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秋风的约会 | 祁医户外9.17伦坑骑行记

新媒体管家

摄影:背包客,风的品行

文字:天涯

祁医户外,成立于2014年5月。从最初祁门县人民医院几名户外爱好者,发展为祁门县极具特色、极具影响力的户外大群。

祁医户外的户外宗旨是:提倡健康户外运动,引领时尚户外潮流。每周末积极开展徒步、登山、骑行等户外活动,并坚持每次活动都有精彩的图片和文字记录,开创了祁门县户外群书写户外游记的先河。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不止诗和远方的田野

还有与秋风邂逅、起舞的骑行

2017年9月17日,首个"世界骑行日",也是首个全球性骑行文化节日。作为祁医户外的骑行达人们,又是一次狂欢节——是驴子是马,骑出来遛遛!

今天的目的地是骑行至距离县城四十五公里的千年古村伦坑。清早六点半,二十名骑手在捷安特专卖店面前集合。老规矩,留影后出发!

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云雾中的远山如黛。

秋天的风飘散着收获的味道,田野呈现四季中最美的色彩。不用刻意去寻找,美就在骑行路上....

良田美景,屋舍俨然

我们御风骑行,感受风驰电掣的激情与快乐,感受随心而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友情提示:以下为专业骑手,闲杂人等不得模仿,否则后果自负。

从历口镇的省道分岔路口进入通往伦坑的村道,行进五公里,一座雄伟壮观、古朴雅致的三拱大石桥进入眼帘。

巨大的青石条铺就的平整桥面,曾经或许是繁华一时的交通要道。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交通日渐发达,步行古桥已荒草丛生,人烟罕至。

古桥上的新气象

远离尘嚣、养在深闺的伦坑,位于祁门县箬坑乡,曾名"南源",有南溪河绕村而过。有千年历史,以汪姓聚居,为唐越国公汪华的裔孙。

伦坑村口,千年古樟树下,我们飞驰而过……

绕村而过的南溪

村中古祠——"敬敷堂"。历经千年岁月,蓝天古樟下毅然古朴巍峨,让人肃然起敬。

古祠石刻十分精致玲珑

石门鼓上,栩栩如生的鲤鱼越龙门石刻

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的麒麟石刻,令人叹息

在"敬敷堂"外墙上随手拍了一张字迹已近模糊的字碑,回来后仔细阅读,才看出这原来是汪氏族人签订的一份公约,名曰《加禁合文》,意思大约是遵循祖规,山场田地房屋等,都应保护而不得外卖。读来令我越来对汪氏先人油然生敬。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祠堂内跨越千年而来的青石地砖长满苍苔

令人欣慰的是,伦坑敬敷堂作为文化遗产,被政府保护并积极修葺中。

敬敷堂门前的敬敷月池,月牙形状,也称月牙池。古徽州讲究水口文化,月牙池与绕村而行的南溪相连,看似平静实则为一池活水,随匆匆岁月生生不息。

水清如镜,重点看倒影

敬敷月池池畔人家,古老的徽派民居已经渐换新颜。

帅气十足的蓝天姐,举起单车霸气侧漏!

于是我东施效颦,结局是差一点点连人带车摔进池中,把修桥的大爷都给吓得罢工了。

稍作停留,整装出发,下一站距离伦坑十公里的168金山大本营。

与风起舞,像风一样自由...

黄山168国际徒步探险基地,全长168公里,起点位于神秘北纬30度的祁门县箬坑乡上汪村,从西向东穿越,遵循徒步无人区为主的原则,串连山脉、古道、丛林、湖泊峡谷、古村落,纵贯祁门、黟县最终抵达黄山风景区南大门。

回想2016年,祁医户外与168古道,每一次遇见都像是久别重逢……

又见168基地特色大门

两位女侠,你们把单车都骑上大门了,膜拜中

一旁的游客也禁不住想要体验一番,这做驴友的美妙滋味

168基地金山段的特色公路

时速30公里/小时!超级拉风的骑行队!

途经历溪村。历溪,牯牛降山脚下的古村落。村中古桥、古祠、古碑、古庙、古戏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沿河而建的历溪水街,更是极具徽州风韵。

顶着九月正午火辣辣的太阳,一路飞驰赶到大北埠皖赣农家乐。最是那一盘醇香可口的小河鲜鱼,就揉碎了我那颗渴望减肥的心。

你还能认出我来吗?西藏归来,我就已经更名为周赛得乌其玛黑,实在不愿再黑了

骑行路就像人生路,有顺流有逆境,有平途有坎坷。骑行下坡,听风在耳畔呼啸而过,心情飞扬是一种享受。可是上坡努力奋进,如何不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磨砺付出汗水,怎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虽然回程的路一直上坡,对于久未骑行的我,尤其艰难。但在大家的鼓励与陪伴下,九十公里的骑行,完美收官。感谢这个美好的秋日,感谢这个有爱的集体,有你们真好!

原来快乐有时候可以这样简单。一辆单车、一众好友、一个方向,放飞心情与风起舞,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我是天涯,感谢您的来访,也祝福年近不惑的自己,依旧可以笑得像个孩子。

京东5元现金券限时免费送,仅有5000份

Hash:0b864e0702ac9ad4cce147bac8330d7604d2b3f0

声明:此文由 祁门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