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石峪的大字究竟出自谁手?古今众说纷纭~

泰山经石峪刻字在我国书法界地位非常高,上面镌刻着部分《金刚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之一,被称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原刻有 2900 多字,现还存 1067字,字径在 50 厘米左右,几乎布满了石坪。经石峪的字体介于隶楷之间,书法纵逸遒劲,用笔苍劲古朴,风韵浑厚,让人感觉雍容大度、端庄淡然间又不失硬朗的风骨。刻字经石峪刻字究竟书于何代,出自谁手,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思的空间。

有人说是王羲之所写,有人则认为是唐人所为。明代的王世贞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则认为是宋元之笔。明代孙克宏认为自己阅尽古今的石刻碑贴,称:“今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还有人认为经石峪刻字的书体略同于《郑文公》,便断定是北朝“魏碑书圣”郑道昭所书,但这些观点均没有被证实过。

而在东平县,有一个叫二洪顶的山,山上的摩崖刻经和泰山经石峪极其相似。这片石经的书者署名写着僧安道一。安道一早期的作品大多是佛铭这类弘扬佛法的。他出名到了北齐的京城邺城后开始与达官贵人合作,所以在各处镌刻的字非常多。相传安道一再次来到泰山时,便镌刻了经石峪上的《金刚经》,想把佛经刻在巨大的石坪上永不磨灭。二洪顶这片摩崖刻经的书写特点、用笔走向与经石峪完全相同。 另外,郭沫若《访经石峪》这首诗题在了泰山经石峪的石壁上:“经字大于斗,北齐人所书。千年风韵在,一亩石坪铺。阅历久愈久,摧残无代无。祗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在这首诗里,郭沫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经石峪是北齐人书写的。看来最后的焦点也是落在了北齐人身上,那么安道一应该就是经石峪的书者了。

泰安全媒体记者 宋凯

*版权声明:公众号如需转载泰山工作室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一扫

Hash:5a74e3cee6eac490f9d4c1afda16503dedffe672

声明:此文由 Hi泰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