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山这座被风雨洗礼的“文化古堡”,你了解多少?

土楼墙体下半部用巨大溪石垒砌

南安诗山镇联星村杏塘自然村内,巍然屹立着一栋形似古堡的庞大建筑物,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杏塘土楼。那么这座土楼究竟何人所建,又留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本期“温陵志”,就让笔者带大家一同去领略杏塘土楼的风情。

《南安贞格杏塘陈氏族谱》为清代手抄本

拔地倚天的庞大土楼

第一眼看到杏塘土楼,确实被它拔地倚天的气势给震慑到了。据南安诗山镇归侨陈少峰介绍,杏塘土楼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坐北向南,土楼外围是个呈四方形的土石结构围墙。墙高约8米,墙厚达2米,墙体下半部用巨大溪石垒砌,上半部则用黏质土夯筑。站在土楼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这天,刚好下着小雨,路上人影绰绰,青雾袅袅。杏塘土楼屹立于烟雨之中,像是正要张开着自己宽阔的臂膀,去拥抱那些没有带伞的行者、游人。柔风细雨,似乎也在这一刻弥散出丝丝温情。

土楼朝南有一个方正的青石门框,里面却嵌着一个圆拱大门。门上“户对”的位置有两个方形浮雕青石向外凸出,下悬红色灯笼,远远望去颇为喜庆。圆拱门的门额处镶嵌一块辉绿石匾,上面阴刻楷书大字“颍水流芳”,此四字正是杏塘陈氏的郡望。在大门的右侧,还挂有一块“南安市不可移动文物——杏塘土楼”的木匾,彰显土楼非凡的“身份”。

据南安诗山文化人陈伟洸介绍,杏塘土楼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由杏塘乡陈氏七世祖陈绳武主持修筑的。当时陈绳武采用“公筹”的方式,聚集大量资金,而后延聘名师巧匠,经数载苦心营建,方才建成这庞大的土楼。据说,在建造外围土墙时,村民把糯米磨浆烫入开水,混合拌进沙石、瓦片、红土和旧墙土等物进行建盖,再加入竹片夯实,使得墙体固若金汤,连铁钉都打不进。如今,从土楼的立面上看,在围墙的上半部设有众多的枪眼。这些朝外的枪眼,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能成为瞭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据说,清朝中晚期,鸟铳等火器在民间已逐步得到推广使用。旧时,社会动荡,杏塘周边匪盗猖獗,为抵御外患,楼民遂在土楼围墙上设置枪眼,每孔都能容纳一个人在围墙内举目瞭望、观察动静。遇到匪情,瞭望人可立即向楼内报警,亦可鸣枪阻止匪盗靠近。佑我族民安全,绝对是杏塘土楼创建的初衷之一。

陈联芬伉俪旧照(陈少峰 供图)

建筑中隐藏着民间智慧

步入杏塘土楼,可以发现内部建筑呈“回”型结构分布,不过近年有历重修,所以内部建筑物看上去都较新。据介绍,土楼内原本依围墙共建有双层木楼居室78间,左右两侧及后排有门三个。土楼内部楼层为穿斗式木构架,上下居室外皆有走廊,互相连通,屋盖由杉木椽仔桷和方形黑瓦片构成,利于遮风挡雨。因年湮失修,土楼有倾颓之势。2011年,杏塘陈氏族裔、旅港乡贤陈小川慷慨出资120万元倡修,乡人共集资200万元对杏塘土楼进行了重修。而今土楼的正中屹立的是杏塘陈氏的祠堂,该祠堂整体建筑富丽堂皇、雕樑画栋;上下厅堂居室门面刷以黑色油漆,红漆点缀其间,熠熠生辉。据悉,古时最多时曾有数百陈氏族人群居于此,过去人们认为聚居的人越多,越有生气,居家才会人丁兴旺,子孙发达,这算是一种朴素的民间愿望吧。

土楼北高南低,其侧面亦有状如层梯的泄水青石。

土楼的门口埕由正、副埕组成,正埕铺砌乌褐砖,副埕用三合土夯实,土楼四周及埕下,亦修有通畅的排水沟,整洁平坦。对于这种依山而筑的古堡似的土楼来说,泄水是一件重要工程。一到雨季,要将上天倾倒于土楼内的雨水尽快地排放出去,否则建筑物一旦长时间被水浸泡,便有坍塌之危。在构建排水设施上,杏塘土楼做得尤为出色。由于土楼北高南低,那几十米长的泄水青石分成数个层梯,由高至低而下地延伸而来,青石埕旁暗伏深沟,利于迅速排水。古代建筑中隐藏着的民间智慧,是不容忽视的。触目之下,那蜿蜒而下的泄水青石,似乎还带着一种深远的、莫名的、令人肃然的历史感,着实令人赞叹。

天井中的水井及水槽,皆为古老之物。

笔者发现,在靠近土楼正门的天井中有一口具有青石井盘的水井以及一圆状水槽,皆为古代之物,由于使用历史久远,水井及水槽的表面十分光滑光亮,几可照人。土楼内两侧护龙的厅室之间还散落着一些谷砻、米碓、石磨等传统工具的残余构件,它们的存在,令人不免在脑海中浮现往日这里一派生机盎然的生产景象和生活场面。想必那时,土楼内家家灶间炊雾弥漫,伴随着叽叽的石磨转动声,空气中漾出阵阵米糕香味,闻之叫人心醉。我想,纵使“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五柳先生”陶渊明来到这里,恐怕也会恍觉这里竟是另一处“桃花源”吧!

杏塘土楼十分庞大

族谱揭示肇建者的身世

杏塘土楼内的祠堂并非杏塘陈氏的祖祠。据介绍,杏塘祖祠亦为陈氏祖厝,位于顶杏塘正中地段,坐西向东,远眺高盖笔架山,视野开阔。在这座祖祠的前埕两侧,各有一块天生的大石墩凸起,村民们谓之“蝦目”石,意即龙虾的眼睛。我们在杏塘祖祠外见到了这两块奇石,仔细一看,还真是惟妙惟肖。据说古时有风水师来看过陈氏杏塘祖祠,赞称此地为“龙虾出海”穴,是块吉地,而这两块“蝦目”石是天赐奇石,预示杏塘陈氏族裔将放眼看天下,纵横四海。据《诗山杏塘陈氏族谱》介绍,该祖祠是杏塘陈氏始祖“甘山公”建造的,始建时间约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前后。初时简陋,后来子孙代代相传,屡加修葺,终将其扩建为规模宏大的两进式闽南式古建筑。甘山创建祖祠,意在凝聚子孙后代的力量,期望杏塘陈氏能逐渐走向昌炽。

而今站在祖祠前放目远眺,风淡淡,水盈盈,麦田漾金波,一派吉祥、安乐的乡村景象。祖祠周边据说栽种着15棵杏树,祠前有一口潺流不息的泉窟井,生态环境极佳。离祖祠不远处,有“九百阶石头路”,蜿蜒起伏,逶迤而上至石皮站、倚南宫、寨仔亭等地。在中岭路旁,还有一处闻名遐迩的“白浪瀑布”,据说逢雨季时,这里白浪滔天,银练舞空,瀑流声如闷雷,曾是“诗山十八景”之一。

那么杏塘陈氏一族又是源出何方呢?杏塘陈氏族裔捧出一套清代手抄的《南安贞格杏塘陈氏族谱》为我们解开了谜题。在族谱中有一篇清光绪七年(1881年)由“姻家侄”李邦光撰书的《谱序》载称,杏塘陈氏“其先桃源南山人也。宋时一门显贵,登进士者十余人。理学则知柔公乡贤名宦,则朴、模二公余以文章名世者,亦皆一时人杰……”该谱序还称,元初,陈氏始祖先隐居于武荣蓝田乡,后遂迁居贞格传十余世,复分居杏塘,“自是人文蔚起,族姓寖昌矣”。可见,杏塘陈氏如果要溯其源,则来自永春小岵南山陈氏。该族在宋代有大名鼎鼎的理学家陈知柔,而且族人登进士者达十余人。后来小岵南山陈氏还曾派衍至南安贞格乡,再分衍至杏塘一地。据陈伟洸先生介绍,香港杏塘陈氏宗亲会多年来以爱国爱港、爱家爱乡为己任,积极联络海内外宗亲,为陈氏海内外宗亲返乡寻根谒祖做了大量工作。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杏塘陈氏尚有派衍至泉州市区、晋江安海、漳州长泰等地的族亲失联。

在《诗山杏塘陈氏族谱》中,笔者发现了杏塘土楼建造者陈绳武的墓志铭,方才明白陈绳武原来也是一位历经磨难之人。据族谱载,陈绳武原名陈重迈,字尔嘉,绳武为其别号。他出生于乾隆癸酉年(1753年),才2个月大时,父亲陈厚顺便去世了。更不幸的是,等他刚满6岁时,母亲亦撒手人寰。小绳武成了孤儿后,靠着族人们的接济生存。但正所谓“苦难教会人成长”,绳武长得既聪颖又伶俐,“师长器之”。不过,由于要赚钱养活自己,他半途辍学从商,生意越做越大,最终成了当地有名的典铺行老板,家资丰盈。在他不到30岁时,就受人尊敬、享有盛名,并在族人中牵头鼎建了杏塘土楼,不得不说也是奇人奇事一桩。

杏塘陈氏祖祠前有奇特“蝦目”石

不负众望的精神风骨长青

陈绳武虽然自己年少时因家境缘故辍学,但他时刻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据说,古时杏塘乡人口仅为数百人,却曾有书房十几处,街头巷尾都能听到朗朗读书声。在杏塘土楼门口左侧的小山丘上,原来也建有一座书房(即私塾),供杏塘子孙求学之用,惜今已湮没。但土楼创建者陈绳武重教兴学、造化乡民的精神,却被世代传承了下来。

杏塘陈氏祖祠的大门有藏头楹联:“杏苑家祠千古在,塘基世裔万年长。”历代以来,陈氏一族人才辈出。清代杏塘人陈德亨“生平慷慨刚方,好施与、敦意气、重然诺”,被《南安县志》载为“义行”人物,其家享有“一门八杰”美誉,陈德亨第四子陈简书为武举出身,曾任汀州中营把总;在日寇侵华期间,杏塘陈氏族裔陈联芬曾任厦门抗敌后援会主任,他不惜一切代价发动地方群众和华人华侨,共同抗日救国;近代,杰出华人陈开泰亦是杏塘人,他曾任南安师范学校校长、南安党部书记长,南光日报社长,后赴马来西亚任多家华校校长、森美兰州议员,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华人教育事业……“诗书教子诒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的族谱训言,寄托着杏塘陈氏兴学利俊、崇德兴族的期盼。一如杏塘土楼般磐固、坦然,杏塘陈氏数百年来始终自强不息,不负祖先厚望,他们在不同时代皆有非凡之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土楼后的这株高大龙眼树为陈绳武亲手培植

在杏塘土楼后的小山上,长着一株躯干粗壮遒劲、表皮呈鳞片状的高大龙眼树。据说,此树正是陈绳武在清乾隆年间亲手培植的。从那时起,这株龙眼树便长在杏塘人的心中,直至根深叶茂,挺入云霄。如今这株龙眼树,与杏塘土楼交相辉映,让人心生感慨:纵使这里历史如烟,但总能留下不同的风景,以及那镌入人心的淳朴思乡爱乡之情。

来源综合:泉州通客户端 | 记者 吴拏云 文/图(除署名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Hash:c8a7fecb4a431ae069deb03ae20332992675d001

声明:此文由 美丽诗山企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