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桃花源” 千年枣园富乡邻

千年古枣园 何颂飞摄

秦都市报 - 三秦网讯(记者 张晟源 通讯员 张树杰)7月15日至20日,地处榆林黄河岸边的佳县在朱家坬乡泥河沟村举办古枣园文化节。众多关注泥河沟发展的专家、志愿者、官员汇聚古村落,与村民们一起共商未来发展大计。

泥河沟村全貌 熊悦摄

2014年,佳县泥河沟村保存完好的36亩千年古枣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西北首个、陕西至今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11月,泥河沟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泥河沟村黄河泥浴 熊悦摄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泥河沟村乡土建筑更新院落 熊悦摄

中国共有1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Parviz Koohafkan评价:“中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榜样,对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泥河沟村三面环山一面临着黄河。村里1100多棵千年枣树依旧枝繁叶茂。据科学考证,最古老的枣树有1400多年。每棵古枣树上都挂着标明“身份”的“身份证”。

佳县是全国扶贫重点县,土地瘠薄、十年九旱,除了枣树,其他作物难以种植。为了生计,泥河沟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全村213户人家800多人,仅剩158人留守,60岁以上达110多人。

志愿者们徒步穿越车会沟,到达泥河沟卧虎湾 熊悦摄

自从千年古枣园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泥河沟村入列“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之后,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参与建设,开办农家乐,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使村容村貌和村民生产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佳县泥河沟千年古枣园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经千年沧桑留存下来的佳县古枣园是泥河沟村民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人与枣林和谐共生的文化系统。研究发掘古枣园系统的生存生长条件和其自身独有的基因密码,对于佳县7万亩有机枣园和榆林市80万亩红枣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佳县县委书记辛耀峰表示,一定要下功夫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好这份沉甸甸的农业文化遗产,高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遗产地保护管理体系,科学规划,加强保护,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更好地造福社会、惠及百姓。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们发展的方向。”县长刘生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10年,佳县将把泥河沟打造成为中国西北的生态博物馆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区。

Hash:27df4a7608dd870fe88d570c99b200c040a218d2

声明:此文由 三秦都市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