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咱宁夏的国家宝藏

鎏金铜牛 资料图片

最近央视热播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掀起了一波文博国宝热。不少人好奇,宁夏都有哪些国宝呢?记者采访了解到,收藏于宁夏博物馆的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铜牛、石雕力士志文支座都为国宝级文物,这些国宝背后也有您或许不知道的故事。

鎏金铜牛

讲述神秘西夏的故事

“鎏金铜牛”是西夏文明的见证。出土后不久就走出国门,越洋到日本参加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2007年,在意大利等国家展出,负责外展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为它保价2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时,它还享受了专列的待遇。直到今天,这件国宝仍然很忙,辗转数站为人们讲述神秘西夏的故事。

国宝档案

鎏金铜牛陈列在宁夏博物馆二楼通史展厅的“大夏寻踪”这个单元内最醒目的位置。鎏金铜牛全身散发着柔和金光,重188公斤。青铜铸造,中空,外表通体鎏金。这座铜牛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鎏金等工艺集于一体,代表了西夏最高铸造技术的成就。

国宝故事

鎏金铜牛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区101号陪葬墓。曾任宁夏博物馆副馆长的吴峰云当时就负责发掘这里。从工地驻地到101号墓,每天往返要走两个多小时。考古工作者住帐篷、啃馒头、喝白水、来往全靠走,即使条件艰苦也一刻都没有停止。

西夏陵当初被蒙古大军破坏过,后来又遭到盗掘。遗留较多的只有地面建筑构件和残碑,墓室里基本是空的。历时10个月的挖掘工作,前8个月挖的都是土,直到发现墓道底部的墓门时,鎏金铜牛才重见天日。

西夏墓葬中随葬如此精美肥硕的铜牛,说明了牛和牛耕在西夏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学者们研究西夏的封建经济,提供了一个旁证。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西夏文明形象的标志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资料图片

在西夏陵区,总共出土了11件力士支座,其雕刻水准和抽象意味着实让人惊叹,并已经成为西夏文明形象的标志。而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是唯一一件刻有西夏文的支座,它也是国宝级文物。

国宝档案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由白沙石雕凿而成,整体近似一个正方体,正面看是一个圆雕男性大力士。大力士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眼圆睁而外突,仿佛正在竭力将背上的石碑背起。还有两颗外露的獠牙,使大力士显得十分勇猛,真有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风。

国宝故事

1974年,宁夏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对西夏陵园的6号陵地面遗迹进行了清理。在清理到东碑亭遗址时,发现了一件造型奇特的石雕文物——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关于石雕力士志文支座的定名和文化内涵,现在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西夏皇帝崇信佛教,定佛教为国教。释迦牟尼涅磐时,为佛祖抬棺木的是拘尸那城的末罗族人。末罗族人对释迦牟尼佛无比信仰崇拜,且又力大无比。《长阿含经卷四》称他们为力士,或称作末罗,佛经还称他们为“力者法师”。

西夏皇帝死后,以佛教为国教的西夏皇室引经据典,雕刻“力者法师”碑座,为驾崩皇帝抬功德碑。

不过“志文支座”的文化内涵,还有待新的考古发现或新资料面世之后,学者们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研究,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胡旋舞石刻墓门

丝绸之路文化的结晶

胡旋舞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旋转性舞种,特点是动作轻盈、急速旋转、节奏鲜明,在唐非常盛行。当时,胡旋舞石刻墓门这类文物在唐代墓葬中尚属首次发现,出土后引起不小的轰动。

国宝故事

1985年4月,时任宁夏博物馆副馆长、文物考古工作队队长的吴峰云主持的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的发掘工作。胡旋舞石刻墓门就是这次发掘最大的收获。

胡旋舞的流行,最先从宫廷开始。有一次,杨贵妃领着一群胡旋女在玄宗面前跳起“胡旋舞”,唐玄宗看到高兴之处,接过鼓棰,忘乎所以地为杨贵妃击鼓,竟把羯鼓都击破了。除杨贵妃外,玄宗的宠臣安禄山也是舞胡旋舞的高手。胡旋舞矫健、明快、活泼、俊俏的风貌,与当时大唐帝国开放、向上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盐池出土的胡旋舞石刻墓门为研究唐代乐舞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材料,也反映胡旋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遥远的中亚来到西北边塞安家落户,继而传入中原,这是丝绸之路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必然。

国宝档案

在宁夏博物馆通史展厅陈列的胡旋舞石刻墓门也是馆内三件国宝级文物之一。胡旋舞石刻墓门是成套的两扇紧闭的石门,单扇石门呈长方形,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上下有圆柱状的榫,两扇门面闭合处各有一孔,出土时用铁锁扣着。每扇石门正中浅雕着一个“胡旋舞”男伎。

■延伸

啥样的文物才能叫国宝?

我国专门出台有《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

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换言之是不是“国宝”,要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而且鉴定专家必须共同在场,至于鉴定时所持的标准,首先要看文物价值几何,当然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来源:银川晚报 )

Hash:53e3598c1ee2c6534b2e2d6a4de20d2e9cf87226

声明:此文由 宁夏热点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