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曙红:矢志不改中华魂 一片赤诚传青史

提示:

翠柏环绕,苍松相伴

春秋四节,生机盎然

就是这么一座坐落在

沭阳县烈士陵园西侧的红色八角亭

不仅为沭阳百万人民所熟知

更是社会各界心中的一座丰碑

它就是抗日先锋汤曙红烈士纪念亭

今天《沭阳红色故事汇》

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汤曙红的故事

《矢志不改中华魂 一片赤诚传青史》

“吾华好男儿,吹角东灌沭;奋起抗倭寇,忠勇建奇功。捍国不惜身,捷报盈筐纸;热血洗乾坤,千古传青史。”这是原解放军炮兵部队司令员钟辉为汤曙红题的悼词。

汤曙红烈士,1915年生于沭阳县汤沟村(现灌南县汤沟镇汤沟)。强者基于自强,年少自发有为,18岁的青春稚气未曾完全消褪,方至当下更是众多学子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步。1933年秋,年满18岁的汤曙红从东海师范毕业回乡,在汤沟小学任教。年轻的人生,丰富的轨迹,白天教书,夜晚组织群众办拉丁文识字班,团结师生和周围青年组织长跑队强身健体。

国难正逢当时,更显报国之志。生灵涂炭,流离失所,未曾经历仅凭听闻与想象,实难以复全那一段民族苦难史。卢沟桥事变后,汤曙红对堂妹汤明霞说:“日本人已经打进中国来了,我们怎么办?他们不会让你再安安稳稳回去读书了,现在大片国土陷入敌手,亿万同胞挣扎在鬼子的铁蹄之下,我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俯首帖耳地做亡国奴;另一条是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和同胞们团结起来,坚决抗日。”

他在小学成立读书会,发动上百青年到广大农村,写标语,发传单,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位轻未敢忘忧,量小未敢怠力,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但一个人的热血和价值却无边际。时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第三团团长的汤曙红说服母亲和妻子变卖房产、土地、粮食,交给团里作为活动经费,向地主富农借枪,凑钱买枪。还深入虎穴,与国民党第五十七军我地下党员秘密联络,寻求支援帮助。“怕什么,死我一个人,又有什么要紧,抗日还有四万万同胞。”这是烈士在深入敌方与敌谈判时最诚挚的自白,寥寥数笔,仅为先辈历程的星星点点,却又处处彰显着革命先烈的伟岸情操。

1939年7月17日下午,汤曙红及警卫人员被敌特分子阴谋暗杀。听说汤曙红被害,汤沟一个外号叫“活辞源”的汤锐老先生仰天长叹“曙红这样的好人都容不得,现在的世道太黑暗了”说完便投河自杀。

那些年,一批接一批,一个又一个没有退缩,没有避让,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只为民族之生存,国家之兴起。

现如今一首首改革的乐章,一笔笔绘就的蓝图,既是于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也是于我辈同仁最好的激励。继承先辈传统,站立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Hash:cb451a866333d71935d5d689aaec5ab5b41872ca

声明:此文由 沭阳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