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禅门的奠基人,为求雪一连诵经七天七夜,连慈禧见了都得下跪

今天我们来讲一位晚清时期的高僧——虚云禅师,此高僧堪称中国近代禅门的奠基人,曾因西安祈雪名动天下,功德无量。

话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整座四九城笼罩在阴云之中。皇帝、太后弃百姓于不顾,仓皇出逃,溜到了西安。庆亲王听闻有一德高望重的老僧虚云禅师,于是,便邀请他加入“西狩”的队伍中,求个平安

当时的西安城亦处于天灾人祸中,处处饿殍遍野。活人易子而食的场面比比皆是,到处都是被饿死的灾民。虚云禅师见状,当即请奏两宫,希望慈禧能够颁布禁止吃死人的懿旨,并号召当地的名门望族开设粥厂赈济灾民。

时年八月,西安气候炎热,腐烂的尸体散发出难以名状的气味,瘟疫随之蔓延开来。虚云禅师怜悯受苦受难的苍生,遂在卧龙寺里举行了一场长达七天的祈雪法会,希望苍天能降下甘霖雨雪,为长安的百姓消除瘟疫。

在很多人看来,虚云禅师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吃力不讨好的。

许多僧人劝阻高僧道:“这次的灾荒非比寻常,是长安众生的业力所致,凭借你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扭转现状。倘若祈雪不力,势必会使龙颜大怒,到时候判你个欺君之罪掉了脑袋又该如何是好?今时今日这年景,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少去招惹是非。在我们看来,您老还是一走了之罢了。”

谁知虚云禅师听罢,浑然不以为意。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求能让西安百姓脱离苦海。于是,虚云禅师在卧龙寺方丈东霞禅师的帮助下,开始筹备法会事宜。全寺的僧人一起出动,搭台的搭台,擦拭法器的擦拭法器,用了几天的时间终于准备停当。

虚云禅师此举,感召了临近僧院的和尚,于是周遭的僧人云集卧龙寺,连隐居在终南山的高僧也下山相助。在众僧的努力下,法会得以顺利召开。法会的法台高为三丈三尺,台上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在法台的两侧,有两根高耸的旗杆,上面悬挂着长约三丈的佛幡,幡上工整地写着“南无娑竭罗龙王菩萨摩诃萨,南无随方普应行雪龙王圣众菩萨”的字样。在佛台上,铺着黄布,上面摆满了鲜花和香烛瓜果。虚云禅师带着九名德高望重的法师端坐在法台上,结印施法,一连七天纹丝不动。

台下聚集的僧众里,有一百零八位僧人反复持诵《祈雪陀罗尼神咒》,有三百六十位僧人反复持诵《大悲咒》,其余僧众则念圣号。在七天七夜的时间里,卧龙寺佛号不断。

自古以来,凡是祈雨祈雪之事,大多不会应验。不过,这场声势浩大的法会或许真的感动了上苍,当法会进行到第七天上午时,西安的天空上飘来无数朵乌云,随即便降下鹅毛大雪。大雪纷飞后,僧众们各自返回僧院,虚云禅师则继续坐在法台上持咒。此时偌大的法台上,仅剩虚云禅师一人,他端坐在四周没有遮拦的高台上,心志坚定地施法。又过了七天七夜,西安内外千里冰封。

大雪与严寒冰封了那些饿死在路边的饿殍,阻止了瘟疫的肆虐。慈禧听闻此事后,立即带着宫女和卫兵来到卧龙寺探望虚云禅师。一行人见到卧龙禅师在风雪中佁然不动,深受感动,纷纷泪如雨下。众人跪倒在高台下,向这位“呼风唤雨的活菩萨”低下了尊贵的头颅。法会结束后,肃亲王、庆亲王邀请虚云法师与一行人返回京城,以便请教佛理。

在完成了祈雪的大功德之后,虚云禅师在西安逗留了一个多月。在十月的某个清晨,向来视名利如浮云的虚云禅师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静静地来到终南山,自此隐居。因为虚云禅师的缘故,慈禧余生崇信佛教。受慈禧的影响,僧院重兴,使禅宗吸纳了许多有佛缘的信众。

据记载,虚云高僧俗姓萧,法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湖南湘乡人,生于福建泉州。1858年至福州涌泉鼓山寺依常开和尚出家,翌年依妙莲受具足戒。曾参访高旻寺、天童寺、天宁寺诸刹,巡礼四大名山;进川入藏,瞻仰布达拉宫。后至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朝佛,回国后巡礼鸡足山,在终南山结茅修行。

虚云高僧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算是近代禅门之泰斗。虚云禅师为佛教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但有重兴寺院的功德,还为后世的佛教培养了一众人才。虚云禅师的弟子中,较为出名的高僧有十多名,其中释一诚、释传印两位高僧更是先后成为我国佛教协会会长。

参考资料:

【《中国现代高僧释虚云》、《虚云和尚法汇》】

Hash:85ddf195227fbce0ee852ba32dc93bffa50d57f6

声明:此文由 山川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