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历史美感 打造现代诗意 以格局和境界提升推进文化大繁荣——宁阳县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侧记

本文来源:山东文化厅网站

近年来,宁阳县把打造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全面参与、具有标杆意义的文化活动、具有塑造作用的文化品牌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唤醒历史美感,全面打造现代诗意,以格局和境界的提升,全面推进文化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走进宁阳,不时看到文化团体的文艺演出,经常性观赏艺人与艺人、村与村、乡镇与乡镇间的文化擂台赛,每个周末都能欣赏名家名段戏曲专场,每月都能受到全国知名作家文学熏陶,每个季度都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每年年底都能体会到各类文化表彰的收获感。这便是诗意宁阳的文化常态。宁阳县创新打造的“名著周末”被确定为全省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四级惠民大舞台”被确定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宁阳县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县(市、区)”。

全方位构筑文化领域的延展与创新,突出品牌塑造,让文化成为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细胞

乡土文化是一个区域文化的根,全民参与是推动文化繁荣的本,域外文化和传统文化是提供吸纳精髓的沃土。宁阳县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全民参与为根本,以即时、即兴、即娱乐为途径,以创新活动方式为保障,推进农村文化活动立足于乡村文明,活跃于城乡大地,娱乐于茶前饭后,教化于邻里之间,服务于经济社会,把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升级成为一种传统与现代文化精粹相融合的优质生活品相和文化样态,文化由此成为宁阳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生动细胞。

一是选优送精赛强扶弱,城乡一体互联共建,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领域精心培育“四级文化惠民大舞台”。“四级惠民大舞台”分为县区、片区、乡镇、村企四级舞台,以政府为主导,设置“县级舞台”;以宁阳民间艺术家协会为推动,把宁阳分成东、西两大“片区舞台”;以乡镇(街道)为统筹,设置“乡镇舞台”;以行政村、企业为基本单位,设置“村企舞台”。四级大舞台,采取自下而上“选”、自上而下“送”、集中精品“赛”、针对弱项“训”的四位一体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交流提高,既能发挥群众参与创作、组织、演出的积极主动性,把下级优秀节目“选”出来,又能把优秀的节目“送”到千家万户,建立起从城市广场到田间地头的群众文化活动长廊。工程自2011年启动以来,全县上下多方共建,四级联合推动,形成了强大发展合力,广大群众也逐渐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和最终受益者,文化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每年全县各级各类演出达到300多场次,受惠群众突破50多万人次。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省市电视台、文化报、凤凰网也分别对这一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经过近几年的完善,“四级惠民大舞台”被评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二是让经典国学走进老百姓,延伸到县乡基层,在传统文化领域精心培育“文庙百姓讲堂”品牌。以宁阳文庙作为活动阵地,不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彰显宁阳文庙文化底蕴,提升宁阳文化品位。讲堂分“春夏秋冬”四季长卷,每年举办四期,面向普通大众,突出群众性、广泛性,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学者来宁讲学,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传授中国经典国学。活动自2012年开展以来,先后邀请李中华、孔祥林、杜贵晨等人来宁阳文庙开坛讲学,传经送宝,近万名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了活动。目前,“文庙百姓讲堂”已经成为全县传统文化的传播阵地、普通百姓的受益课堂、历史知识的交流场所、思想文化的碰撞沙龙。

三是名家名著名人与“文学逐梦人”面对面,高端文学熏陶零距离,在文学创作领域精心培育“名著周末”品牌。以突出“阅读改变生活”为主题,倾力打造的“宁阳阅读”的文化品牌“名著周末”,旨在把全民领进高端文学殿堂,积极塑造核心人群,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面激活核心文学创作人群的创作欲望,提升创作水平。讲座每月定期举行,以开放的讲授方式,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教授、评论家讲解名著的创作背景、艺术、价值,邀请作者本人讲解文学名著创作的历程、构思、心得及感受,让听众、读者和专家教授实现零距离接触。讲座结束后,及时开展专题名著论坛,交流学习心得及收获。目前该项活动已成功举办31期,先后邀请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全国知名作家彭学明、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谭好哲、李掖平等31名知名专家、作家前来授课。

四是经典名唱陶冶情操,把传统曲目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在曲艺领域精心培育“戏里戏外”品牌。为发扬我县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曲艺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给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舞台,宁阳县于2017年8月建设完成戏曲文化展览馆,集展示、表演、培训为一体,不仅承载着戏曲文化的传播使命,更是对宁阳历史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是我市唯一一个以戏曲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同时,成功创办“戏里戏外·名家名段”戏曲欣赏剧场,开办“戏曲公开课”,先后邀请了省内外戏曲名家进行演出,近千名戏曲爱好者从中受益。

五是在拥挤城市为市民留住一片空间,让居民全面展示才能,在城区精心培育“广场放歌一小时”品牌。活动以四季篇章主题演出为主,打造城区群众文化名片,每月的第一个周五晚上,在金阳公园举办一次主题演出活动,主题演出突出群众性、广泛性和娱乐性原则,使城区群众常年有活动,月月有主题,为城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的同时,也为各类文艺演出人才提供锻炼提高的平台,带动城区群众文化生活向更加活跃、更高品味的方向发展。

六是尽情释放激情,圆农民明显梦,在农村精心培育“一村一人一艺”百姓擂台赛品牌。为进一步深化丰富“四级惠民大舞台”文化样式品牌,建百姓文化大舞台,圆百姓“星光大道”梦。自2014年以来连续举办“一村一人一艺”百姓擂台赛。县内所有村级热爱文化事业,有一技之长身体健康的文艺爱好者、文化带头人等均可报名参加,年龄不限,节目形式不限,人数、场地不限,可以个人参赛,也可组合参赛,全面体现全民参与,挖掘民间群众才艺,传承优秀文化艺术。今年,宁阳县创新“人对人、村对村、乡镇对乡镇”的比赛机制,创建由点到面、条块互联的文化活动网络,搭建农村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广阔大舞台。

突出文化传承,唤醒沉睡历史,让历史的美感涅槃重生

保持文化大繁荣的旺盛生命力在于群众参与,坚持传承和发扬,实现持久发展,还要建设可见可视的实物支撑,既能留下记忆,记住乡愁,又能推动发展,成为本地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宁阳县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一项任务,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落实方案,一抓到底”,精心打造一批传统文化精品工程。

一是注重一脉相连的历史纬度,展现厚重文化的唯美,严谨细致评选新“宁阳八景”。宁阳县历史悠久,北依五岳之尊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西与水泊梁山相望,是泰山文化和儒家文化以及忠义精神的交融之地,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物古迹遍布境内,既拥有风光秀丽的神童山、彩山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景观,又具有 “大汶口文化发现源地”称号的堡头遗址以及饱含厚重历史文化气息的文庙、颜庙、禹王庙等历史文化景观。为弘扬我县文化与时代精神,整理、挖掘、保护我县文化遗产,充分展示我县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我县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我县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文化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宁阳县在明清两代“宁阳八景”的基础上,举办新“宁阳八景”征集评选活动。新“宁阳八景”征集评选,结合民间视角与专家眼光,以境内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化景观为主要对象,包括传统的历史文化景观、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景观和人文民俗景观。征集评选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坚持群众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群众投票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原则,最终评选出禹碑虹渚、虬枝歧柏等新“宁阳八景”,进一步提升了宁阳县域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体现了时代特点,地域特色、宁阳文化内涵、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二是遵循历史遗迹规制,传播先人智慧,打造文物保护精品工程,光大历史文化景观。我县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起源较早,在距今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境内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址、遗迹39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我县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建设文化大县的重要举措之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举世闻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1959年首次在县境东部磁窑镇堡头村发现,从而揭开了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篇章,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宁阳县争取大汶口遗址河南岸滨河区域保护工程国家补助专项经费1300万元,于2016年建设了大汶口遗址大汶河南岸防护工程。宁阳堽城坝、禹王庙与大运河济运工程息息相关,明成化年间在大汶河元代堽城坝址下游重新修建堽城坝工程,拦截汶水,通过洸河,注入济宁大运河,以利漕运,属大运河配套工程,是中国最早的“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出处和源头。为此,宁阳县争取宁阳堽城坝、禹王庙文物保护工程国家补助专项经费1670万元。2015年开始重新启动了禹王庙抢救修缮工程修缮了东院,新建了西院。宁阳文庙,创建于元大德初年(1297年),距今已有720年的历史,是泰安市现存唯一的一处尊孔、祭孔庙宇,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从2003年开始,宁阳县对岌岌可危、年久失修的文庙大成殿、大成门和东西两庑等四座古建筑进行抢救维修,拉开了文庙保护工作的序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12座单体古建筑及庙墙。颜庙为颜子后代于公元1275年所修祖庙,因“二梁不在大梁上”的特殊造型,并具有典型的宋、元时代建筑特点,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争取资金500万元,于2016年实施了颜子庙和颜林修缮保护工程。

三是挖掘历史遗留遗存,留住历史记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围绕县内特色文化遗产,充分整理挖掘,全面完成非遗“四个一”工程建设,编纂完成《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宁阳县卷》;建立健全档案室和数据库,各种文字、图像、声像等资料完备齐全;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200余件,对实物展厅进行了装修改造,建成了全市一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厅。目前,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大类600余项。其中,省级名录4项,市级名录23项,县级名录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7名。“保护虫源地,虫籽回故乡”倡约仪式活动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非遗十大亮点工作”。建设完成地方戏曲文化、泗店镇蟋蟀文化、东庄镇红色文化鹤山镇农民工文化等4个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展览馆。

四是实施龙头带动,挖掘一批文艺能人,形成传统和现代相融合文化生活样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挖掘一批非遗传承、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俗文化能人。立足宁阳地域特色,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效果明显的,授予“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在高跷、秧歌、杂耍、舞狮、舞龙、花船、旱船等表演领域活动经常、发挥作用较好的,授予“宁阳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在柳编、编织、刺绣、剪纸、泥塑、雕刻等手工创作方面的能工巧匠,授予“宁阳民间工艺大师”称号。对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富民俗文化内容,积极向外推荐,提升宁阳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授予“宁阳民俗文化带头人”称号。以打造宁阳阅读品牌为平台,选拔一批读书、藏书、说书、写书能人。在农村扎实开展“双百双十”评选活动。从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经常参加各类读书活动,热心文化公益事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学以致用的读者中评选100名读书人。从具有藏书数量较多,积极参加相关文化活动的藏书者中评选100名藏书人。在具有较好听众基础的说书者中评选10名说书人。在围绕乡村情怀撰写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词、歌词等文学作品有一定数量,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创作者中评选10名写书人。以倡导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目标,选树一批企业文化带头人。

突出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育,打造现代诗意,展现宁阳文化的大爱大美

抓住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育两大重点,及时传播当代文化,蕴育反映时代文学大家,积极邀请名家授课、举办文学论坛、开展作品评选等活动,激发全县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提高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水平,掀起了全县文学创作的热潮,涌现出《宁阳作家文学大系》、《乡志》、《人子·人》等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呈现出宁阳文学的与时俱进特色,成为诗意宁阳的强力支撑。

一是定格诗意之美,聚焦安居之乐,呈现和谐之美,以本土居民朴实的眼光反映诗意宁阳。为创新文化工作机制,优化文化活动方式,让居民讲好自己的故事,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基层文化的内生发展,宁阳县开展了以“土香•书香•劳之余”为主题的诗意宁阳文化创建活动。活动突出对乡村各类文艺人才和厚重历史的挖掘,突出推进和激发乡村各类文化演出与创作,突出传承和弘扬乡村各类传统文化,使基层文化活动立足于乡村文明,教化于邻里之间,把基层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紧密的邻里关系,变成一种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生活样态和文化样态。根据活动中涌现出的鲜活实例和作品,编辑发行了《诗意宁阳》丛书,从农民、工人、教师和公仆四个方面表现各行各业对宁阳大地的热爱,内容涵盖诗词、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化作品和人物,用诗的眼光、镜头的语言、文化的记忆描绘宁阳农村的浓郁文化气息,反映宁阳普通群众日常生活诗意之美,安居之乐,和谐之美,展现宁阳的厚重与大美。

二是读书凝聚力量,读书增进智慧,以推进宁阳阅读“六进”工程反映诗意宁阳。自2014年开始,开展了以打造“宁阳阅读”文化品牌为主线的“读书宁阳•藏书宁阳”活动,活动以“六进”工程为载体和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坚持以实现学习型社会为目的,以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为载体,以满足人民基本阅读需求为工作出发点,为全社会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不断开拓创新,全民动员,每年举办一次个人藏书作品展,每个单位每年开展一次主题读书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读书演讲比赛,每年举办一次“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评选活动,并进行表彰。

三是丰富传播手段,占领文化传播主阵地,以综合性、交互式、全媒体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反映诗意宁阳。该平台实现了县图书馆及其网站、新华书店、《宁阳读书人》纸质内刊、手机微信平台、固定云屏借阅机终端等全媒体的交互式、全方位融合,将读书、看报、购书、借阅、点播收听有声读物和在线观看视频等各类不同形式的阅读融为一体,呈现在手机智能终端,实现“24小时无障碍无边界立体式的阅、购、视、听”,完成了阅读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传播方式的无缝对接,为全国首家。宁阳县图书馆网站强化宣传图书馆工作动态、介绍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提高图书馆各类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及传递最新资源快讯;“书香宁阳”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平台提供网页在线阅读、PC客户端下载阅读、微书房手机客户端下载阅读等功能。提供10万册数字图书和3万集有声图书,3000种实时更新的电子期刊。将宁阳县图书馆资源应用于互联网方式的数字图书馆,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一个网上个人“终身书房”,用户获得账号后,就可以用一个账号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通过任何方式访问数字图书馆,最大限度的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宁阳读书人”微信公众号和图书馆微服务大厅,开设“在线读书、书摘书评、大家论坛,推荐导读、文化动态”等栏目,满足读者阅读需求;通过“新华阅购”栏目可实现在线购书;开通使用“云屏数字借阅机”,在政府机关大楼和图书馆分别提供云资源看书、听书等服务。

四是多渠道激发文艺人才的创作激情,建立文艺创作基地和文学期刊,以本土文学作家的乡土情怀反映诗意宁阳。突出本土作家的成长发展,鼓励作者创作、多出精品,多次聚集宁阳文学爱好者召开作品研讨会。突出文学评论和交流,举办文学讲座和沙龙相互学习交流,创作出了《乡志》、《地平线》、《人子·人》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品,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其中动漫剧本《蟋王东征》,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专家评审和综合评估,成为山东省电影剧本孵化计划的6个立项项目之一。先后组织开展了“金秋彩山行”书友会、“土香·书香·劳之余”等大型文化主题活动并评选出获奖征文。建立文化艺术创作研究室2处文学创作基地,成立读书人协会和泰阳书画院,创办《宁阳读书人》、《枣花》等文化期刊。《宁阳读书人》先后获得“2017年全国群文期刊优秀装帧设计奖”、“2017年度中国图书馆界十佳内刊”等殊荣。

五是把“送”文化变成“种”文化,实施“基层文化细胞推进”工程,以农村活跃的文化盛景反映诗意宁阳。宁阳县自2012年开始,实施“基层文化细胞推进”工程,提出并全面推广“文化推销员”制度,从村级热心文化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具备演唱、弹奏、舞蹈、绘画、棋类、编织、剪纸以及其他民俗文艺特长的农民中选拔热心人士,依托他们的文化才能和个人影响力,发挥示范作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一人带多人、多人带全村的文化活动氛围,将广大群众培育成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目前,全县行政村共推荐文化推销员1500余人,推销员每年在基层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两万余次,成为乡村文化永不褪色的“种子”。

宁阳县用优用准文化资金确保社会效益最大化

宁阳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准、用好、用优,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是共建共享,让贫困人口的物质基础与文化生活共提升。以实施精神塑造为引领,增添文化扶贫新引擎。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产技能的提高,把文化与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要求,以及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使文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全县文化系统立足实际,充实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内容,集中力量完善已有的文化阵地,积极为村民组织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共建共享。以活动开展为载体,营造文化扶贫社会氛围。按照“因地制宜、分门别类、重点突出”的原则,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活动中将文化扶贫政策宣传贯穿其中,引导全社会参与到文化扶贫工作中来。以文艺培训为重点,夯实文化扶贫人才基础,举办贫困村文艺人才培训班。以设施建设为抓手,打造文化扶贫主阵地。引导贫困村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等文化主阵地的设施建设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乡村文明行动、与扶贫项目、对上争取结合,巧借外力。今年以来,宁阳县文广新局在50个省级贫困村、41个市级贫困村,分别开展集中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扩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改,配送了文化娱乐器材,先后共投入资金近300多万元。

二是政府买单,百姓看戏,把百姓最想最盼最需要的先进文化送到家门口。按照“单月抓比赛,双月抓下乡”的思路,将“一村一场戏”深化为集中下乡与经常下乡的有机结合,在非农忙时节的6、8、10月份,开展“一村一场戏”的巡回演出,11月份开展专题演出,11月底前全部完成。自2013年实施“一村一场戏”文化工程以来,截止2016年底,累计送戏下乡1340场,累计投入资金402万元。确保了我县“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送戏下乡的演出质量,规范了我县送戏下乡队伍建设,真正探索建立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演出主体和多种演艺形式有机结合的农村文化生活长效机制,真正把我县的“一村一场戏”办成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

三是以奖代补,全面优化升级乡村文化阵地和设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通知》、《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宁阳县基层文化建设强乡镇评选办法》等文件,突出“文化投入”比重,细化制定了《乡镇(街道)文化工作月报制度》以及《重点文化项目实施县级报账制度(暂行)》等激励政策,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文化工程激励机制和以实绩定等次、按等次兑现奖励的评价推进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坚持增加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认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做到统筹利用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推行以实绩定奖惩、以考核定分配的投入机制,根据文化考核成绩进行资金和物质奖补,有效调动了乡镇投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Hash:fd6c32107ac036956db2f0deaf73aa5796b485d3

声明:此文由 宁阳读书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