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渤海的城市——《怀古之旅》49

濒临渤海的城市

——《怀古之旅》49

东营十多天,连日阴雨,黄河海口停航,始终没有机会看黄河入海的壮观,而何日再恢复启航也没有一个准讯。于是我改变主意,先走周边的景点。9月25日,我先到滨州,住入黄河三路的如家酒店。

Δ滨州汽车站

滨州为山东的北大门,以濒临渤海而得名。滨州市有惠民孙子兵法城、魏氏庄园邹平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旅游景区。我到滨州后,先到惠民县城,游了孙子兵法城,再到魏集镇游魏氏庄园,隔日又从滨州经黄河大桥南下博兴,游了董永故里和兴国寺,观瞻了丈八佛。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美丽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搜神记·汉董永》载:“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 ’主曰:‘必尔者,但令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 !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三国时期,曹植在《灵芝篇》中也写了董永的故事:“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可见,远在三国时期,董永的故事已广为流传。唐代《法苑珠林》、宋代《太平御览》都有董永的记载。山东嘉祥县武翟山武氏墓群有董永鹿车载父、田间劳作的石刻。《中国人名大辞典》也把董永列为我国历史名人载入,在董永条下载曰:“董永,后汉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后徙安陆……”

▲山东嘉祥东汉晚期武梁祠后壁“董永事亲”石画像

董永故里现有湖北孝感江苏丹阳安徽安庆和山东滨州的博兴等几种说法。我到博兴住下后,打车9元钱,到了锦秋街道湾头村董永故里。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株位于街中央的空心老槐树,周边筑有石栏防护,前后有“媒仙”与“媒仙古槐”的石碑。槐树空心,仅靠树皮输送水分和养料,却长得枝繁叶茂。树上挂有很多红布条,大概是待婚男女所系。再前行二百米,见一湾河水,河边有一座曲桥,桥头一块大石,上刻“天然乐园麻大湖”七字。走过石桥,前头湖心有董永与七仙女的花岗岩雕像。

Δ媒仙古槐

Δ董永与仙女雕像

Δ靠树皮养活长得枝繁叶茂的老槐树

从湾头村出来,我又打车去湖滨镇的丈八佛村。这里有一座始建于东魏天平元年(534)的兴国寺,寺中供奉着一尊青石立式圆雕的千年古佛。造像高数米,高肉髻,方面大耳,着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祗支,胸前结带,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覆莲座上,人称丈八佛。

Δ始建于东魏的兴国寺

Δ兴国寺中丈八佛

离开博兴县往东,到了东营市南面的广饶县,游览了孙武祠以及坐落于祠内的关帝庙。孙武祠灰砖碧瓦、飞檐翘角、彩绘藻井、气势恢宏。大门匾额“孙武祠”三字为前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所题。祠宇仿宋建筑,内设孙武生平展、孙武书画展、兵法战例展、广饶历代将军展、孙子研究成果展、古代兵器展、兵马资料展等十个展室。孙武祠内的“广饶关帝庙大殿”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是山东省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Δ孙武祠

Δ“广饶关帝庙大殿”

从东营出来,经滨州、惠民、博兴、广饶北上,绕了一个圆圈,重又回到东营市东城区曹州路的如家酒店。经打听,得知黄河口已恢复启航。因感冒,到市人民医院挂大瓶,耽搁了两天。至10月3日,仍请上次的私家车司机载我去黄河入海口码头,买了一张100元门票,坐上游轮,开了半个多小时,许是由于风浪太大,临近渤海口,游轮便掉头返航,始终没能见到河水与海水汇合时黄蓝清浊、泾渭分明的景观,留下了些许遗憾。

Δ黄河入海口码头

Δ黄河入海口

(原标题《滨州之行》)

附门票:

Hash:a216a2b6375e96e3cd6dba4160dfececfd548722

声明:此文由 小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