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因两座桥而闻名!80年前发生惊魂一幕!

关注我们

作者丨陈树尧

绍兴是水乡,也是有名的桥乡

越城区东湖街道后堡村

与绍兴其他乡村一样

水网纵横,河上架有许多石桥

其中这两座古石梁

有着一段悲壮的历史

后堡村

BY 蜻蜓眼

这两座古石梁桥,分别叫戚里桥和后堡桥,这两座桥和许多绍兴的石桥差不多,但是它们却有着光荣的历史。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自卫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01

1941年4月17日,日本侵略者占领了绍兴,开始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日军的汽艇在绍兴的江河巡逻,在皋埠、陶堰等地设立水上据点,不准村民下河捕鱼,使东湖、皋埠等地的渔民的生活艰难困苦,难以维持生计。

当时的中共绍兴县委马青同志根据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成立了皋北抗日自卫队,队部就设在后堡村戚里桥附近的胡家祠堂内。每当晚上和空闲时节,抗日自卫队的队员们经常在桥头向当地群众宣传抗日主张,激励群众的抗日激情。

02

1941年9月9日中午,日本鬼子一支小分队携带轻重武器,乘坐一艘大型乌篷船,前往后堡偷袭,在村口上岸后分兵南北两路进村,企图消灭这支刚成立不久的皋北抗日自卫队。

这一天,天气特别炎热,自卫队的队员们正在后堡村戚里桥附近的胡家祠堂内休息,当时有一位叫胡和尚的村民在村口看见一只乌篷船驶来,看见船上下来日本鬼子,急忙一路跑来报告:“日本佬来了!”自卫队队长朱铁群当机立断,命令自卫队员撤离,自己拔出腰间的驳壳枪,冲出胡家祠堂去阻击日军。说时迟,那时快,队长朱铁群冲出胡家祠堂,正好看见日本鬼子正从戚里桥上过来,就果断的向日本鬼子“噹、噹”两枪,吓得日本鬼子伏倒在戚里桥上,队员们乘机从胡家祠堂东边撤退。

另一路日本鬼子向后堡桥方向进攻,因为刚听到枪声,不敢贸然前进,就架起小钢炮向后堡桥发射炮弹,有颗炮弹炸毁了后堡桥圆柱头。

因为敌我力量悬殊,自卫队战士一边还击,一边撤退。自卫队队长朱铁群、指导员叶向阳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果断指挥,勇敢还击。 战斗中先后有几位同志英勇牺牲。班长陈苏亚,战士黄秀盛不幸被俘。被俘的两位战士被严刑拷打,但决不投降,最后被沉入白塔洋,光荣牺牲。

这次战斗虽然牺牲了包括队长、指导员等不少同志,但是这是绍兴人民向侵略进犯绍兴的日本侵略者响起的第一声枪声,给罪恶的日本鬼子有力的打击。

03

后堡村是一个光荣的村庄,后堡村戚里桥和后堡桥两座古桥是红色的桥,它们见证了绍兴人民英勇抗日的光荣历史。让我们再次踏上后堡这块红色的土地,再次抚摸着两座古桥。

【后堡桥】

后堡桥是一座单孔石梁桥。长15.50米,宽2.20米,桥高3.30米。桥面置两拼石板,桥面及台阶两边置石栏,间有望柱,柱头雕圆球形。桥东西各置8 级和17级石台阶,东石台阶后还有一段长长的引桥。

后堡桥主桥桥孔内两侧桥台上分别写着 “冲过钱江”,和 “誓复失地”八个大字,目前字迹已退色,但仍可辨。这是当年的皋北抗日自卫队队长朱铁群用牛皮胶溶烟煤,在1941年书写的抗日标语,历时已近80年。

【戚里桥】

戚里桥也是一座单孔石梁桥。桥全长19.20米,宽3.30米,高3.50米。戚里桥桥面及台阶两侧均置实体石栏,间有望柱共八个,柱头呈方形,并雕有花卉图案,栏端有抱鼓,雕祥云图案,做工精致,雕刻精细美观。

相传,该村曾为明代戚家军戚继光屯兵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资源较丰富,该桥名为“戚里桥”,应与此有关。

04

在1941年9月9日那次战斗中,先后有五位抗日自卫队的指战员就牺牲在戚里桥畔,为了纪念这五位英雄,现在戚里桥北端塑立了抗日英雄朱铁群的塑像,再现了他右手高举驳壳枪与日寇英勇战斗的光辉形象。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 官方回复山泉村拆迁进展!这组图片记录它的最后模样...

● 隔着屏幕都咽口水!绍兴这10种时令美食你都尝过吗?

● 最近这部剧爆火!宝藏男神“鲁迅”走红: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编辑 ✎ 泡沫

你有更多关于绍兴的走心好文章

欢迎投稿

一经采用,原创文章稿费奖励300元起

转载文章稿费奖励100元起

暑期特惠!88元享4张UME通用电影

Hash:6b26ea743d0276c69096933b8da1edfd70bfc748

声明:此文由 华尔街大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