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工地发现北宋古墓!

“施工人员发现这一疑似古墓后,第一时间报了警,很快也把情况反映给工程项目部,现场施工立刻就停了。”中铁四局合肥骆岗生态公园庐州大道项目部的一位负责人说。

5月8日,在合肥市庐州大道一工地施工现场,工人发现疑似古墓,后初步确认是古墓。5月17日下午,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到场展开抢救性发掘,共出土四件文物。5月19日,记者赶到现场进行了采访。

01

工地发现疑似古墓

文保人员和民警紧急到场

5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中铁四局合肥骆岗生态公园庐州大道项目部。该项目部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5月10日,在庐州大道(锦绣大道—繁华大道)这一路段施工现场,有施工人员在驾驶挖掘机作业时挖到了青砖,“工人们的意识也挺强,拍了视频,也报了警。”之后辖区派出所民警和社区人员赶到现场,也很快联系到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多名文保单位人员也是快速赶到了现场。

5月17日,北宋船形砖墓抢救性发掘现场。

据介绍,项目部的人员和民警都赶到现场,发现青砖的地方,现场施工立刻就停止,在掉落的青砖附近还有一个洞口,里面疑似是一处古墓。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人员赶到现场,经过现场勘查,这里初步确认是一处古墓,要进行抢救性发掘。

02

回填保护并设置警戒线

抢救性发掘工作持续一下午

“文保人员告知我们,发掘要向上级部门报批。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对现场进行了回填保护。”中铁四局合肥骆岗生态公园庐州大道项目部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现场设置了三角旗警戒线进行保护,并安排了人员在现场值守。

5月17日,现场人员正在对古墓外围进行清理。

抢救性发掘工作在5月17日下午展开,持续了一下午。中铁四局合肥骆岗生态公园庐州大道项目部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目击了这次考古发掘。她告诉记者,项目部提供了一台挖机和三名工人配合文保人员的发掘工作。根据文保专家的指导,挖掘机先在古墓四周清理出一个区域,工人们用工具将附近泥土清理干净,之后文保专家在现场进行发掘工作.随着工作的进行,一座长约2.5米,宽约1.5米的船形墓室出现在眼前。

5月17日,工人们在清理古墓附近的泥土。

“5月17日下午不到6点,现场发掘工作才结束。”墓室四周有一层又一层的青砖,很紧凑,而且青砖特别多。

03

系北宋船形砖墓

四件文物均已入库收藏

既然是一座古墓,那么墓室主人是何身份?墓内又有什么呢?

5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合肥市文物管理处,采访参与发掘工作的的路文举副处长。他告诉记者,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特征来判断,该处墓室是一座北宋时期的砖墓,呈船形。发掘现场并没有发现墓志铭,也没有发现被盗过的痕迹,墓主人的信息无法获取。

5月17日,文保专家在进行抢救性发掘。

“现场总共出土了四件文物,包括铜镜、陶钵、陶壶等,均已入库收藏。”路文举告诉记者,这座北宋古墓长约2米5左右,距离地表不到2米的深度,现场发掘出大量青砖,有八九百块之多。从墓室的规模以及青砖的数量推断,不是普通百姓墓,墓室主人在生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现场出土的文物。

路文举解释称,北宋时期崇尚简葬之风,这也是为何随葬品不多的原因。

发掘的文物具有哪些价值呢?路文举说,出土的4件文物对研究合肥地区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墓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04

文保专家提醒:

若发现古墓葬应立即停工并汇报

在采访中,路文举副处长称,北宋时期的古墓在合肥并不少见,有不少都是在建筑工程是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因此他建议,如果发现地下疑似文物,或者发现古墓葬的话,一定要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并且向文物部门汇报,由文物部门进行现场处置。

记者了解到,2019年4月,长丰县下塘镇埠里社区修路工地上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宋代家族墓葬群,至此,埠里墓群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2019年度埠里墓群M1的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并因此入选“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0年5月,在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金店社区文昌路二期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古墓。经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已暴露的1座墓葬旁边又发现古墓2座,三墓间隔10米,根据墓葬形制,判断为宋代船型墓葬,共出土瓷器等文物3件。

Hash:c099ae8b3e46a371a19cfcf715032f4b752a49e6

声明:此文由 光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