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历经红色革命洗礼的新城隍庙

“行上西北气昂然,长征万里可怜。抗日反蒋星夜渡,为国跋涉到临潭。”朱德当年的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甘南临潭县,在临潭新城进行红色革命的一段历史

因为红色革命的深远影响,在今新城洮州卫城里面,最著名最具特色的建筑要数城中心位置的隍庙。隍庙始建于蒙元时期,由于历史和战火因素,隍庙在建成后的700多年里,毁坏了五次,重修了五次。隍庙见证了朝代兴替,见证了时代变迁,历经风雨沧桑。

由于1936年红军长征抵达新城时,隍庙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和临潭苏维埃政府办公所在地,也是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召开地。现在,隍庙也被称为中共苏维埃旧址。

红军长征到新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4年,中央红军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8月,红一、四方面军计划穿越茫茫草地北上,但张国焘拒不执行党中央北上方针。9月12日,在迭部召开俄界会议,确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组成的5人团成为全军最高领导核心。9月16日,红四方面军一纵队攻克了腊子口,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通道

1936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西北局委员会,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朱德、陈昌浩、肖克为委员,统一领导和指挥红二四方面军,决定北上抗日革命。但是张国焘对于中央的方针抱抵制态度,并在9月擅自命令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为先遣军,为渡黄河西进做准备。

中央西北局于1936年9月16日至18日召开岷州会议,讨论中央指示,争取张国焘北上,张国焘最后同意执行中央北上方针。红四方面军随即制定了《通庄静会战役计划》,就在红四方面军执行岷州会议决议,实施《通庄静会战役计划》时,张国焘又突然变卦,坚持西进。

在行军环境极其艰难和青海马步芳重兵集结的情况下,张国焘逼迫重新考虑部队行动方向,经党中央一再争取,在朱德等西北局大多数领导人坚决反对和要求下,中共中央西北局在临潭县新城隍庙召开会议,研究部队行动方针,史称洮州会议。

召开洮州会议

1936年8月12日,红四方面军绕过了正在激战的岷县城和二郎山,沿洮河南岸而上,经纳浪过羊化桥,进新堡沟向新城开进。

1936年8月14日,红四方面军进驻了当时临潭县政府所在地新城,朱德、徐向前等总部领导随后到达,当时临潭县以粮台为基础,成立了甘南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红军在临潭新城隍庙召开了各界代表参加的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千人大会。大会主席台两侧,张贴着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随后,发动了旧城战役(旧城,即今临潭县城)。1936年9月,徐向前接朱德、张国焘派九军增援旧城的电报后,派九军骑兵部队,由旧城求援的三名战士带路,于第二天拂晓赶到旧城,城里城外里应外合击毙马匪300多人,大获全胜。

为了确定红四方面军的行动路线,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36年9月27日在新城隍庙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傅钟、萧克、李卓然等。会议讨论研究了红四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的决定,朱德做了整军报告。

会上,张国焘仍顽固坚持西进,朱德在会上评说了红四方面军不应西进而应北上的理由,徐向前和陈昌浩、傅钟、李卓然都拥护朱德的意见。在朱德和西北局成员及红四方面军大多数领导同志的强烈要求下,张国焘难以坚持西进意见,不得不同意北上。洮州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重新肯定了岷州会议所做出的重要决定,使红四方面军回到了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轨道,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分裂,坚定了红四方面军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

在新城驻军40多天后,1936年9月30日凌晨,红四方面军分两路离开了新城,挥师北上。一路经新堡过羊化桥,焚桥以断追兵,直抵临洮。另一路出北门,经羊沙、甘沟、冶力关、莲花山直抵临洮、渭源

甘南农牧民大起义

临潭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当时红四方面军到达临潭新城后,特别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当时,红军明确宣布保护寺庙,保护清真寺,向当地回族群众和清真寺阿訇做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使他们加深了对红军的认识,增进了军民情谊。有些寺庙还张贴告示,要求教民拥护红军,红军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越来越多的群众都主动为红军捐粮、捐款,缝制军衣,当时呈现出了民拥军、军爱民的火热场景。

红四方面军在新城驻军40多天很快过去了,但是红军给当地人民留下的红色革命精神永远鼓舞着洮州人民,在红色革命精神的引领下,洮州各族人民不断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暴政。1943年3月,在肋巴佛的率领下发动了甘南农牧民大起义(也称为饥民暴动)。

肋巴佛即临夏和政松鸣岩寺第十八世活佛,1943年他率领藏、汉僧俗3000余人,在临潭县冶力关泉滩起义,自任总司令。29日攻克了临潭县城,镇压了国民党临潭县长与书记长,释放了囚犯,开仓济贫。1947年,肋巴佛以活佛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甘肃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甘肃省党史办曾撰文称“肋巴佛是藏族早期的革命者,也是我省现知的宗教界唯一一位入党人士”。

隍庙始建于蒙元初期,最早叫“鞑王金銮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现存的主建筑有殿宇四座,即正北大殿、东西两偏殿、山门楼台和东西廊房。山门楼台立柱上至今还悬挂有“元祖南下平滇驻跸斯处口碑犹传金銮殿,红军北上抗日集会于洮青史当垂苏维埃。”的对联。

隍庙均为典型的高阶深廊、飞檐斗拱、复瓦彩绘的歇山式木质中式建筑,2013年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自然风雨侵蚀和几次地震灾害的破坏,2019年投资970万由专业仿古建筑公司对隍庙进行系统原貌修缮。

由于经历过红色革命,新城隍庙被列为甘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也设在隍庙内。如今,在新城隍庙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每逢“七·一”建党节等重要节点,更有大批党员在此集体接受红色教育,净化心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南日报记者 王满辉 后晶晶 邓永强)

主编:山梅兰

责编:敏海彤 高杨

Hash:de177a5cee25d72c9581165b07e4e1e9f0078cde

声明:此文由 临潭生活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