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故事

《白蛇传》的故事和水漫金山这句成语,可谓是家喻户晓,但金山在哪儿?却未必世人皆知。

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寺打破寺院坐北朝南、列分三路的布局,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江流,各色建筑散布其上,风格奇特。唐代张祜描述其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其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直至清朝同治初年,这个“千载江心寺”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使水上风光变为了陆上胜境。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庙建筑把金山山体包裹住,从远处看,只见寺院,不见山,因此,也就有了“金山寺裹山”之说。寺依山而建,山以寺闻名,走进这里,你会发现,被金山寺包裹住的不仅是金山,更有与这座江南名山古刹相关的各种历史和传说。

《白蛇传》中的法海禅师可是金山寺的“开山始祖”。人们在修建寺院挖地基时,意外掘出一批黄金,法海禅师决定将其上交镇江太守。太守李琦将此事奉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敕令将黄金直接拨发给寺院常住,作为朝廷供养,修建寺院,并敕寺院名金山禅寺。金山寺也就由此得名。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与金山寺高僧结友,留下千古佳话。据说,当年苏东坡与佛印长老,友情甚合。金山寺内的藏经楼、妙高台、愣枷台,都留下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亲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梁红玉与韩世忠利用有利地势,诱敌于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金山的后山有座“御码头”,因康熙皇帝游金山时在此登岸而得名。也就不能不提及如今金山凌云亭内御碑上“江天一览”四个字的来历。据说当年,康熙皇帝由上岸,登临金山登顶峰。目光所及之处,大江水天相连,气势雄伟,便即兴提起御笔,要留下“江天一览”四个字。但提笔忘字,竟一时想不起,览字怎么写。正当康熙御笔难收之时,一随行大臣急中生智,出班高声道:“臣今见驾”。康熙听罢恍然,这不就是览字吗?遂落笔将览字写出。

宁静的寺院中游人并不多,人们行走在在寺中依山而上的小路上,聆听着钟鼓佛音,回顾着当年的故事。

Hash:36d857b6b8199ce1797e983f059020f7266e5959

声明:此文由 驴趣时光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