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上犹多彩非遗点亮美好生活!

在灿若星海的赣南客家非遗文化

有一片绿色生态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它从潺潺九十九曲碧湾流淌而来

形成了上犹客家门匾习俗、九狮拜象等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两项

上犹山歌、寺下周屋车马灯

东坑手工造纸工艺等市级代表性项目七项

为新时代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和传承

注入了勃勃生机

近年来,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指引和支持下,上犹县围绕“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任务要求,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传承理念,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积极探索,力求创新,着力加强非遗与经济旅游、教育、文化的深度融合,致力打好特色品牌,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打造“非遗+产业”融合新平

▲图为上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赣州分馆)

融入旅游产业,提升非遗发展时代创新力

“非遗+景区”,打造非遗综合展馆。上犹抢抓文旅融合的时代发展机遇,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金为基础,以全市打造“一区四县”非遗场馆集群为契机,着力建设上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赣州分馆)。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上犹在国家级AAAA景区阳明湖国家森林公园投入1600多万元打造了非遗馆,通过多样的展陈方式展示上犹民俗文化、表演艺术、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为游客全面深入了解上犹的文化生态提供了场所和平台。

“非遗+节庆”,丰富文旅融合特色项目。上犹将丰富的非遗项目资源与当地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旅游精品研学路线开发、传习所实地传承体验活动等相结合,推动非遗融入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打造多姿多彩的“非遗游”特色项目,提升非遗在当今时代发展中的创新力量,增强游客对上犹非遗资源的参与感与认同度。

▲图为上犹县第六届观赏石文化博览会现场 郭新建

融入经济产业,增强非遗传承时代生命力

以产业设施为基础,借助非遗项目丰富奇石产业文化内涵。上犹是“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县投入5000多万元兴建赏石文化城,包括赏石文化静态博物馆和赏石文化交易市场。以该重点产业设施为基础,上犹将非遗项目融入其中,建立了“赏石文化习俗传习所”,通过一系列传承体验项目,吸引群众参与了解上犹的赏石文化,提升区域活动人气,推动奇石产业发展。

以品牌产业为依托,结合传统技艺提升茶叶产业文化价值。上犹是“中国名茶之乡”,分布着一批茶叶休闲体验基地。上犹在茶叶集中生产地和相关企业建立“茶叶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茶叶制作技艺传习所”。依托当地茶叶本身的经济品牌优势,为“上犹绿茶制作技艺”、“上犹红茶制作技艺”等传统非遗项目提供生存土壤。同时,发挥传统茶叶制作技艺的绿色生态优势和历史民俗内涵,丰富现代茶叶产业的品牌文化价值,让传统与现代创新融合,提升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高非遗项目的当代传承生命力。

培育“非遗+教育”融合新品牌

▲图为九狮拜象进校园活动 李伏学 摄

由点到面,打造长效化校园非遗节庆品牌

上犹在全市率先提出打造“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品牌,计划以校园非遗传承基地为试点,由点到面,分阶段、分区域、分层次在全县逐步铺开,让“非遗走进校园”变为“校园引进非遗”,转变非遗传承的被动局面,让相关部门和各大学校自觉主动参与非遗传承,激发校园非遗传承活力,推动非遗突破发展。该活动品牌得到市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并将于明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全市推广。

由浅入深,打造专业性非遗专家交流项目

上犹坚持政府管理主导、专家学术引领,社会全面传承的工作思路,计划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线,推动举办专业性、区域性的非遗专家交流活动项目。项目将与周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邀请“客家摇篮”赣州、“客家祖地”闽西、“世界客都”梅州三地的相关非遗专家学者,并结合本土民间乡土文化人士,构建起综合水准较高的非遗专家人才库。通过研讨交流活动和主题论坛,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为非遗的政府管理、项目挖掘、保护传承、校园普及、社会传播等提供多样化的视角,提升非遗保护传承的专业化程度,为非遗的有效传承提供正确引导和坚实基础,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既反映地方文化实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拓展“非遗+扶贫”融合新渠道

▲图为“赣南客家门匾第一村”梅水园村

建非遗小镇,引领乡亲脱贫致富

上犹正在梅水乡园村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镇”示范点。梅水乡园村是客家文化村,被誉为“赣南客家门匾第一村”、“赣南茶叶第一村”、“江西乡村旅游示范村”。上犹进一步擦亮当地的非遗文化名片,深入挖掘“客家门匾习俗”、“赣南客家家训”、“茶叶制作技艺”以及舞龙舞狮习俗等非遗资源的价值内涵,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模式,将这些重点非遗项目与全村经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以非遗项目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转变当地村民经济发展观念和生产生活理念,带动村民主动就近就业,提升村民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

▲图为非遗舞台艺术精品《黄元飘香》 李伏学 摄

创艺术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鼓励创作,推动非遗项目的艺术化提升。上犹注重邀请艺术专业人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有意识鼓励他们从非遗项目中提取创作元素,创作了大量非遗摄影书画作品,着重打造了《打油佬》、《黄元飘香》、《斫柴妹子》等非遗舞台艺术精品,并积极深入基层举办非遗民俗展演、非遗摄影作品展览、非遗书画创作大赛、非遗艺术精品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泛传播,实现非遗普及的跨越式发展。上犹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思路模式,组织基层非遗传承人外出参加国家、省、市各类非遗综合性展示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非遗保护理念、经验。同时,上犹积极组织艺术精品参与县内外“文化惠民·精品共享”等大型品牌文化惠民活动,扩大基层群众对相关非遗项目的认知度,提升非遗项目社会知晓率,极大地促进了非遗在基层群众中的普及和传播。

如今

上犹多彩非遗项目正走出深闺

走入寻常百姓家

让非遗文化为众人识

让群众生活在非遗文化浸润中更加美好

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客家地域文化

上犹开始一骑绝尘

来源:上犹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姗姗 记者苏珍

编辑:苏珍

审核:陈源洪

Hash:99349518d9e0eb37b6ce75e4204fc581b3249d9e

声明:此文由 上犹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