口”、“秀才村”、“演员村”、“典型民居”、“民俗文化村”……这些都是这个被专家学者称为“秦晋峡谷第一村”的别称,传说它是黄河文化与黄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民居建筑的经典,一顶顶光环的笼罩下,这座古老村庄异常神秘,这便是佳县木头峪村

一处枣林秘境

古村位于秦晋峡谷西岸,村子背依大山,唇吞黄河,数百亩枣林环绕其间,为这个山环水绕的古老村庄更添了几分幽静。

村旁的沿黄公路让黄河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黄河,就在眼前静静的流淌,漫天遍地。河边的枣林,延伸到远方。

端午节前后,枣树会开出淡黄色的花,成群的蜜蜂便会飞来围着枣花翩翩起舞,整个枣园也会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味,让人迷醉。

七八月份,酷暑难耐,然而塞上榆林却独有清凉,步入枣林,清风拂面,舒适凉爽,这时的枣林郁郁葱葱,犹如翠绿色的丝带,包围着整个村庄。

十一前后,枣儿熟了,挂满枝头的红枣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似宝石,似玛瑙。你若有兴致,也可以拿起杆子打枣,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

进入冬季,枣叶落尽后的遒劲枝干,是理想的写生临摹标本,似有梅花枝干之美。

文化是古村的细胞

木头峪的文化散落在村子的角角落落,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这个古老的小山村的文化故事。

匾额文化

by/陕西魅影

木头峪约三分之一的村民家宅都有门匾和横匾,可见其书香气味非常浓重,也为木头峪增添了几分灵气。

渡口文化

by/陕西魅影

木头峪自古就有“好渡口”之称,因为古时水路发达,村子依水而居,船舶不断,是秦晋贸易往来的水旱码头,是探寻秦晋商业文化的一把钥匙。

民居文化

by/赵兴春

这里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呈“井”字形,两条村街南北分布,东西皆有小巷和拱门洞相连,前后左右排列整齐,错落有致;起脊大门,砖木精雕;四合院落,方正对称;明柱抱厦,恢弘大气。

建筑文化

木头峪至今保存有明清古建筑27院及古献殿文昌阁观音庙、老祠堂、古戏楼、归云寺、鱼山古庙等古建筑,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

民俗文化

by陕西魅影

随着村子的游客越来越多,木头峪开设了独具古民居特色的“农家乐”,吃农家饭、睡农家炕、玩黄河漂流、听小戏,抛开所有烦恼,尽享慢生活的乐趣。

岁时节日真热闹

腊月二十三送灶君,旧时用糖粘灶君牌位,以盼望灶君大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年三十,早饭后祭祖上坟,回来后贴对联、挂红灯、垒火塔塔、点长夜灯、合家欢乐吃年夜饭守岁,给小孩枕下放压岁钱。

从初一到初三连着唱三天大戏。初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二老鼠嫁女,十五元宵节

by陕西魅影

到了元宵这一天,喜庆活动到了最高潮,闹秧歌、转九曲、观灯、垒火塔塔、放焰火,锣鼓鞭炮、哨呐秧歌,到处是火树银花,欢声笑语,红火热闹。

正月十六“燎百病”,家家户户在院里燃火堆,燎衣物,大人小孩跳火堆,祈求吉祥。

二月二龙抬头,早上吃龙眼窝窝,全家人分吃馍块叫“咬鼍头”。寒食清明吃“摊黄”,用面捏成青蛙、蛇、鱼、雀等动物,寓意万物复苏。

五月端五吃棕子,门前插艾叶、菖蒲避邪。六月六,新麦登场,农家尝新。

七月十五中元节,农人携瓜果上坟,选择庄稼长得最好的地块在五更天悬黄白纸幡,预示丰收。八月十五中秋节,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瓜果。九月九重阳节登高、饮酒。

十一月冬至熬猪羊骨头叫“熬冬”。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孕育了木头峪这颗璀璨明珠般的历史古村落。漫步在村子的小道上,穿梭在蜿蜒曲折的小巷中,犹如进入时光隧道,回到了淳朴的年代。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木头峪,触摸乡村的脉搏,感受乡土气息,寻找心底那份久违的美好!

来源:榆林旅游

Hash:d46a840cfe2583ef7e0351be27f5e9b5c4f20291

声明:此文由 榆林旅游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