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个县四面环水,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伏羲,炎帝都曾在此建都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历史研究所。

关于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有一句话流传很广的话“五百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开封,五千年历史看西安”,当然这句话一直存在争议,每个地方的朋友都以家乡为傲,谁也说服不了谁。今天老张要为大家分享一个历史比这些城市都要久远的文化名城,河南淮阳,有人说“六千年历史看淮阳”,淮阳古称宛丘、陈州,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六千五百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便在淮阳建都,此后炎帝也曾在此建都,西周时期淮阳为陈国,后来楚国也在淮阳建都,孔子还曾在这座古城讲学。现在淮阳的陈楚故城遗址就是当年的古城,是一座四面环水的风水宝地,被一万六千亩龙湖包围。伏羲陵寝太昊陵就位于龙湖之滨,占地八百多亩。

伏羲陵墓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此后历朝历代都对这座人文始祖的陵寝进行了扩建增建,目前保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所建。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多位帝王曾亲自拜谒、祭祀,并派驻守陵。进入太昊陵,第一感觉是规模宏大,建筑布局是宫殿式,历代所植的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从数百年到一千多年不等,古朴庄严。

进入太昊陵第二道门是道仪门,为单檐歇山顶式楼阁建筑,道,即道德;仪,义理。道仪即为道德和正义。《易·系辞上》中:成性存存,道仪之门,意思是提高品德,必须增进智慧,发展事业,必须从谦卑的礼仪着手,才能进入道仪之门,是为完成德业的根本,因此这道门也叫道德门。

第三道门,先天门,也是单檐歇山顶,不过这道门有两层,面阔五间,一层为城门洞式的高台,二层为楼阁。南门券口镶嵌一块石扁,镌刻“先天门”,是明朝御史尧卿所书,为了歌颂太昊伏羲始画八卦而命名,我们熟悉的八卦图原来是伏羲所画。

第四道门,太极门,也称太极坊,戟门,为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的牌楼。先天八卦中太极为原始混沌之气,是派生万物的本源,因此太极门处于太昊陵的中心位置,两侧各建一道腋门,东门叫仰观,西门为俯察。

进入太极门两侧是分别是钟楼鼓楼,这两座古楼阁都建于明代,为重檐歇山式,下边是直壁式台基,楼内各置大鼓和钟,暮鼓象征团圆,晨钟是开园的寓意。钟楼内所悬大钟为明英宗正统十年所铸。

和太极门相对的是统天殿,俗称“大殿”,建于明代,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重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龙凤大脊,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装饰考究,中为三节彩釉吉星陶楼,楼下有一龛,龛内书有“太昊伏羲殿”五字,左右配以二十八宿代表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殿内有“丈八木龛”,雕工精细,造型庄重,龛内是伏羲像。

显仁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坐落在十三级直壁式高台上。显仁取自《易·系辞上》:显诸仁,藏诸用,意思是以仁爱的面貌显现,使其恩泽普施于天下万物。可见,太昊陵内每一个名字都深藏人生哲学和智慧。

太始门,俗称转厢楼,建于明代,重檐歇山顶式高台古楼,中门上方青石扁上“太始门”三个字是河南监察使吴悌所书,周围有回廊,殿内保存有明正德八年御碑一座。太始者,元胎之萌也,指形式物质的原始状态。

再往后就是“先天八卦坛”和伏羲的巨型陵墓,八卦坛与寝殿相距五米二,青砖垒砌,为直壁式等边八角形,周围有青石压条,坛面以青砖砌先天八卦图。伏羲陵墓“陵高十寻”(一寻相当于今八尺),方座边长一百八十二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竖有一块巨型墓碑,高三米五,宽八十厘米,字大径尺,既无题跋也无年款,可能是题写的人觉得自己在人文始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吧。

陵墓周围遍植翠柏,古柏超过一百棵,树龄都在数百年以上,陵墓前这几棵都是上千年,树干挺拔,已经枯死,树干上这个天然长出的东西像什么呢?不知道被多少双手抚摸过,已经有了包浆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正在从广西陕西的摩旅路上,美景美食、故事全程分享,欢迎围观、点赞、评论!

Hash:39b3dfe3097b45e8727ba3b540fa5c58b0e13e6d

声明:此文由 行者老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