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良渚古城遗址旁,他爆改一个村庄,只为还原故乡的真实风景

听过很多回老家建房的,还没听过回家「建村」的。

2019年,「木匠」老宋回到家乡良渚,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跟前,大刀阔斧地爆改起了一个村落。

村子占地36亩,共9栋农民房,2个池塘,1片野草地,再远些是成片的稻田。房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年久失修。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老宋和年轻设计师把村落变成了一个拥有40间客房、以及餐厅、咖啡馆、茶室、泳池、户外剧场等配套的精品民宿

民宿建成后,有的人网络上匆匆一瞥,不以为然:建筑方正像带了个帽子毫无新意、大堂前的空地里种满瓜果影响美观......

那些走近它的人却爱死了它,说它如同一个微缩版良渚生活体验馆,从外看,建筑1:1还原了5000年前良渚先民的民居,比看博物馆里的模型还过瘾;

往里看通体素净,犹如美术馆一样优雅美丽,各种引景入室,行走之间阅尽光影流转自然之美。

01

戴帽子的房子

路中长出的树

那是故乡的原风景

雨后的傍晚,轿车追逐着玫瑰色的日落行驶在良渚的路上,不远处白露低飞,自在如风。

随着它的行动轨迹,视线落到了一棵树前,「是它」,我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棵网红树,稻子一熟,城里的小青年纷纷跑来合影,再随手写两句「打卡良渚美丽稻田」,点赞数蹭蹭蹭上涨。

车子停下后,一条黄色的狗狗耳朵耷拉,摇着尾巴冲了过来,眯着眼睛在身边转圈;它叫「阿黄」,是菩提谷收养的狗狗。

阿黄像是个熟练的管家,带着我们往前走进草地站上了一个缓坡,视线豁然开朗,一片绿意,顿时倒有点羡慕它每天都能在此自在追风。

不过时间倒回2年前就没什么可羡慕的了。

2019年这块草坪杂乱无章野草丛生。后来,铲车推平了它,用了一年的时间养了草皮,才有了如今的模样,整个民宿也因此变得柔和、生动、有弹性。

下了缓坡,即见菩提谷的大堂,阿黄也就此止步。

到达大堂要经过一块菜地,这个季节,茄子正在生长、野花开得没羞没臊,好像只有向日葵被雨水打得垂头丧气的。

当小编试图把菜地和良渚农耕文化进行联系的时候,不曾想大堂的外壁暗藏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彩蛋。

入口宽敞的门头气势恢宏,红褐色夯土墙以考古工作者钻探发现的红色黏土为色彩元素,墙中砌入竹筒,竹片,借着这些元素回溯良渚古城磅礴的历史底蕴。

顶上探出的横梁采用竹子做顶,既通光又美观,让人想起民宿主老宋。

老宋本是木匠,14岁便跟着父亲到处给人建木结构的老房子,心里早就把木头的味道记住了,这种材质贯穿了老宋「菩提谷产品线」,在2014年开业的菩提谷彩虹谷店、2015年开业的菩提谷大麓寺店都有应用。

文创区内部也用了竹子做顶

老宋造房子有个雷打不动的原则: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老房子的原貌。然而这个原则在良渚被打破了,良渚菩提谷的9栋民房进行了大改。

改造后的房子方方正正,屋顶像戴了一顶帽子,不新潮不前卫,但却十足的良渚。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0月,菩提谷·良渚古城遗址店正式动工建设。

由于遗址区一直在进行拆迁保护,且不能新增任何建筑,所以由原址保留下来的9栋民宅改造而成的菩提谷,就愈发显得稀缺和珍贵。

这9栋珍贵的房子以5000年前的良渚民居为模型,重新浇灌出了古文明时期良渚先民的居住环境,是对良渚的宝贵献礼。

草地推了重养,房子拆了重建,而2个池子连同那些「路中长出来」的树,得到了保留。夜幕降临的时候,当虫鸣蛙声响起,多少有一股良渚先民「临水而居」的意境,或许这就是老宋故乡的原风景。

外部看,菩提谷古朴厚重。而从内部看,菩提谷又精致迷人。

02

四季流转的窗

百变的陶罐花艺

美术馆式的审美体验

良渚菩提谷像是一个朴实无华,沉稳内敛的智者,这种气定神闲倒和老宋颇为吻合。

老宋很随性,他现在把能放手的都尽量交给年轻人去做。自从遇到了王九龄,他几乎把设计、软装的事全交给了她,菩提谷美术馆一样的内在审美,就出自这王九龄之手。

良渚菩提谷的外在亲吻了大地,墙壁也感染了泥土的颜色;内部则抹去一切,素净无瑕,不做多余装饰。

在这样的空间里,任何一个人的视觉重心全部都落到了一面面透明的玻璃窗上。

如果说自然的底色是良渚菩提谷的灵魂,那玻璃窗就是把灵魂引入室内的法宝。

在前台大堂,你能看到雨惹芭蕉

咖啡馆,你能看到竹节弄影;

在茶室,你能看到鱼戏莲花

在房间,你能看到树随风舞,能看到远处遗址公园的落日余晖和白鹭群飞的生动画面,亦能借这幅野蛮生长的自然景象遥想5000年前的绝代风华......

室内就是自然想象力的表现媒介,一天的不同时刻,呈现变幻无穷的光影效果,不同玻璃引入的别样风景,内部的空间似乎也有了生命力。

良渚菩提谷不能说一点装饰没有,圆的、长的、方的,各种形状的陶壶插花在各种角落安安静静地散发魅力点缀空间。

或是一盆针松在入口处探出头来,或是一丛繁花在窗下沐浴阳光,或是一支光零零的枝丫在空间里讲述生命的另一种状态......这些是王九龄亲自布置的,光是一支柿子就能凹出好几种造型。

后来,店员又从山上的菩提谷大麓寺店搬运来了各种枯枝翠叶,轻轻松松又点缀每个空间。

「美术馆」一样的空间可不能浪费,王九龄在良渚菩提谷设置了不少关于良渚文化的隐藏「彩蛋」——

前台寓意文明起源的「钥匙」、茶室前「良渚古城遗址」的标识、艺术商店的良渚文化书籍、邀请美院学生做的手作柴烧、以玉冠和玉琮为设计蓝本的露天剧场,还有以出土文物鳄鱼纹陶罐」命名的大鳄会议室......

室内添加了玉琮、玉璧等良渚「玉文化」的元素,墙面的「玉器」造型背后隐藏着光带,亮起时暖黄色的光晕勾勒出美妙的轮廓,优雅大气。

王九龄曾在全球建筑设计行业排名第一的AECOM公司工作了十一年,却率性地放弃了魔都的一切,来到大山里,良渚菩提谷不是她和老宋的第一次合作了,对于他俩,熟悉的人都知道:一个是随性之人,一个是随心之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03

诗意的「美丽洲」

解锁五千年稻野度假新方式

古良渚还原效果 截自《良渚·五千年的印记》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小洲」。

三面环山,一面平原,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且历史底蕴厚重,是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

2019 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菩提谷主人老宋,本着本地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忱,他将菩提谷带回了良渚,也给五千年稻野文明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度假新体验。

9栋客房,占地36亩,建筑面积5000方。客房以外,餐厅、咖啡馆、健身房、泳池、露营草坪、会议室等一应俱全,至于茶室,那是老宋的自留地。

所以,且不论周边的艺术中心、书店、教堂、古城、公园、博物馆......单是菩提谷就能玩上一天了。

见泽咖啡馆外部用餐区

早晨,在「见泽」咖啡馆用一杯咖啡唤醒迷糊的魂,一天的活动开始了。

大草坪上远处白露低飞,咫尺芦苇蔼蔼,除了自然景观周围不再有其他建筑,场地开阔,视野敞亮。这里是举办婚礼、市集,甚至演出的好地方,如果带着小朋友,可以在大草坪上踢个球、撒个野。现在天气暖了,还可以搭个帐篷,体验野餐的乐趣。

呆呆的夏日,呆呆地躺着坐着,在天幕下感受微风享受早茶/下午茶,白鹭、落日无需追,它自然向你殷勤而至。

草坪旁边是露天泳池,亲测实用!够大、水深也够,成年人完全可以舒展开游。至于儿童,泳池一侧有阶梯,相当于浅水区,如今到了夏天,一定是个片欢乐的海洋

泳池也好拍,后方成排棕榈树,别人免不了以为你在热带海岛度假。

玩累了也好说,老宋不会亏待你。

老宋是个资深「吃货」,现在最爱在朋友圈里面发发「深夜食堂」。自从菩提谷来到良渚,一举填补了良渚高端餐饮的空白。

餐厅主打的是创意杭帮融合菜,菩提泉水牛肉、菩提陈年花雕醉膏蟹、龙虾汤泡饭、葛仙米炖香梨......年轻的大厨是老宋尝遍杭州美食之后的惊喜收获,小伙子能入老宋的法眼,实力自是不俗。

离开那些带「菩提」前缀的菜名,接地气的美味也是有的,泳池边有两个面包窑,炭火烤制的叫花鸡皮酥肉烂,鲜美无比。

还有没有更接地气的?

入夜后,走入临水的篝火区,向上升腾的火力烤上几个红薯,同一个月亮之下,或许5000年的良渚先民也有着同样体验。

网红打卡地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图自王小泉

菩提谷周边人文景点丰富,一样好玩:对面的「良渚古城遗址」、4公里外的「美丽洲公园」、5公里外的「良渚博物馆」、6公里外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美丽洲堂」......

每一款都是网红。

菩提谷的日子,可古朴亦可浪漫。古朴建筑是它,高审美艺术环境是它,老宋还原了故乡的原风景,也还原了我们对于淳朴生活的的态度。

在菩提谷,你不仅会爱上柔软的草坪,也会爱上门口那片菜地;

你不仅会爱上精心布置的陶罐花艺,也会爱上小径底下夹杂在花间的野蛮生长的生菜。

对它的喜爱如同腾空的花火的高光,温暖而绵长。

Hash:3d7b8d3868a6fc55f6693c4cf3ea781013b2d10e

声明:此文由 三维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