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革命旧址之邓小平在单拐

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在抗日战争后期,曾驻扎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等首脑机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黄敬、宋任穷、杨勇、王宏坤、苏振华、曹里怀、朱光等在这里领导指挥了边区的抗日斗争。

衔命奔赴冀鲁豫

1944年9月,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军区司令部讲话由观城红庙进驻单拐村,宋任穷任代理书记(兼军区司令员),领导着东到津浦、南跨陇海、西临平汉、北靠德石的广大地区。这是联结华北、华中的战略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央提议由邓小平同志率北方局机关到冀鲁豫边区指导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5年3月上旬,邓小平同志率北方局机关干部包括组织部长刘锡五、李大章和新调来的彭涛、周惠等20余人,由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出发,向冀鲁豫地区进发。于3月下旬过平汉路,先到冀鲁豫四分区驻地濮阳,由张国华接待后,住了几天,3月底转移到冀鲁豫分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清丰县单拐村。

六六讲话

到达单拐村后,邓小平被安排在陈学修家里,他顾不上休息,认真听取了宋任穷等同志对民主民生等工作的汇报。为进一步掌握第一手材料,邓小平指派分局干部到地方作调查,把民主民生运动搞得好的地区负责人请上门来讨论交流,他还亲自作调查研究,不但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贫农、雇农交谈,而且还到其他地区作调查(曾到过尚和县的李家楼等村)。邓小平与分局同志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于1945年6月6日,在单拐村召开了边区群众工作会议,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分为三部分:

一是对群众运动成绩的肯定。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抓住了彻底减租减息、发动群众这个中心环节;第二,比较好地解决了群众观念、相信群众的问题,造成了大规模的群众自己的运动;第三,明确地提出了以贫农雇农为运动核心和切实照顾贫农的方向;第四,削弱了地主,严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的气焰;第五,教育了干部,培养了大批的新的本地农民干部。

二是分析了运动的弱点及产生弱点的原因

三是对今后群众工作提出了九点意见。

邓小平同志的"六六讲话"肯定了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的主要成绩,纠正了偏向,端正了航向,保证了运动健康发展。

开展民主民生运动

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冀鲁豫边区进一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民生运动,收获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各项工作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主民生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农村建党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问题,使党牢固地掌握了广大农村阵地。

二是充实健全了群众自己的组织,改造了村政权形成了贫农、雇农在农村的政治优势。

三是从农村群众领袖和积极分子中选拔立场坚定、联系群众的干部,充实和加强区、县两级党政群领导机关,密切了党政领导机关同群众的联系。

四是激发了群众参军的热情,农村党员和积极分子带头参军,壮大了部队,改善了部队的素质。

(来源:红色老区单拐)

Hash:a79700f196a9860e24e7796a70c38b723c64a8e4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