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北京这座美丽的桥,又重现“金光穿洞”的奇景!

入冬,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

又出现难得一见的

“金光穿洞”光影奇景。

落日的余晖

照射到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

光影交错间,

展现出十七孔桥

清晰的轮廓和剪影之美。

颐和园十七孔桥

是连接东岸和南湖到的一座长桥,

乾隆时建,

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孔劵组成,

长150米,宽8米。

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

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

每个桥栏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

十分精美。

每年冬至前后,

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

到下午的时候,

太阳的阳光能够灌满整个桥洞,

当太阳三四点钟时候,

灌满桥洞的阳光呈红色。

拍出的照片相当美观。

为拍摄十七孔桥冬日美景

冬至前后

许多摄影爱好者

会纷纷来到这里,

这里每天人满为患。

生命咏叹/摄影

昆明湖

每天都会映出晚霞光

光芒反射在桥洞的!

有时候是橘红色,

有时候是粉色呢。

紫竹聆风/摄影

十七孔桥,

每个桥洞都充满了金色的、

灿烂的、迷人的冬日阳光,

与往日相比显得尤为壮美,

也有人将“金光穿洞”

称为“金光穿孔”、

“红光穿洞”、“红光满洞”及“红桥洞”等。

l-j-wei/摄影

冬至是一个“活节”,

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

一般在公历的12月21日

或12月22日这二日。

通常而言,

这个时间的前后,

都是拍摄“金光穿洞”的“好日子”。

北京老顽童拍摄者/拍摄

除了冬至前后,

平常时间也可以看到

桥洞中的“金光”,

不过,

是不可能看到

17个桥洞都充盈的。

北京老顽童拍摄者/拍摄

拍摄“金光穿洞”的最佳位置

在十七孔桥的西北角

还不到下午3点,

桥头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游客,

不久,

随着日头偏西,

十七个桥洞逐渐染上越来越浓重的金色。

雨起云端1/摄影

“金光穿洞”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在网上有很多解释。

简单来讲,

日落的方位随着季节是在不断变化的,

好比冬天的日落方位在西偏南,

在冬至前后,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日落点上,

阳光恰好照射在了

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

形成了美景。

北京老顽童拍摄者/拍摄

一些人认为,

当年造十七孔桥时,

工匠利用了天文学的这一原理,

把这样的景观呈现出来,

由此称赞清朝的工匠巧夺天工。

对于这一说法,

有人保留质疑态度。

曾湘敏/摄影

其实,

天文学在我国虽发源较早,

但我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

最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是风水

曾湘敏/摄影

十七孔桥作为颐和园中最主要的桥梁,

修建时间为清乾隆十五年,

那么“金光穿洞”如此奇景,

若真是有意为之,

却在此后清乾隆钦定的“燕京八景”中

没有入流,

这难道不奇怪吗?

老兵/摄影

或许“金光穿洞”的现象确为巧合,

虽然后人可以科学解释,

但当时并非利用了天文学原理。

不管怎样,

这一美景还是值得人欣赏的。

雨起云端1/摄影

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

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层次,

千亩碧波尽收眼底的空旷观感

因有此桥的点缀,

将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

这些都是造园设计者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

时值冬日,

颐和园除了“金光穿洞”,

其他地方也非常值得一游。

蓝天碧水、清幽宁静,

昆明湖岸边芦苇花绽放、

随风摇曳,黑天鹅戏水

鸳鸯追逐嬉戏,

如画美景令人陶醉。

位置: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

小贴士:拍摄最佳时间为冬至前后下午4点左右,每天持续时间只有大概20分钟,拍摄最佳地点则在湖心岛的东侧。

天气寒冷,前去拍摄的小伙伴较多,欣赏这份美景时也要注意添衣保暖,安全拍摄!

END

Hash:063cea4c8786c0b10822b1f5452bb2670df6b421

声明:此文由 自驾游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