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淇奥,歙县瞻淇|“虎口下救母”之徽州千年孝女村

徽州古村瞻淇,地处名城歙县东部,距县城10余公里,村落始建于唐朝,迄今有1300多年历史,整个村庄人口近3000人,全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00余幢,其中经典建筑40余幢。瞻淇村是目前尚未开发的最大的皖南古村落之一。

瞻淇引《诗经》所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出自《淇奥》,是《诗经》中的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为先秦时代卫地汉族民歌。有许多人物的赞歌,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

据说瞻淇的汪氏先人,就是据此而为自己的村庄取了这么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名。其实,早先这里的村名叫“章祁”,后称“章岐”,又称“孝女里”。近代学者考证,由“章祁”、“章岐”,改名为“瞻淇”,当为明代以后之事。

瞻淇古村原名章祁村,据悉唐长安二年(公元702年)章东和章元镇两丞相退隐于此,劳作生息。章元镇生有二女取名“素娥”和“翠娥”,有一天,章元镇老婆和两个女儿山上采桑叶,突然间,母亲被山中一只老虎攫走,见此情况,2个女儿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奋勇打虎,母亲因此从虎口中救出。当地刺史得知这一情况,并将这件勇为事情奏报给朝廷,为表彰章元镇2个女儿见义勇为,受皇上旨意在村中兴建“孝女庙”(宋朝范仲淹手迹)和“孝节桥”各一座。其中,“孝女庙”大门门楼的砖雕上北宋名相范仲淹题下的“章氏朝遗御节孝名家”的手迹依然清晰可见。这也是瞻淇村原始名章祁村(祁通即地界之意)的由来,也有“先有孝女、后有瞻淇”的说法。

据记载,早在宋代时期,瞻淇村中主要以章姓为主,江、罗、郑姓,虽然不算多,但宗族势力很强,古代有 “江、罗、郑,打死人不抵命”之说。“章祁”村名的改变,与汪姓家族在这里定居、繁衍,并逐渐兴旺并成为村中大族有关。瞻淇汪氏宗谐及各支谱均载:公元1201年,长子汪楫(字作舟,号济川,宋嘉定至淳祐年间进士)与父亲汪浚(字仲深,号岐山,瞻淇又名岐山)迁入章祁后,人丁兴旺,历代有官。村风水地理颇为精通的71世祖俊七公,想方设法破功章氏家族,在祠后连挖二塘,斩断山脉,章氏支丁从而大减,汪姓日益发达连出祖孙进士,据县志记载就有42位。

明清时,村中的文会,民国初期建立的小学,都以岐山为名,称岐山文会,岐山小学,同有纪念本支始祖之意。在“孝女村”,现仍有“章祁祖社”的遗迹,那就是古时章姓村民祭神的场所。章姓村民历来都以“章祈章氏”自称,对先祖留下的“祁”字作了巧妙的更改。“祁”、“ 岐”、“祈”,三字音同字异,更改后的村名虽然与原名在叫法上没有任何区别,但站在汪、章二姓本族的立场上看,它们却有了明显不同的内涵。

康熙二年(1642年)其后裔汪作霖任江西九江德化县令,借《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句,意思是说,看那村里淇水河湾,翠竹挺立修长。故将章祁改为“瞻淇”,并用黟县雕刻了“瞻淇”二字,立于村西进口拱形大门上,大门两边有对联:“玉竹三元夜,银花万树春”。村西的大门已经不见了,对联也不知在何处,那块“瞻淇”石刻还放在敦睦堂内墙角边。汪作霖,字雨若,号筑星,明崇祯壬午(1642)顺天乡试举人,曾任蒙城县教谕、江西得化知县;其祖父汪镗经由太学生任南京北城兵马司副指挥、云南楚雄府通判;其父汪守常,曾任吏部省察候选,署理山海关火药局。凭汪作霖之学识、身份,以及在族中的地位,由他来为“章岐”更名,改为“瞻淇”,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瞻淇之名,始于明末。后来迁移到瞻淇的汪氏家族,由于势力日益强大,逐渐将原在村中居住的章姓村民挤到村东牌坊外。

古时的瞻淇,村内有一条贯通东西的主街,与村子的总朝向互为垂直。以和上坑水交叉点纸码店桥为界,桥东上街桥西称下街。垂直主街有五六条古巷道,整个布局和谐、讲究,是经过严密的统一规划和设计的。此街原是歙县县城通往杭州古道,宽约3米。旧时,在街的头、中尾各有木牌坊一座,起着大门的作用。在村中的一座牌坊上嵌有“坝前锁钥”、“闾右干城”的题字。村民回忆,旧时这三道村门“日出而开,日落而闭”,牢牢地护卫着瞻淇。在村西口,曾有一组十分引人注目的建筑。这组建筑以庙坦为广场,中间是纪念徽州汪氏始祖汪华的“忠烈祖庙”;东有“太子行宫”、“安宁大社”、“八角楼”;西有“鸣风堂”和“岐山文会”。按习俗,祠堂前后不能盖房,所以这组体形变化的建筑屹立村头,自然显得突出而气派。

瞻淇村背山临流,风景优美。瞻淇村重视文化教育,历史上书院、私塾有七八所。明清两代,这里文风鼎盛,官宦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仅“四友堂”和“光裕堂”两个分支,就有太学生27人。村中历史上曾出过6位进士,明清两代就出了4个。还出了19位举人、4位教谕。一条小小的“老虎巷”,在清代就出了18个秀才。由于早晚学子们读书的声音振动如虎,因而得名。

数百年来,大批的官宦、儒商,衣锦归乡后,将大量的钱财投之于兴家建村的事业上,为瞻淇村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徽派建筑。现今,仍有20余幢明清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虽然现在无从再见著名的“十景八秀”,但从“八角古楼”、“岐山九老”、“鸣凤在竹”、“犀牛望月”、“金盆捞月”、“文笔峰桥”、“九柱梅墙”、“笔架紫荆”、“青梅竹马”、“秀峰翠巅”等等称谓中,仍不难想象瞻淇村昔日的繁华景象。

瞻淇村的明清古建筑远近有名。如位于上街中部北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天心堂”,以布局典雅和雕刻精美而著称。建“天心堂”的永生公曾作过歙县县令,与三朝元老许国素有旧交,因而请到了当时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之题写了堂名。“天心堂”正堂中没有铺地,只在正中铺有4块尺余见方的方砖,当地人称为“乾坤印”。

相传古代办喜事,新娘的花轿一定要停在这块“乾坤印”上,才能下轿拜堂成亲,以保长久的吉利和喜庆。位于老虎巷底、建于1901年的“九世同堂”宅,因门罩上有精美的“九世同堂”砖雕而闻名于世。建于明末清初的“宁远堂”,前低后高呈台阶状,利于风水之利导入宅中,以此而享誉乡里。与其同期而建的“裕德堂”,因其门楼上精致的砖雕及它内四组美轮美负的木雕而让人叹为观止。还有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方金荣宅”,建于清初的“京兆第”,以及“两汪宅”、“兰芬堂”、“汪翥宅”、“承荫堂”、“汪天沐宅”、“高屋”、“存厚堂”、“六也堂”、“继述堂”、“敦和堂”、“嘉会堂”、“谷我堂”、“存省轩”等,都是歙县徽派古建筑的精品佳构。

“资政第”,坐落于淇下街东侧的中巷内,又名“汪莱故居”。汪莱(1768-1813),字孝婴,号衡斋,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学者,曾奉特旨测量过黄河新旧入海口。其子汪光恒,亦精数学,著有《小衡算说》二卷传世。其孙汪延栋,精测绘,曾在甘肃兰州参与黄河及涅水的治理,在陕西华州华阴县,为治理“二华”水害建立了功绩。

告老还乡后,乘轿遍游歙县,绘出了第一张歙县地图。“资政第”其实是汪延栋所建,宅由“退思堂”、“默思堂”及轿厅、“退思堂”侧未建部分等组成。当年宅内匾额颇丰,从外至内分别挂有“资政第”、“诰命”、“退思堂”、“花好月圆人长寿”和“退藏于默”等,显示着一个著名的官宦之家的豪华与气派。

由于宅主人长期在朝为官,注重封建礼教,所以,该宅与普通的民宅在规模和格局上是完全不同的。从八字门屋进第一进官厅,空间高大,但因为来往的为官男儿不可“屈居”妇人之下,所以官厅上部没有供女眷活动的楼层。官厅前两侧耳房开敞,是主人宴请宾客、或有礼仪活动时,艺人、乐队活动的场所。宅侧有避弄,供女眷、仆人之用。内院底层挑檐很大,如有客人进入内院也望不见二楼的家眷,同时楼上的女眷也见不到院内的生人。“资政第”在村中属于大宅,来往官吏较多,所以在宅前巷道拓宽,便于坐轿停息和调头。隔巷有汪廷栋为长子建的新宅旁有独立的一厨房院落。再往西为故居书楼“补过轩”,轩旁有置湖石假山的花园等。

瞻淇村至今还有嬉戏鱼灯的习俗。宋代宋理宗时,瞻淇人丁兴旺,代代有官,以北京兵马总司汪曙,江苏县令汪鸿澡,江西九江府府台汪作霖为首,在村里兴起元宵节花灯,在明代,办有庙会,怀念祖先,建有忠烈祖庙,每年正月初八打扫,整理庙内,百姓各配备36碗36盘各类祭品,初九庙内上灯,外界备各种花灯,有竹马,蛤壳厘、树灯、猴儿舞棍,鱼,直到正月十八日、十九日收会。

农历正月初八时,各种大红鲤鱼轻摆身躯或前俯后仰跌荡起伏旋圈子在大街上,大红鲤鱼每到一户人家,都会放慢脚步,踩踏着鞭炮的纷屑起舞腾跃,伴着热烈的鼓声把幸福吉祥送入百姓家门。正月十五元宵节,整个瞻淇村的老老少少,下至抱在手里的娃娃儿,上至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不分辈分,不论长幼,都要在宗祠里热热闹闹地嬉一番鱼灯。鱼灯每当嬉戏到做喜事的农户家,为新居落成、庆寿、结婚之农户欢庆,据说是能祛邪避晦、喜上添喜,各农户家人总是热情地泡上好茶、摆上果盘、点起大红蜡烛、燃放鞭炮迎接大红鱼的光临,迎接吉祥。四条大鱼终于又在祠堂里会聚了,四队鱼灯的锣鼓震耳欲聋,舞鱼灯的几个汉子这时候早已经是汗流浃背,激昂的鼓点让他们都兴奋起来,宗族里的老人在祠堂中间点起了百子炮,巨大的四条鲤鱼翻江倒海般舞动起来,鱼尾巴几乎要碰到祠堂的冬瓜梁,尽兴起舞,迎百福,纳千祥。过了十五,大红鲤鱼又要换貌一新,披挂青衣成为大青鱼了,表示一年的开始,春光处处,万物生机,春耕开始了。

素材综合:《徽州五千村》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Hash:2c787b9d010ad44f56cf1ab8931dfdb94cb6f3f0

声明:此文由 行走观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