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每逢春秋,都会祭祀奇怪的神,号称“无傩不成村”!

傩戏号称“戏曲活化石”,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吸收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曾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陕西河北等地!

“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表许多事物。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又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

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据说他还与军礼和凶礼有关。

简单的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三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

上古的傩,简单而又粗犷,保持着浓厚的原始群舞特点。

进入秦汉时期,由于信仰和艺术活动的新发展,要求傩礼也要有所提高。从秦和西汉的傩礼开始,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程序。先是在方相氏和百隶的基础上加进了童男童女,东汉前期又将童男童女改成只有童男担任的“侲子”。到了汉末,更增添了“十二兽吃鬼歌”及其表演过程。

傩的根本目的是驱逐疫鬼,因为疫鬼使人生病、致人死亡。在先民们看来,童婴是最容易生病、夭折的,因而为童婴驱逐疫鬼早在上古已成为傩的基本目的之一。同时,妇女不能生育或不生男婴,也被看成是疫鬼作祟,所以傩中包含着生殖崇拜的旨义是不奇怪的。

早在汉代,宫中大傩便使用120个10岁到12岁的童子,而江苏南通一带流行的傩戏至今被称为“僮子戏”,反映出人们延续后代的强烈愿望。

晋代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记载的这种汉末傩制,其他所有后汉史书全都没有提及。其中,十二兽(又称“十二兽神”或“十二神”)的多数出典无从查考,被十二兽“吃”的十一疫大多也找不到来源。这很可能是这种傩制经历的时间极短,又逢兵荒马乱,使典故失传,终成千古之谜。

池州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附近的贵池青阳石台等地区,尤其集中于贵池区的一些乡镇山村和玗区的姚、刘、章、杜、吴等十几个大家族所在的村庄,在当地有“无傩不成村”的说法!

明清时期,池州傩戏流传很广,仅贵池,村村都有傩,仍实行“春秋两季”的祭祀活动!活动 规模很大,特别是当地的“青山庙会”常常将当地的傩事活动推向高潮~!

由于傩戏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宗族中代代沿袭,互不交流,很少受外来艺术文化的影响,所以依旧保留着宋杂剧和古南戏的古朴风貌!

千百年来,傩戏汇聚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宗教、历史、民俗美术音乐、戏剧等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

傩戏中的目连救母故事流传甚广,被多个地方剧移植上演,历经300年不衰,剧中情节丝丝入扣,让人回味无穷!目连戏演出一般都与庙会、迎神、祭祀等活动相结合,演出时间可达七天七夜。由于目连戏通俗易懂,又有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杂耍和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深受欢

Hash:abbff5612ab8c0f1277bda00c34a4eda5fde7eff

声明:此文由 中华民俗文化录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