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北群山中的古堡,寻觅一座有城门城墙的明代石头城

昌平出发向西,走水南路,南雁路,空气通透凉爽,小车兜兜转转上了415县道,在北京河北交界的怀来县内一路前行,直到望见蜿蜒的残长城时,我已来到古城——镇边城脚下。

它是群山中的一座古城,明代驻守边塞的重要关隘,那个刀光剑戟,冷兵器时代最后的城池而今是什么样呢?

路旁,它巨大的城东门已被修复,门券和石匾还是原貌。石匾“镇边城”三字不是遒劲而是亲切,古意盎然,举重若轻。据记载,石匾本挂于城南门,后南城门及其瓮城一同被毁,由此匾额被移至东门。

门券砖经过几百年磨砺,外表虽古旧发黄,内部却磨砖对缝,分毫不见马虎。在这个夏日的城门下,阵阵山风,吹来一片凉意。

这里曾是驻军的边塞之城。

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其西北山区被蒙古各部常年侵扰。镇边城一带的峡谷,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南下进攻中原的主要通道。因此明朝在此建了大量防御设施,层叠不穷的山峦上有堡垒、关城、烽火台。边墙错综复杂,直达官厅水库附近的怀来盆地。镇边城与长峪城、白羊沟并称为“北京边关三城”。

走进城门洞,脚下有巨石铺路的痕迹,遗憾现在已被水泥覆盖成平整的路面。

古城里原是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是街,东西为巷,小巷都是就地取材,用碎石铺就。

讲究人家的院门和老北京胡同的一样有雕梁画栋,门内影壁一应俱全。而多数小门小户的房屋和院墙却都用石头砌成,斑驳粗粝的墙面与深邃的山峰相应,既是古意也有山野之美。

主街是条南北走向大街,街北端有残留的瓮城遗迹。夯土残石,这不大的一片空地里,此时堆放了零星农具,三四只黄狗躲进阴凉下熟睡。

五百年前它可是城池北门,一座有重兵驻守,配有瓮城的主门。资料里记载的城北石碑不见踪影,那纵横跌荡,大气盘旋早被雨打风吹去。光阴游走,流云飞过,今天人们早已忘记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了吧。

上城墙,古戏台,大佛寺,关帝庙,老四合院一切都淹没在砖墙灰瓦中,像历史曾在此浓墨重彩过一样,今天村民种植核桃与杏,安居乐业,作为边关将士的后裔,他们会为祖辈“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戎马生涯而骄傲吗?

出了镇边城,远方的残长城,时断时续伸向山后,古时游牧部落就是沿此路南下攻入京城的吗?应该是吧,此刻山谷中北风吹来,带着塞北清澈的凉爽。

本集完感谢阅读,图文原创版权所有。

Hash:4105ade574efa0e41768e4314a42599ed3c9581f

声明:此文由 包子和馄饨的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