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考古重大发现,引来北京大学考古学习队

11月16日下午,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及北大学科办、教务部、社科部等40多名师生,千里迢迢来到淮阳县四通镇时庄行政村,参观考察“时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并在时庄党校聆听该村党支部书记时兴荣的党课。

“夯土墙围合的一个面积较大的垫筑台基之上分布有各种形制的房基和仓储类遗存。”经过考古人员3个月的发掘,淮阳县四通镇时庄村龙山文化遗址主体逐渐“浮出”。考古专家称,这类面积不大、布局紧凑、集中出现、性质单一的遗存,加上专门为其修筑的围合的夯土墙,在全国同时期非常罕见。

今年4月,淮阳县四通镇时庄村准备在村南头建厂房时,发现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被称为时庄遗址。这是继平粮台遗址之后,淮阳发掘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又一处遗址。目前,这处遗址仍在发掘中。

时庄遗址位于时庄村南部,从前期钻探情况看,大致呈椭圆形,面积约3万平方米。今年7月,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对遗址重点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

从钻探发掘的情况看,遗址包含龙山、春秋、汉唐时期的遗存,主体是以夯土墙围合的龙山时期遗存。“在龙山时期夯土墙以外,为春秋、汉代及以后的堆积,龙山文化时期遗存皆分布于夯土墙以内,这也是我们发掘工作的重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该夯土墙宽6米左右,层层夯筑而成,内外侧有护坡修补的痕迹。夯土墙内围合区域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约60米,形状接近圆形,面积约0.4万平方米。夯土墙围合的区域内存在一个面积较大的人工垫筑台基,垫筑台基之上分布有各种形制的房基和仓储类遗存。其布局、相互关系等情况还需进一步发掘研判。

“这类遗存的性质属于房屋或者仓屋,是否与祭祀有关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类遗存分布比较集中,性质和功能应当一致,外围夯土墙应该是为围合这类遗存而修筑的。”该负责人说。

转自周口日报,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Hash:64cc8c72925110db8f2d2a74629ca7b3ca9f0aac

声明:此文由 周口人和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