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记忆丨弥河故道文化遗址考

潍坊日报·今日青州》是经潍坊市委批准,由潍坊日报社主办、青州市委协办的报纸,是青州市最权威的主流媒体,也是青州境内唯一具备国家正规刊号的平面媒体,最具公信力和导向性,是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发行量3万份。为对开大报,彩色印刷,内容丰富多样,贴近群众,可读性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是客户刊登广告的理想媒介。

弥河,根据《水经注》记载,古称巨洋水。《国语》谓之“具水”,晋袁宏谓之“巨昧”,《唐书》称“米河”,《齐乘》作“洱河”,清代至今定名为弥河。

弥河发源地,位于临朐县嘉靖临朐县志》记载,此河干流发源于沂山西麓天齐湾。现考此湾无踪,沂山西麓群泉汇流于沂山乡水石屋村附近,集为一股,即为该河干流之源,其支流有150多条。

流经临朐、青州、寿光,在寿光广陵乡南半截河村,分为3股入渤海。弥河主河道东北流,至潍坊市寒亭区央子港与白浪河汇合入海(河口段也称新弥河)。其余两股为弥河入海岔流,均由南半截河村北流入海。河长206公里,流域面积3847.5平方公里。其中临朐县境内总长82公里(《临朐县志》1990年版记作85公里),河床最宽750米,最窄25米,平均宽度370米。受地形影响,河身蜿蜒曲折,有“九山到冶源,弥河过九遍”之说。河床比降变化较大,上游为1/25,中游为1/800;青州市境内流长29.82公里,流域面积662.5平方公里、主河槽宽250—300米,平均比降1/900,流量变幅较大,汛期渲泄洪水最大量达4000立方米/秒,枯水季节常断流。平均年入境水量为22836万立方米,平均年出境水量为29156万立方米;寿光市内主河道县境内总长度为80公里,河槽平均宽170米,入境流域面积2248平方公里,泄洪能力为2500—3000立方米/秒。河道平均比降3.2/1000。

弥河由河源至冶源为上游,河长56公里,河流经行于山丘区,河道平均比降为10.4/1000。冶源至寿光岳寺高为中游,河长54公里,河流经行临朐盆地和山前平原区,河道平均比降1.5/1000。岳寺高以下为下游,河长9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为0.4/1000。

弥河故道

弥河不但名称多变,其河道也多次更改。平日里,弥水潺潺,浩浩荡荡一路从沂山向北流淌;洪水时节,弥水怒吼着,咆哮着,携泥带沙,水流湍急,中下游往往冲决堤岸,造成河流改道。

《寿光市志》记载:弥河下游段,因为历史上多次改道,所以有“寿光县,弥河串”的俗谚。依稀可辨的古弥河道有6条。其中青州市杨家庄至北洛古河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老古河道,距今已4000多年。由杨家庄以西,北流入寿光境内,经孙家集、县城西关至北洛西。该古河道储有丰富的河沙。

从弥河流经青州市河道航拍现状图看,河道自黄楼街道大刘村(位于杨家庄西)南,由南北走向变为东北走向,并由宽变窄。由于弥河上游比降大,汛期洪水携泥带沙冲入比降小的中下游,淤积于河道内,逐渐将河床抬高,随着河床的不断抬高,河堤难以承受洪水压力,极易造成决堤,改道而行。从弥河故道所经过区域地形地貌看,河道经过之处明显高于两侧。经考证,大刘村南、现弥河拐弯处为《寿光市志》所记,距今已4000多年北流入寿光境内的弥河古河道南端起点。

弥河故道,行走路线,因河床内储有大量河沙,特征明显。弥河沙颗粒大,沿途老百姓称其为“大沙”,沙中无杂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根据地下河沙的存储情况,故道能够准确定位。淤积于河床内的泥沙,由于河沙比重大,沉降于底部,其泥土悬浮于表层,演变为可耕种的优质农田。起自黄楼街道大刘村南,经沙店、王岗村过309国道,在东夏镇桃园村东,经张季、曲于、高家集、崔家、王家、二府、杜家,由杨立伍村到何官镇南口埠村东入寿光市境。青州市境内长度13.1公里。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沿故道村庄狂采滥挖河沙所留痕迹看,河床宽度300米左右,沙层最大厚度7米左右,沙上土层厚度局地不足60厘米。

4000多年前的这条弥河故道,其行走途径因地势平缓,沃野空旷,自然形成了曲折漫回、绸带飘舞的样子,扩大了它的流域面积,为古代先民临水而居创造了有利条件。青州古代先民在此女采男捕,夏渔冬狩,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创造了古代青州光辉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两岸众多的古遗址,丰富了文化遗存,青州的古代文明也因此而闻名于世。

弥河故道遗址分布

在《青州市镇村志》编繤过程中,市文物局提供了这条故道沿岸文化遗址分布情况。

东夏镇境内遗址有:

桃园遗址。该遗址在青州城东北10公里,东夏镇桃园村南一高埠上,是山东省发现的第二处北辛文化遗址,历史上青州市迄今发现的最古的文化遗址,是潍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约3.75万平方米,土质黄褐。遗址中心偏北部有王(村)潍(坊)公路东西穿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区,东部则为弥河故道的主河床,1977年5月发现并开沟试掘。从王潍公路路沟断崖及试掘可见,文化层深达2米,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堆积。遗址分四层,第一层耕土,厚0.5—1米;第二层深灰土,厚0.15—0.75米,内含龙山文化时期陶片;第三层浅灰土,厚0.3—0.5米,内含大汶口文化类型陶片;第四层仅见一灰坑,内有北辛文化遗物。出土的器物标本有北辛文化时期的夹沙褐陶鼎口沿、鼎足,大汶口时期的钵口沿、漏形器等陶片,龙山文化时期的齟、鬻、罐、杯、壶等,还有商周时期的鬲、簋、豆等。并且出土了著名陶鼎。

桃园遗址出土陶鼎 口径29厘米

桃园遗址出土石磨棒 长15.5厘米,宽6

拾甲古文化遗址。地处弥河故道西岸,拾甲村东北,为大汶口、岳石文化、春秋战国和汉代文化遗址。

拾甲遗址出土石铲 长14.5厘米,宽8

1974年桃园公社在“学大寨”过程中,组织2000余人,奋战拾甲村后的“马虎岭”(遗址所在位置)。指挥部设在“马虎岭”工地,出动500辆小车搬运土方,一个冬季把一个5米高的大丘岭铲平。整平土地时,出土贝壳币、刀币、铜镜、铜剑等文物,并出土大量铢钱,其中出土的刀币现存于青州市博物馆

李集村遗址。位于李集村西100米西岭处,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弥河故道西岸。李集村原有西岭、东岭,1975年西岭整平时发现,文化堆积距地表深约0.30米。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采集到北辛文化的桂叶形石铲,战国时期泥质灰陶豆、盂等残片,收藏于青州市博物馆。为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遗址。

大袁遗址。位于大袁村南,弥河故道西岸。为龙山、商周、汉时期文化遗址。据《大袁村志》记载:村前有“黄土岭”(遗址所在位置),土质很细,金黄色。岭上有关帝庙,庙周围绿树参天,鸟飞蝶舞,庙院内4棵松柏树,高十几米,树冠遮阴。庙正堂3间,砖结构,四梁八柱,柱下石鼓支撑,出厦式样,屋顶四角飞檐,饰哈巴狗、龙头等物,房顶小青瓦,猫头滴水,古式影壁,配东西两厢房,古朴典雅。两扇大门漆朱砂,高3米、宽2.4米,高大威严。门有对联:“为忠不惧生与死,结义舍命保其主”。当时香火很旺,每逢佳节吉日,各方善男信女前来求福保平安。1949年庙宇被拆除,其材料在拾甲村建了学校。

崔王东岭遗址。位于崔家、王家村东埠岭,弥河故道东岸。由青州市博物馆原馆长夏名采于1966年发掘,确立为古文化遗址,定名为“崔王遗址”。为龙山、商周、汉时期文化遗址。

马埠村西遗址。位于马埠村西,弥河故道东岸,原有黄土高岭一处,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高6米。1975年整平为梯形,整平后高2米。为战国、汉时期文化遗址。

张晁村遗址。位于弥河故道东岸,据《青州市地名志》记载:村西南有龙山文化遗址。村南有汉墓,村中有因居民用土而形成的古代水塘13个,可证为一古老居民点。市文物局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为青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夏镇境内,青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弥河故道西岸的曲于村商周,司家村岳石文化,南黄家村商周、东周时期文化遗址。弥河故道东岸的东荒村商周、东周、汉文化遗址,杜家村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等。

何官镇境内遗址有:

赵铺古文化遗址。赵铺古文化遗址位于赵铺村东北方向,弥河故道西1千米处。遗址地处一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埠岭中。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文化层厚1~2米,属青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发现,1976年春由益都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发掘,揭露416平方米,清理墓葬23座,房基6处,灰坑14个,窑址1处。

口埠东遗址。位于口埠村东,弥河故道东岸,为北辛至商周时期遗址。口埠,即河埠、埠头也。村庄立址于河道淤积最高层,周围有厚度不等的沙脉形成。上世纪80年代,村民在弥河故道挖沙时曾挖出古船体遗骸、桅杆、陶质网坠等多种古物,说明远古时先民早已将风力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借助自然风力行船,捕鱼方式也与现代相差无几。

口埠汉墓,位于南口埠村东南方1500米处,弥河故道东岸,1992年青州博物馆发掘。出土有商周时期、汉代陶器、石器等。为青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戴楼古墓群。戴楼古墓群位于戴楼村东、青银高速北侧,弥河故道东岸,东临寿光市孙集镇。墓群中封土最高的墓冢南北长45米,东西长50米,高出地面15米,为汉代墓,为青州市东北部封土保存较完整的墓冢。墓冢周边区域百姓,代代相传,称其为“苏秦墓”。2013年10月10日,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官镇境内,青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弥河故道西岸的崔马庄、后演马龙山至商周时期遗址,赵铺北汉代遗址。弥河故道东岸的明家龙山至商周时期遗址,戴店东周至汉古墓群等。

辉煌灿烂的东夷文化

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历史悠久,在7000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文化遗址,被史学家称其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

在当时的山东大地上,文明逐渐萌芽。弥河流域上游为群山,中游为丘陵和平原,下游为大海。气候湿润,森林密布,四季分明,为古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条件。

青州市境内弥河故道流域文化遗址年代久远,跨越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弥河故道旁就有先民居住。在这里生活的古老部落居民被称为“东夷人”,他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东夷文化,东夷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

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从事山东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何德亮研究员,在查阅了青州市博物馆的大量考古资料,查验了出土实物,认为:公元前5400年至前4400年之间的北辛文化遗址,青州市目前发现桃园、李集村、口埠、孙板村、五里村等5处,最具代表性的有李集遗址和桃园遗址。其中桃园遗址,在20世纪70年代,曾进行过小规模试掘,80年代初,北京大学考古系又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采集石器主要有铲和磨棒等。铲均为板岩质,形体宽大扁平,其中一件通体磨光,为正锋,刃部有使用痕迹。磨棒为砂岩,是专门用来加工粟类粮食的,长15.5厘米。因长期磨用,棒体已变成扁平状。还有七块珍稀的陶片,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其次为泥质红陶、红褐陶。

1980年李集遗址出土的桂叶形石铲,两面的刃部留有清晰的使用痕迹,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北辛文化时期的文物。这件石铲的发现,说明距今7000多年前东夷人的生产工具就由磨制石器取代了打制石器。

1988年在桃园遗址出土了北辛文化的陶鼎。夹砂褐陶。腹较深,底为尖形,三足为圆锥状。口沿处有用附加堆纹组成的各种纹饰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汝祚先生指出:“北辛遗址的发现,明确了鼎在公元前5000多年的北辛文化时期就已产生。随着制陶手工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要,鼎的器形也向前演变,经历了大汶口、龙山文化,同时由近及远,向周围地区及全国传播。”这说明鼎首先是东夷人发明创造的,成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兼有日用和象征双重意义的器物。

从出土的石铲、石磨棒、陶器等来推断。青州这一区域当时的农耕生产从耕作、播种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工具,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这证明7000年前,青州弥河故道一带,已有东夷人在此活动,并且发展到使用陶器的高度文明。

何德亮考证,大汶口文化遗址,青州市主要有桃园、拾甲、李集村、王盘石、大关营等20余处,其中大部分遗址没有经过考古发掘。桃园遗址遗物较少,仅有陶器,可辦器形有鼎、钵、盘和鼓等。

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其明显的文化特征是:业产为主,兼营畜牧业,辅以狩猎和捕鱼业。村落遗址所选择的地点.有近岸的台地上,也有在平原地的高地上。桃园、拾甲、李集村大汶口文化遗址,所处位置上述特征十分明显。

距今约4500—4000年的赵铺、大袁、崔王、张晁、口埠东、崔马庄、后演马、明家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量彩陶文物,以公元前30世纪到20世纪的居多,这正是太昊、少昊、爽鸠等传说人物活跃时期。彩陶文物中,有陶罐、陶壶等,但最多的是鸟形的陶。

赵铺遗址的房址为半地穴式,圆形袋状。口径2.2米,底径2.4米,面积4.5平方米。现存壁高0.7米,经过简单拍打加工,活动面经过夯打,较为平整光滑。其西部被破坏,未发现门道和烧灶。在坑口发现许多柱洞,均排列零乱,均为圆形,内填灰土,底部较硬。

出土文物:

赵铺遗址出土鸟形陶鬹

鸟形陶鬹。鬹是古代陶制炊器,始见于大汶口文化,盛行于山东龙山文化,主要流行于黄河下游地区。通高23.7厘米,口径9厘米,夹砂红陶质,白色陶衣。斜向短流,似鸟嘴。矮粗颈,颈两侧各有一圆形镂孔,似鸟的双眼。腹部圆鼓上饰不规则的斜划纹,似鸟丰满的羽毛,并有三周附加堆纹。腹两侧贴塑三角形泥条纹,似鸟扇动的双翅。绳状的把手,似翘起的鸟尾。三锥形足。整个器物造型似一只呼之欲出的鸟,故名。实物体现了东夷人对鸟图腾崇拜的事实,这件鸟形陶鬹保存基本完整,是国家一级文物。以鸟作为塑形的基础,这和东夷民族以鸟为图腾有很大关系,系龙山文化时期的代表文物。

生产工具是石器和骨器,石器有斧、铲、刀、凿、锛等。

石质纺轮,外径6厘米,内径1厘米,纺线工具,圆饼形,中穿一孔。在纺轮中间小孔中插入一根细木棍,将纺轮转动起来,借助惯性将丝麻等绞合后缠在上面,就能纺成细线,其道理和古时农村妇女纺纳鞋底的麻线一样,纺出的线既细又匀。这一纺轮的出现,证明齐鲁纺织业历史悠久,正如古人所记:“齐纨鲁缟如霜雪”;石斧,斧呈梯形,通体磨光,弧刃、双面锋,长11.5厘米,宽5.5厘米,有使用痕迹,细石器时代器具;石锛,形体细长,磨光,单面坡状刃,刃部锋利,有使用痕迹;细石器时代器具;铲呈长方形,平顶,双面刃,中间有对钻圆孔,棱角分明,磨制精致;刀通体磨光,单面刃,双孔对钻。一类长方形,平顶,直刃。一类半圆形,弧顶,直刃;凿,呈长条形,弧顶,横断面为梯形,单面刃,通体磨光;锛,形体较小,呈梯形,单面刃。

赵铺遗址出土石纺轮

另有石器、骨器、蚌器、铜器等近百件,系龙山文化时期和商周时期文物。上述文物现收藏于青州市博物馆。

赵铺遗址出土石斧

纵观青州弥河故道流域商代以前文化遗址,史学家认为,其文化特征体现出明显的东夷文化特色,从其序列到传承,以至年代跨度都与传统东夷文化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它又表现出一定的地方特性。

由此看出,5000年前的青州大地,就生活着我们的远古先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何德亮研究员通过考证做出如下结论:青州地区东夷文化时期,从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以青州地区为中心的古文化小区,一度成为山东境内一个突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后来齐文化的形成和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东夷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后来一个国富民安,实力强盛的齐国。

弥河故道及文化遗址分布图(图中绿线为故道,红点为文化遗址)

弥河故道已成历史,众多文化遗址中文物的出土,向人们再现了青州大地辉煌灿烂的东夷文化。眼前的弥河,一路斗折蛇形,迤逦北向,奔流入海。弥河银瓜、黄楼花卉、谭坊瓜菜、东夏大姜依托弥河,一个个地域名片被点亮。“信美东方第一州”这张靓丽名片,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霍存华)

Hash:a7d9f67cbd6ba2e9b5a0c500f2997ed9526437ec

声明:此文由 一起读书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