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增城祠堂

广东人祭祖先、拜鬼神的风气,一向很盛,城乡到处都是祠堂庙宇。增城人也不例外,凡聚族而居之处,必有祠堂,不少地方一条村子就有几座宗祠,四时祭享,香火不断。新塘村有简氏宗祠、惠吉简公祠、鹏洲简公祠、赞亭简公祠四座祠堂;在莲塘村有毛氏大宗祠、砭愚毛公祠、有兰毛公祠和莲塘香火祠堂四座祠堂;在瓜岭村有爱闲黄公祠、四房黄公祠、松皋黄公祠、名国黄公祠、壮逸黄公祠、圣匡黄公祠、罗峰黄公祠七座祠堂。新塘镇新街村甚至有一条“祠堂街”,全村居民不过一百多户,却有董氏祠堂、董云庄祖祠、陈氏祠堂、淡山陈公祠、翠屏陈公祠等众多祠堂,景象甚为壮观。如今,这些祠堂都被列为增城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在增城,许多村落都有几座宗祠,有同姓的,有不同姓的,春祠秋尝,四时祭醊。这种情形,十分普遍。以前村民举办婚礼、太公散胙、长辈寿宴、男丁满月、讨论村务、文娱休闲,大都在祠堂举行。

荔城街夏街村,分别建有黎氏宗祠和竹墅黎公祠。关于岭南黎氏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黎姓源于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战国时期,黎姓枝叶逐渐蔓延,进入陕西,东迁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越南北部。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今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

增城黎姓与东莞潢涌黎氏同属一脉,可追溯到宋朝的黎宿,即那位因割股愈亲,被皇帝钦旌孝子的朝议大夫。第八代黎玉瑛曾任东莞知县。荔城街夏街村的黎姓始祖黎荣,是黎宿以降第九代,生于元至正二年(1342),由茂才举仓库司大使,往增城夏街立籍,卒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黎氏第九代还有一位黎宗,曾担任增城县训导,署东莞县政。黎氏宗祠是奉祀黎荣的。

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朝,清初进行了重建,但墙砖则可能是明朝遗物,因为从规格上看,砖长0.35米,宽0.16米,厚0.075米,这种尺寸,具有明朝建筑的特征。祠堂坐西朝东,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红砂岩石门夹,双扇大门,门额高悬一块横匾,上书“黎氏宗祠”四个金漆大字。总面阔11.85米,三间三进,总进深39.5米,占地468.1平方米。

头门前设三步廊,架出榫部以龙头为饰,雕出了张眉努目,负气含灵的神采。中堂进深三间共十三架,前后双步廊。在后金柱间的木屏上,悬挂“锡类堂”横匾。梁架底部饰以木雕花草,驼峰斗栱的凤凰牡丹花草浮雕,雕工亦各精巧妙绝。后堂进深两间共十一架,前设三步廊。明间设神楼。

黎氏大宗祠

在夏街村还有一座竹墅黎公祠,奉祠夏街黎氏二世祖黎可善(字符之,号竹墅)、三世祖黎明(字孟照,号处澹),父祠与子祠并立,父左子右。二祠的规模与风格相近,当地人称之为“双孖祠”。父祠总面阔18米,进深40米;子祠面阔16米,进深38米,建筑总占地1328平方米。两座祠堂均为三间三进,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墙。在父祠中堂照壁中间有月门,与子祠互通。

岭南建筑中,高耸的镬耳封火山墙是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它既可在火灾发生,起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也可在盛夏季节,把凉风拦入青云巷或天井内,使室内空气流通,清爽凉快。

人们常说,镬耳封火山墙不是普通人家可以随便采用的,须有功名的人家才可以。镬耳象征官帽,愈高大则表示这家人的权势愈大。几百年来,这种说法盛传于坊间,虽无征信,但言之凿凿,甚至编成歌谣:“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手抓镬头耳,有得蒸来有得炒,衣食丰足无牵挂。”

在夏街,许多关于黎氏与当地少数民族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明隆庆三年(1569),朝廷授夏街黎氏十六世孙黎邦宁为抚瑶官,管辖增、龙、博三县瑶民。黎邦宁仙逝后,明万历十四年(1586),朝廷又诰授黎邦宁的宗弟黎梦吉继任抚瑶官,并规定由黎氏世袭。在清顺治七年(1650)朝廷还颁发了一枚“增、龙、博抚瑶官”铜印给黎氏。直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黎氏世袭抚瑶官已长达十任之久。辛亥革命后,世袭之说不合民主潮流,遂改为由德高望重的缙绅担任。

相传黎邦宁与黎梦吉兄弟在县城东门有一家药铺,常向四乡的畲民(实为瑶民,当地畲、瑶相通)收购草药,由于价钱公道,童叟无欺,在畲民中口碑载道。每逢畲胞上门,黎家兄弟皆置觞酒豆肉管待。有一次,几位畲胞受大风大雨所阻,无法回家,黎家兄弟殷勤留宿,并以丰盛的酒菜款待。在这几位畲胞中,有一位是增城畲民的族长,另一位是博罗畲民族长的儿子。

畲族服饰

(图片来自“千图网”)

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增城的畲民族长领着十几位畲胞,带着各种山货,到黎家兄弟的药铺拜年,以答谢去年留宿款待之情。恰好这年的元宵灯庆,是由黎邦宁担任主理,他便邀请畲民参加村里的庆祝活动,与村民一起赏灯饮宴。晚上,畲胞在黎氏家中过夜,被书房中琳琅满目的书籍所吸引,黎梦吉又教他们识字读书。过了几天,畲胞尽兴辞别,黎家兄弟又送了许多笔墨书籍给他们。畲民族长感其高情厚谊,亲自带着族人到黎氏宗祠参拜。从此,夏街村与畲民村结为世好,凡有人欺负畲民,夏街黎姓必定出头干预。

直到今天,畲族村与夏街村每年春节都会互相拜年,成为一个习俗。畲族村给夏街村送来山里的土特产,夏街村则从经济上支持畲族村。汉畲两族之间的骨肉情谊,成就了一段家传户诵的佳话。而在风雨中屹立数百年的黎氏宗祠,则是这个美丽故事的见证者。

民间有俗谚:“天下李,广东陈。”陈姓在广东是第一大姓,在增城也是一个大姓,按1990年代初的统计,增城有超过5万人姓陈,排列第一。在仙村陈氏宗祠的碑记中写道:“我增聚族而居,陈氏为大。”新塘一带的陈氏祠堂,星罗棋布,在新街村有陈氏祠堂、淡山陈公祠、翠屏陈公祠,在仙村有陈氏宗祠、庸堂陈公祠,在上境村有陈氏宗祠、罗月陈公祠、忍庵陈公祠,在西洲村有陈氏祠堂,在中新镇钟岭村、山美村有陈氏宗祠、国相陈公祠,在正果镇圭湖村也有陈氏宗祠。规模大小不一,大者占地1596平方米(上境村陈氏宗祠),小者只有区区244平方米(上境村罗月陈公祠)。

荔城街丰村曹村社的陈氏宗祠,是奉祀曹村陈氏始祖的,始建于明朝,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光绪五年(1879)和1923年进行过修葺。宗祠坐北朝南,总面阔12.5米,总进深39.6米,占地495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石脚。

祠堂建筑的构件

宗祠外墙上端以灰塑卷草图案为饰,屋脊为灰塑博古脊,正面中间有九只形态生动的麒麟,互相嬉戏,两侧各饰灰塑梅花纹;脊的背面饰凤凰牡丹花纹、博古纹、岭南佳果、飞禽走兽图案和石湾琉璃鳌鱼、灰塑如意花篮等。檐口左右上方各有一只石湾琉璃狮子,呲牙咧嘴,虎虎生风。红砂岩石匾上阳刻“陈氏宗祠”四字,据说是一代大儒陈献章的手迹。

宗祠内外遍饰各种木雕、彩绘工艺。头门封檐板施花卉鸟兽浮雕,前廊上的驼峰施戏曲人物,斗栱以莲瓣为饰,托脚以通花木雕为饰,梁架出榫部雕作龙头。头门、中堂、后堂的墙壁上端,均绘以工笔彩图,描画各种鱼虫花鸟、野老山童、渔樵耕读、如意花篮、洋人捧钟等画面,山水清雅,人物生动,花鸟绰约唼喋之态,呼之欲出,体现了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是岭南民间艺术的精品。

祠堂建筑构件

在宗祠正前方原立有一对花岗岩石狮压顶的旗杆夹,上刻“咸丰二年壬子恩科中式第四名进士钦点刑部主政陈维岳立”。陈维岳,字崧生,增城庆福都(今荔城)桥头村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授主事签分刑部陕西司行走。一年后告假归乡。他回到桥头村,恰好遇上三合会在汀塘暴动,陈维岳立即会同庆、牛、贤、梅及龙门麻榨、永清等六都设局团练弹压。当时太平天囯已成燎原之势,东江三合会首领何六在石龙起事响应,占踞了增城五踏岭、石滩、官海至新塘一带河面,威胁县城。

陈维岳集合团练,死守县城四昼夜。三合会众数万人由三江直上西山村,与陈维岳在增江河上相遇,展开激战,适遇大风雷雨,团练死伤百多人。三合会步步进逼,攻陷县城。桥头村的陈氏宗祠也被兵燹所毁。陈维岳招集溃散的绅民数千人,奋勇反击,重夺县城。三合会众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朝廷以陈维岳保境有功,加封知府衔,赏戴花翎。由于民间元气,损耗殆尽,被毁的宗祠,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才得以重建。

祠堂建筑构件

陈氏宗祠位于村的中心,大门正对着丁字街,祠前是一片空地。如今,每逢村中有什么喜事,村民便在这里敲起锣鼓,舞起龙狮庆祝。桥头村的“曲艺龙狮艺术团”远近驰名,在热闹的锣鼓声中,那些战乱年代,渐行渐远。陈氏宗祠风物如昨,然滔滔增江水,已送走人间春秋无数。

读本号文章,品岭南往事:

Hash:7d7aef520d6487e5394f82f11bd76766461b8318

声明:此文由 历史现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