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2572周年,濮阳人缘何要隆重纪念这位老夫子

延续中华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我市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9月29日上午,位于论语广场的孔子,成了万人瞩目和敬仰的对象。雕像下漂亮的花篮,彰显着濮阳人民对于孔子的崇高敬意。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2年。9月29日上午,我市在论语广场隆重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仪式,延续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千百年来始终统领着中华民族文化前进发展的方向航标。为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延中华之文脉,增文化之自信,市孔子学会、市文联主办了此次纪念仪式。

孔子和濮阳渊源颇深。2572年,孔子诞生在鲁国。鲁定公十二年,为宣传儒家思想,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到鲁哀公十一年秋回到鲁国,在外十四年。十四年中,孔子在卫国居住近十年之久,其中后六年更是潜心于教学与研究。当年的卫国,国都就在濮阳市境内。卫国是除鲁国之外,孔子居处时间最长的地方,堪称孔子的第二故乡。濮阳市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既显示了濮阳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又对坚定濮阳人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纪念仪式上,我市社会各界人士,向矗立在论语广场上的孔子雕像敬献了花篮,中小学生们则表演了朗诵、独唱、舞蹈、琴歌等富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节目。市政协原主席、孔氏家族第七十七代传人孔德钦代表全体参与仪式的人员恭宣祭文。

祭文内容为:

大哉夫子,万世之师!

天命木铎,玉振金声!

昭德丕明。诗书既定。

礼乐遂成,令闻令望。

生民物轨,先觉先知。

桃李滋盛,其香始升;

钟鼓和鸣,天人是听。

昔我古初,大道不行。

尧舜汤武,尾大相征。

黎民如沸。嗟我夫子。

少能事鄙,壮也志弘。

立仁以礼,允乎大成。

复礼兴乐,博文克难。

化雨杏坛,七十二贤。

弟子三千,斯文在兹。

道济乾坤,删述六经。

高山景行,己立立人。

伟哉夫子,遗泽万世!

汉兴唐承,以启宋明。

哲人济济,以昌以隆。

伟哉中华,薪火相递!

我自承平,时虽遇疫。

众志成城永安永宁

荫佑我邦,不畏山高。

仁义丕显,流泽我疆;

文圣斯恒,华夏学宗。

上继前圣,下启太平

仁爱无涯,嗣圣孔子。

天下大同,典祀有常。

雅乐声扬,保我家邦!

深度阅读——

濮阳为什么需要纪念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用这句诗来评价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男人孔子,一点也不为过。如果没有孔子,国人还要在懵懂之中探索多少年?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2年。今天上午,濮阳市在论语广场隆重纪念孔子诞辰。众所周知,孔子是山东曲阜人,山东人旅游名号就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有人会疑惑,咱濮阳为什么要如此隆重地纪念孔子呢?

我们说,有必要,非常有必要!

孔子周游列国14年期间,有10年时间基本都在卫国。孔子居卫的10年,是孔子思想完全走向成熟的10年。濮阳,是孔子一生除曲阜之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堪称孔子的“第二故乡”。

公元前497年,孔子因不得志而离开鲁国,为实现政治理想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漫漫行程。先后适周问礼、适齐观乐、往观吴季札葬子、任中督宰、参加夹谷之会、堕三都、去鲁适卫、去卫适陈、去陈适叶、去叶返卫、去卫返鲁等,往返奔波几十年,凡历数国,最后均铩羽而归。孔子离开鲁国后,在外漂泊了十四年之久,先后到过卫、匡、蒲、曹、宋、郑、陈、蔡、晋、楚的边境,并反复进出卫国,在卫国居住得最久。

卫国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卫灵公一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孔子在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他粟六万斗,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和参予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十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孔子一行路过匡城时,因为被误认为是曾经骚扰过匡地的阳虎一伙,被人围困了五日。

一场虚惊过后,孔子和弟子离开匡邑,想去晋国。刚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亲自出城迎接。孔子此后在卫国住了两年。

孔子周游列国图:山东曲阜(鲁国故城)--泰安(泰山)--淄博(齐国故城)河南洛阳(东周王城)--濮阳(戚城)--淮阳(陈国故城、弦歌台)--商丘(宋国故城、宣圣台)--新政(郑韩故城)、安微风台(蔡国故城)、湖北江陵(楚都纪南城遗址)。

年迈的卫灵公对于治理国家并不起劲,虽然尊敬孔子,却无意让他参政,只是偶尔让夫人召见召见他,随车陪驾,招摇过市。孔子对此很失望,感到久居无益,两年后又离开了卫国。

这次,孔子一行辗转经过曹国、宋国、郑国,来到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国攻打陈国,弱小的陈国无力自保,局势危险,孔子只好带着弟子离开陈国。

在经过陈、蔡两国交接处时,正遇上吴、楚两国交兵,孔子师徒被乱军所围,可孔子还每天坚持教学,照样谈笑风生。他教育弟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君子即使处于穷困的境地,也不会改变操守,要是小人遭遇穷困,就要越轨胡来了。另外,他还派口才出众的子贡去同楚军交涉,终于在楚军保护下,死里逃生。

楚昭王当时想重用孔子,但遭到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国相子西认为,孔子有实现周公事业的想法,如果给他封地,再加上贤能弟子的辅佐,将会对楚国构成威胁。楚昭王就此打消了念头。孔子只得离开楚国,回头北返。

在归途中,孔子遇到楚国狂士接舆,接舆唱道:"凤凰啊凤凰,你的德行为什么如此不受重视!过去的己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还可以补救!算了,如今从政的人都很危险啊!"孔子听到这里,联想起自己转游各国,道途艰辛,但仍一事无成,而自己了已垂老矣。不过即使如此,孔子仍不主张消极避世,而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最后孔子又来到卫国。这一次,他在卫国住得比较久。虽然他本人因不满蒯聩与卫出公二人不遵父子之道,拒绝当官,但他自弟子则有的在卫国身居高位,有的回鲁国做了大官。年迈的孔子身居异乡,越来越想念自己的祖国。在卫国居住五年之后,他终于回到阔别十四年之久的故土。

至今,濮阳还完美保存有子路坟这一知名景点,作为孔子长年在卫国讲学和生活的有力证据。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也叫季路,以擅长政事著称,曾任卫国蒲大夫、后为卫权臣孔悝的家将,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儒学后人尊其为仲夫子。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宫廷政变中为保卫孔悝而战死,留下了“君不死,冠不免”的历史佳话,死后葬于戚城东,即今子路墓祠

基于以上事实,你说濮阳人该不该纪念孔子呢?

(来源:袁好问叔叔)

Hash:290a3f83bed615aeae1ee48f0c2dbfc3cb0285d0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