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名的浪漫“色彩”——赤阑桥:南宋才子魂牵梦萦

地名文化的内涵,丰富而精彩。说到精彩,怎么能缺席“缤纷的色彩”? 自从文明曙光冉冉升起,艺术带着色彩便走进了人类社会,它们装点着生活的每个角落,还悄悄出现在地名中……

地名是地方历史的活化石

是一部关于地理的人文百科全书,

它反映了当地的自然风光、资源物产、

文化习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历史,

承载着当地厚重的文化和鲜明的地域特征。

若地名中带有颜色,

则具有了浪漫的色彩。

合肥有很多“颜色”地名,不仅给人以美好的遐想,还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彰显了多样的庐州特色文化和无限的庐州魅力风情。

本期“趣读合肥”

就让我们一起开启“缤纷庐州”之旅。

昨天问题的答案你猜出来了吗?

TA就是:赤阑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听听TA的故事

赤阑桥

南宋才子魂牵梦萦

在“红”字之前,“赤”字则被广泛运用,即火红色。广为人知的“赤阑桥”,便是其中的代表。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南宋才子姜夔在这首《送范仲讷往合肥》,以及《淡黄柳》词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等诗词中多次提到,他曾居住在合肥南城的赤阑桥,并留下了一段让他刻骨铭心的凄婉爱情。如今80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赤阑桥已不复存在,但这座桥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并被誉为“最浪漫的桥”。

○赤阑桥被誉为“最浪漫的桥”

据了解,关于赤阑桥的名字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这个名字是专名,桥本身就叫“赤阑桥”;另外一种说法,这个桥是红色的栏杆,是通名,所以也称为“赤栏桥”。解放后合肥市区道路建设将通过此桥的路命名为桐城路,故将桥更名为桐城路桥,2006年大桥附近进行改造,结合姜夔的诗句,再次将桥更名为更有历史意义的赤阑桥,成了桐城路上的标志性景点

经有关人员考证,赤阑桥具体位置确定在今桐城路的月潭庵北侧,45中门口的位置。2002年,合肥市政府在45中(当时是合肥师范附小)门口立了一块“赤栏桥”石碑,并将姜夔的《送范仲讷往合肥》刻于碑上。

现在的赤阑桥建于1981年12月,起初就叫桐城路桥,因为横跨护城河银河段,所以又叫银河桥,当时还是拱桥,以后加宽成了今天的规模。站在赤阑桥上,可一览桥两边的秀色全貌,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色巧妙搭配,不远处河坡上的“迎曦亭”随地形的起落而建,水天一色,让人感慨难怪当年姜夔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赤阑桥。

以“黄”字命名的地名,位于巢湖市,

是“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里

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Hash:ade4130d596262b6aa688a4cee4ab2ec9ff0bb9f

声明:此文由 文艺合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