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持续推进生态宜居工程建设

村振乡兴,生态宜居是关键。2018年,我县建设美丽庭院227个、乡村苗圃2827亩、“岸绿行动”78公里,生态宜居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上求突破,我县持续推进生态宜居工程,实施全域环境整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掀起美丽祁门建设热潮,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机统一,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 认识工程建设的意义,自觉投身于美丽祁门建设

实施生态宜居建设工程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需求,科学确定整治目标任务,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才能真正让农村美起来、生活好起来,广大农民才会更有获得感、更具幸福感。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河长制”,建设20公里美丽河流示范段;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环境监察,强化重点领域环境综合治理,严厉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打赢生态建设持久战,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今年,我县将举全县之力抓好美丽产业、美丽县城、美丽镇村、美丽民居、美丽蓝天、美丽田园、美丽河流、美丽道路、美丽杆廊、美丽人民等“十大美丽”建设。

❂ 明确工程建设目标,抓好工程建设措施的落实

生态宜居工程建设目标为:结合美丽民居的打造,以“净(干净)、景(景观)、精(精致)、境(意境)”为总要求,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建设;突出景观升级,注重品种色彩搭配,着力打造“彩林”景观,因地制宜建设乡村苗圃;统筹开展“护源”“净水”“岸美”三大行动,开展“岸绿行动”。切实抓好工程建设措施的落实:一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省级森林城镇与村庄创建,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竹园,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和香化。同时,开展“美丽庭院”星级创建评选,严格标准,评选出星级“美丽庭院”。二是在行政村附近,新建或提升林苗两用林,积极向外销售培育的绿化大苗。开展森林抚育,采取割灌除草、移植、补植、修枝等措施,提升乡村苗圃质量和效益。三是按照 “一河一册”要求,结合治理水利工程,修复河岸生态,结合20公里美丽河流示范段建设,做好阊江水系、秋浦河水系、新安江水系、青弋江水系等四大水系10公里以上河流两岸的绿化。

❂ 掌握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合力推进生态宜居工程

一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各乡镇要依据美丽镇村、美丽民居、美丽田园及美丽河流等建设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编制本乡镇生态宜居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具体建设目标,落实工程建设地块与主体。二是加强领导,协同推进。成立乡镇生态宜居工程领导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林业、水利及美丽办分工负责,村组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我县的生态宜居工程。三是整合项目,统筹资金。建立与“河长制”“林长制”有机统一的环境整治“路长制”,实行“三长合一”。将美丽庭院、乡村苗圃、“岸绿行动”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水利建设项目及林业重点项目结合起来,凡是能够统筹到生态宜居工程建设当中来的绿化项目,都要按照 “放进来、靠过去、调过来”的要求统筹到生态宜居工程建设中。

Hash:33738551eaea08cfb21b594ff87c23048094c7be

声明:此文由 祁门县人民政府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