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宋朝美食文化

文 Article / 张倩倩图 Pictures / 本刊编辑部

宋人对于饮食的精致程度,促使着宋朝社会诞生了花样繁多的美食,复杂的烹饪技术也在这个朝代悄然诞生。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东京有七十二家著名的正店(大酒店),还有林林总总各种名字,数不胜数的脚店(小饭店)。不仅仅在古籍中,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可以看到汴京城的繁华,迎风飘扬的酒帘、竹木彩锦搭建的彩楼欢门 ……

市井文化在宋朝达到高潮

中国人真正的夜宵生活是从宋朝开始的。吃夜宵是宋代的一种消费时尚,北宋的夜市没有等级和身份的差别,借着赏月的名义,平民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消遣方式,富人则在高台上开设宴席,伴着丝竹歌舞,整夜把酒言欢。

如此丰富的生活文化,与繁荣的宋朝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正式时兴三餐制的时代是从两宋百姓开始的。在饮食习惯上,两宋完全区别于唐朝奢靡的山珍海味,全民喜爱素食文化。宋人时常将荤食与粗鄙联系在一起,而素食则被美化为清雅亦高尚的人格。比如在苏轼笔下的元修菜“润随甘泽化,暖作春泥融。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也能从侧面反应出宋人对美食的审美更倾向于清淡素雅。而这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一直延续至今。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除了素菜,宋人对后代最有贡献的蔬菜则是豆芽。豆芽作为蔬菜食用始于宋朝,《东京梦华录》中提到:“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

汉人作为农业民族,五谷一直在饮食中占有主要地位。宋代没有玉米、白薯之类作物,因地制宜,北方人的粮食以粟麦为主,南方人的粮食以稻米为主。在宋代,饼作为一种主食,是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宋代凡是用面粉做成的食品,都可叫饼。《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在街头叫卖时所喊的“炊饼”,指的就是馒头。

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样食材,在宋朝可不多见。宋朝人以羊肉为上品,猪肉还登不了大雅之堂。宋朝的宫廷里就有一道明文规定:“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所以,羊肉是宋代宫廷食材中的绝对至尊,皇室的专供,自然也就变成了平民轻易触碰不到的奢侈品。

而一度曾是奢侈品的冷饮,在宋代也随着民间藏冰、藏雪的兴起而成为社会各阶层都能享用的小吃。《东京梦华录》说,六月时节,汴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梦粱录》也记载,杭城茶肆“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类”。

陆游在《斋居纪事》中曾说:“食罢,行五十七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大概意思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一句话,“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由此看来,在宋代人眼里,饮食健康是全民关注的问题。

2.宋徽宗《文会图》局部;3.内河夜市

盛况空前的樊楼

城市的酒楼,面朝大街,建筑宏大的重重高楼,这些情形都是宋代才开始出现的。 随着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热播,“樊楼”这个让剧中富庶人家向往的地方,让人口水垂涎的地方,就连富贵人家酒器碗盏也要效仿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由来?

樊楼,就是当时东京的七十二酒楼之首。相传风流皇帝宋徽宗与京都名妓李师师常在此相会,当时东京酒楼特别的多,以这个樊楼最为盛名,算是中国最早的餐饮界龙头,而且它不仅是一座酒楼,而是一片建筑群,有散客,雅座,顾客是数以千计的,每到节日更是盛况空前的。

宋朝的阿房宫、大明宫都是高耸入云的建筑,但都在皇宫大内。像这样供市民饮酒作乐过夜生活、专事赢利的经营性高楼,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樊楼却要高过皇宫!站在樊楼西楼的第一层,就可以俯瞰皇宫。

在宋朝的酒楼里都有吹拉弹唱的乐伎在你旁边伴奏助兴。这些吹箫、弹阮、歌唱、杂耍的人叫作“赶趁”。他们的出现,是由于激烈的餐饮竞争环境带来的。

宋代诗人刘子翠曾留下过“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的赞美诗句。

后来,樊楼已不仅仅是东京开封的一处繁华建筑,而且是一种富有故国意蕴的象征,成为北宋遗民怀念的对象。

宋徽宗《文会图》

“雅”文化的趣味

宋代饮食文化的一个有趣特点在于许多文人士大夫参与其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饮食“雅”文化。 他们喜欢谈论饮食,往往颇有趣味,甚至可以上升到哲理的层面。

宋徽宗的《文会图》中,文人集会宴饮,肴果杂陈,杯盏交错,文士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把酒言欢、饮食作画、温酒备茶,气氛热烈。桌上摆放着清淡的食物,实在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和烟火气的皇帝。

《夜宴图》中描绘了在繁华似锦的庭院中,文人雅士们秉烛夜饮,别有几分洒脱和飘逸。画中的学士们有的不胜酒力,已然激情昂扬;有的酒兴未尽,犹在豪饮,神态尽现风流倜傥。虽然取材于唐代的典故,表现的却是正宗的宋人风貌。

那种浮华的宴席是与这样清雅、淡泊、超脱的生活格格不入的,因为饮食对人们来说,除了果腹的“食物”之外,还是每天践行的人生态度。

位于南都御街北端的攀楼

必用的饮食餐具

提到宋人宴会必备的三样餐具,正好体现了宋朝饮食文化的精致。宋人宴请客人,或者在高档饭店吃饭,每桌都有一个箸瓶(是装筷子的盛具),等待客人入席后,会有专人取出筷子递给客人,客人再将筷子搁于跟前的“止箸”上。

而“止箸”放筷子用的,相当于今天的“筷枕”。在宋朝人的餐桌上吃饭,你啃剩的骨子不能直接吐在餐桌上,而是要倒入渣斗中,它是专用来盛放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的用具。下图便是渣斗了。

更高档的宴席,还会使用到另一种餐具,叫做“插食盘架”。竹编的食架,造型精美,像假山的样子,上面可以盛放盘碗、菜肴与糕点,这样,一桌食物看起来就非常有质感。足以可以,现如今盛行的摆盘,在一千多年的宋代,已有雏形。

而时至今日,两宋的繁华虽早已经化成书页间记载的辉煌,虽经千年,不曾失落!

Hash:e16719188556f708d1818e15fb4108e71e6d6cd6

声明:此文由 《艺术与设计》杂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