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老八景!很多榆林人都不知道…

榆林,古称“上郡”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里,名胜古迹众多

被传为佳话的“榆林老八景”

蕴含着榆林名胜的精华

早在康熙十二年(1673)榆林城堡同知谭吉璁重新编纂的《延绥镇志·地理志》的“景致”中列有榆林八景,即东谷寒泉、西桥倒影、芹涧春香、柳河秋色、白崖明沙、红山夕照、水帘飞雪、石洞栖云。但因其中有的景点不鲜明,有的景点用词欠佳,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后成为寒泉冬蒸、西河漱月、芹涧春香、柳河秋色、红山夕照、南塔凌霄、驼峰拥翠、龙穴藏珍,此后“榆林八景”便一直流传至今。

八景之一·寒泉冬蒸

“寒泉”,是指以“桃花水”著称的普惠泉,位于榆林城东北驼峰山麓,寒冬时,泉水冒着团团雾气;因而有“寒泉冬蒸”的美称。此处的泉水清甜至极,尝上一口,有一种如饮甘露的美妙感觉。历史上,曾有人将榆林的普惠泉与济南突泉杭州虎跑泉北京玉泉无锡惠山泉并誉为中国五大古城名泉。然而,与后四者相比,普惠泉真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

八景之二·西河漱月

“西河”是指榆溪河,古称为帝原水,明代称榆溪,是榆阳区内最长的河流。每当阳光照射在榆溪河之上,犹如散落了数颗钻石般闪闪发光。午后黄昏,水天相接,静坐于此,享受安静美好的清凉之感,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夜晚明月高挂,月光洒向河面,晶莹剔透,微风轻拂,泛起层层碧波。

八景之三·芹涧春香

“芹涧”是指芹河,源于芹河乡掌村西,向东穿过芹河乡地,在王家楼东入榆溪河。这里古朴如学者,清秀若淑女,五彩缤纷的色彩,一股脑的都涌入了这里,与芹河恰到好处的完美融合,春花秋月,景色秀丽,风景宜人,望过一眼,便使人终生不能忘怀!

八景之四·柳河秋色

“柳河”是指沙河,源于榆林纪家峁村西,流向东在沙河口村东注入榆溪河。沿河两岸垂柳肆意飘荡,当瑟瑟的风吹来,水草随风摇曳。踏着蜿蜒曲折的小路,零星的黄叶散落两边,装点着秋的瑰丽,空气中氤氲着浪漫的色彩。也许这里早已换了容颜,也许它只是化了淡妆,但一样令人惊艳沉醉。

八景之五·驼峰拥翠

©张兴华

“驼峰”是指榆林城内东山,因其状如骆驼而得名。登山而上,榆林全城景色尽收眼底,楼台阁殿、古壁石刻,青砖红瓦、古树葱郁,碧水湍湍而流,便有“驼峰拥翠”之称。近年来,昔日的大漠孤城榆林渐渐淹没于绿海之中,一眼遥望过去,与蔚蓝的天际连为一体,沙退人进,征服沙漠,这壮美的一幕深深印入脑海。

八景之六·红山夕照

“红山”是指榆林城北3公里处的红石峡,在明长城口红山脚下的榆林溪谷,又名“雄石峡”。因山皆为红石,故得名“红石峡”。当夕阳西下时,这里如同晚霞一般绚丽无比,美不胜收,故被称为“红山夕照”。山峡间流水潺潺,石壁上豪情挥洒,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塞上的磅礴之势。

八景之七·南塔凌霄

“南塔凌霄”是指榆林城南的凌霄塔,阁式八角形13层砖石结构建筑。历经400多年风雨沧桑,伤痕累累,但总体保存完好。它屹然矗立,直插云霄,宛如驼城的守望者,见证了古城的风雨变幻,虽几经烽火,却仍然威武雄壮。现如今,塔身用彩灯加以装饰,夜晚明亮闪耀,更是增添一丝优美感。

八景之八·龙穴藏珍

“龙穴”是指黑龙潭,位于榆林镇川镇红柳滩村东山谷,谷中九潭连环,泉流爆飞,又称为“九龙潭”。其中景区内有一卵形泉口,终年泉水涓涓流淌,如蛟龙吐珠,故称之“龙穴藏珍”。

©窦万存

榆林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不仅有山有水

更是人文底蕴与秀美风光俱在

它一直以来用自己的独特魅力

诠释着这块黄土地上的“奥秘”

任岁月变迁

这里一直坚守着不变的初心

本文来源于驼城驿站

Hash:88713d57ad32d757f2dfa9bcfd36ae69cdb6d33f

声明:此文由 发现榆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